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神是谁 传神语联网蔺伟:翻译行业的未来或是人机结合
【2016年6月1日,北京】5月31日,第四届京交会的语言服务推介洽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指导,中国翻译协会主办。传神语联网副总裁蔺伟向记者透露,传神语联网目前正大力度投入于翻译技术领域的开发应用,接下来会陆续与大家见面,此次推出的Tbox集合目前适用于翻译行业,产品基于对翻译从业人员日常工作形态的了解而设计,更好的达成协作、服务、组织和分工,旨在帮助整个翻译行业得到优化和改善。
传神语联网副总裁蔺伟参与主题推介
会议期间,百度的何中军先生、微软的张冬冬先生、阿里的骆卫华先生、以及传神语联网的蔺伟先生,就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在机器翻译的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传神语联网副总裁蔺伟作为本场嘉宾兼主持,分别从“机器翻译技术、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训练、人机结合、翻译技术未来10年”等角度抛出问题,观点新颖大胆、脑洞大开,成为此次京交会语言板块的最大亮点。
传神语联网蔺伟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翻译在个人端的应用比较广,但在企业端的使用相对较少,这跟机器翻译的技术和场景有一定关联,场景化的结合、人机的结合是未来机器翻译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的确,机器翻译是大众更普及的一种翻译使用,利用计算机进行不同语种文字之间翻译,其翻译准确度不算稳定,这一直是机器翻译的硬伤,例如你说“我讨厌你”,可能想表达的意思是“我爱你”,信号就不能做到这一点的。
目前,阿里、微软、百度都在尝试用深度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从技术的层面来看,相较之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机器翻译训练起来要慢很多。
蔺伟介绍:传神语联网也在进行深度学习的研究,希望跟统计型机器翻译相比,未来可以用低数量级的语料,通过深度学习与统计型,以及规则型机器翻译技术的结合,期望它的速度超过传统的统计型机器翻译的质量。可见,未来深度学习在机器翻译中的占比会提升,但不会完全替代统计规则。
随着中国国际化的发展,带动企业的发展,也会带动个人国际化的发展。现在看不懂日文和韩文,未来可以看得懂,这就要求整个语言服务行业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提升。据介绍,传神在这个行业里走过了11年,拥有庞大的大数据语料库,同时在全球有80万的译员,语言服务能力亚洲第3、全球第19位。
语联网便是基于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的互联网平台,通过其语言能力、翻译技术的共享,针对各种企业语言应用场景、个人语言应用场景实现应用的开发。
蔺伟告诉记者,中国个人对海外信息需求的迫切程度是非常巨大的,而这部分需求在过去并没有被很好的满足。在企业场景化的机器翻译,目前的应用场景相对来讲还不够丰富。他认为随着深度学习规则跟统计结合在一起,再把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结合在一起,在企业场景的应用上会远远超出目前的想象,很多场景会豁然开朗。
前不久由传神语联网主办的“426语联网 行业战略发布会”汇集了众多拥有国际业务的企业代表,并就“如何走出去”进行了探讨。在“一带一路”政策下,企业走出去不再只是几家大型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蔺伟介绍到,翻译技术给“一带一路”带来的价值是深远的。沿线六十多个国家,文字信息达到几亿字、几十亿字的时候,如果没有很好的机器翻译和人机结合的方式,从成本上、时效上是无法满足“一带一路”的语言要求的。
因此,必须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解决“一带一路”海量信息的要求。“一带一路”通过智能摘要、语义匹配、人机结合的方式才能满足“一带一路”海量信息的时效性和低成本的要求,这也是翻译技术促进“一带一路”非常重要的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