丁衡高上将 【丁衡高】上将——丁衡高

2017-07-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男,汉族,1931年2月3日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5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9月参加工作.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机械系,1961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光学学院.研究员.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49年入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学习.1952年9月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任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精密机械研究室仪器设计组组长,组织并参加设计了中国第一台精密材料试验机.精密光学大平板仪.光学经纬仪等设备.1953年8月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在北

男,汉族,1931年2月3日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5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9月参加工作。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机械系,1961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光学学院。研究员、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9年入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学习。1952年9月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任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精密机械研究室仪器设计组组长,组织并参加设计了中国第一台精密材料试验机、精密光学大平板仪、光学经纬仪等设备。

1953年8月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在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1957年赴前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及光学仪器学院研究生学习,攻读精密机械与自动控制专业。1961年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1962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四部三室副主任,1963年任四室主任。1965年起任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十三设计所副所长、所负责人。期间,担任航天运载器主任设计师,主持并参与多种惯性仪表的研制工作,突破一些主要技术关键,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套空气轴承、三自由度气浮陀螺及陀螺加速度计,该成果曾应用于中国中远程运载器制导系统,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载器。

1970年后,他主持并参与“高精度液浮惯性平台”的研制工作,并取得成功。

1977年起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部三局副局长、研究员。1978年起,他主持精度分析工作,为某型号战略导弹全程试验的弹头落点散布提供的科学数据,被作为当时划定试验区域范围的主要依据。

1982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部副部长。期间,他根据国内外远程导弹飞行试验中遥测参数,负责组织并参与分析导弹性能结构工作。1983年被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参加了中国战略导弹的研究、设计、试验和卫星发射的组织领导工作。

1985年3月至1996年11月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其间:1986年组织起草制订了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组织领导中国的战略导弹试验、核试验和卫星发射试验及重大国防科研试验项目;1987年任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4月被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设立的“青年科学家论坛”的科学顾问;并开始大力倡导并参与微米/纳米技术的研究。

2000年12月当选为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第四届理事长;还是中国兵工学会顾问,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

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第十四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1994年6月8日晋升为上将军衔。

他长期从事导弹自动控制系统及惯性器件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的技术领导工作。是中国战略导弹惯性技术奠基人之一。1978年,“静压空气轴承”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85年潜地固体战略导弹的液浮惯导系统的研制与生产获国家特等国防科技进步奖;1979年,“气浮陀螺加速度计”、“三自由度气浮陀螺”均获国防科技重大成果二等奖,“静压气浮技术及其在惯性仪表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重大成果一等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1年获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特殊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