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光陈道明 张国立在拍摄时被禁止流泪 陈道明演出蒋介石内心的虚弱

2017-12-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九四二>和冯小刚以往电影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演员群戏的深刻描绘.全片主演人物有19个,来自1942年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更有美国记者和意大利传教士的国际视角.导演冯小刚力求还原历史真实,去除传统表演的雕饰,以真实的情感态度去再现士.农.军.商.学面临灾荒的人性选择.冯小刚的说法是:"感谢这么多好演员,一起来抬<一九四二>这顶大轿子.在电影中,每个人都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这些极为优秀的演员,做了充分的准备,遇到了有缘分的好角色,就发出了光芒. "片中,&qu

《一九四二》和冯小刚以往电影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演员群戏的深刻描绘。全片主演人物有19个,来自1942年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更有美国记者和意大利传教士的国际视角。导演冯小刚力求还原历史真实,去除传统表演的雕饰,以真实的情感态度去再现士、农、军、商、学面临灾荒的人性选择。

冯小刚的说法是:“感谢这么多好演员,一起来抬《一九四二》这顶大轿子。在电影中,每个人都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这些极为优秀的演员,做了充分的准备,遇到了有缘分的好角色,就发出了光芒。 ”片中,“狡黠而不失善良的”老东家张国立,“清冷”的委员长陈道明,“稳、准、贴切”的省主席李雪健,“人戏不分”的母亲徐帆,“分寸精确”的佃户冯远征,“幽默融入生活”的厨子范伟,“一根筋”的传教士张涵予,以及给人惊喜的“像高粱酒”般的长工张默,所有这些演员让《一九四二》的每个人物都自然站立起来,性格鲜明,有血有肉。

两位“领路人”

张国立和陈道明都是冯小刚相识多年的好友,导演表示张国立身上有老东家范殿元的狡黠和善良,特别适合这个角色;而陈道明则拥有一种独特的“清冷”,能演出蒋介石的“气场”。两位演员分别是电影中两大群体——“灾民”和“政府官员”的“领路人”,他们在同一时空中并肩行走,引领着两大群体艰难前行,角色之间完全没有交集,却又像磁铁的两极相互影响,相互成就。

两位戏骨在电影中隔空飙戏,在演技上相互呼应,更是为观众奉上了最上乘的戏剧享受。

他们是谁?

范殿元(张国立)

范殿元是虚构的人物。他是河南延津的一个地主,家境殷实、儿女双全。但一场“旱灾”让他成为了难民,逃荒路上他成了自己原本的“长工”和“佃户”逃荒的“领路人”。

蒋介石(陈道明)

国民党委员长,1942年中国的最高领袖,全中国最有“权势”的人。

他们在电影中做了什么?

两位“领路人”冰火两重天

范殿元:在电影中,“灾民领路人”范殿元为了生存,为了自己关心的人的生存,一路想尽办法带着家人,照顾着“佃户”和“长工”前行。

蒋介石:想要将河南这个“大包袱”甩给日本人,对河南采取放弃政策,主动撤军且装聋作哑,迟迟不对灾民进行救济。最终被美国记者白修德拍摄的灾民照片逼到死角,不得不开仓赈饥。

张国立饰演的“老东家范殿元”是逃荒路上两个主要家庭的“领路人”,他原本是地主,比其他灾民更有见识也更有决断力,一直带领电影中主要的两个逃荒家庭前进。而陈道明饰演的蒋介石则毫无疑问是国民政府的“领路人”,他带领政府、军队和整个中国在灾难深重的1942年艰难前行。

蒋介石和范殿元彼此之间当然没有交集,但作为两个群体的代表,却相互深深影响。蒋介石的决策左右了所有灾民的命运,而灾民的民心向背又最终决定了蒋介石政治生涯的成败。

这两个从未谋面的角色,一方面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是过着舒适生活看似呼风唤雨的“委员长”,一个是“连柴火都没得吃”了的灾民;然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有着惊人的相似处,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1942年,作为贫弱中国的代表,蒋介石就是一个国际格局上的“乞讨者”,他处处都需要英美苏联等强国的“帮助”和“支援”,同“灾民范殿元”一样,处处都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只能眼看着对自己重要的人和事物一一消失。

张国立陈道明隔空飙戏

张国立和陈道明两位演员,一个演的是“冰冷入骨”的灾民,心中却有着极大的生活热情;一个演的是“热闹繁华”的委员长,而骨子里却是绝对的孤独和无助。这两位表演功力深厚的戏骨,非常扎实地扯起了电影的两面大旗。

冯小刚说:“张国立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一个演员,他的内心是非常丰富的,对老百姓的那种生活质感的体会是很强的。这个老东家范殿元有他的狡猾,也有他的见识。他也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这点和国立很像。”而说到陈道明时,导演则表示,“陈道明不管演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有一个东西对我来说是特别有魅力的——通过他的眼神和神色,你能感觉到不管周围有多热闹,在他心中有一种冷清,有一点把事都看破了。 ”

台下他们怎么说?

张国立说:“让一个地主置身于一个逃难队伍中的时候,地主也成了难民。他身边的人都没有了,就他一个人活过来了。 ”拍摄的时候,张国立几次忍不住要流泪,冯小刚却不让他流泪,他告诉张国立:“在苦难的面前,人们已经开始对这种痛苦和分离麻木了。 ”张国立听从了导演的指导,他说,“当样片剪辑出来给我看的时候,我几乎崩溃了。我觉得他(导演)是正确的。 ”

而刘震云对陈道明的评价是:“(陈道明饰演的委员长)是最接近历史上蒋委员长内心的,在民族里边你是委员长,出门就受别人欺负。装傻充愣的时候,外表还要非常的强大,(其实)内心非常的虚弱。 ”

两个外国人

在《一九四二》描绘的这幅历史长卷里,出现了“一虚一实”两个外国人。奥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洛迪、戛纳影帝蒂姆·罗宾斯携手加盟是影片的亮点之一,尽管神父梅甘(虚构人物)与记者白修德(真实人物)戏份不多,但这两个角色的旁观令电影讲述的历史更具可信度。

他们是谁?

神父梅甘:

梅甘神父是电影虚构的一个人物,全名托马斯·梅甘,意大利天主教牧师,旅居中国30年并收养了一名中国孤儿安西满。他在河南呆了30年,非常熟悉中国,熟悉河南。梅甘神父是民国时期在中国,特别是河南传教的天主教神父的一个缩影。

在1996年出版的 《民国匪患录》中出现过一个梅神父,他像《一九四二》中的梅神父一样,有一个中国仆人,“头发花白……穿着一件陈旧的黑色天主教道袍,胸前挂着一只十字架。”在小说中他在被土匪绑架后表现得非常镇定,并向土匪传教。当时很多天主教神父对中国社会有着全面深刻的了解,会积极地发展中国信徒,培养本土神职人员,和中国神父们一起向更多的中国人传达教义和信仰。

记者白修德:

白修德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全名为西奥多·H·怀特(Theodore Harold White),生于1915年,于1986年在纽约逝世。“白修德”是其中文名。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时代》周刊驻重庆特派记者。

1942年冬至1944年春,河南省内发生旱、蝗双灾,颗粒无收,人民面临饥饿威胁。1943年,白修德躲过新闻审查,深入河南境内报道大饥荒,向世界揭露难民已逾300万,国民政府颗粒不赈的事实。很快,河南大饥荒在美国引起轰动,由于反响太大,国民党当局被迫开仓赈饥。上世纪60年代之后白修德因报道美国大选而两次获得普利策奖。

他们在电影中做了什么?

神父梅甘:宗教的代表

梅甘神父在片中是个信仰坚定、乐于助人的人。他帮助并保护了由张涵予扮演的中国神父“安西满”,同时也帮助记者白修德深入河南灾区调查真相。神父梅甘是《一九四二》故事中宗教线的主要人物,他展现了一个来自西方天主教文化背景的人,在中国生活多年后,面对河南大旱灾时的态度。

白修德:真相的传播者

电影中,白修德的境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报道了中国湖南人英勇抗击日军的新闻,他在美国和中国的政界都受到欢迎,在重庆享受贵宾待遇。之后,他在神父梅甘帮助下深入河南灾区深处,亲身体会灾民的处境,并拍摄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照片。

当逃出灾区后他再次回到重庆,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对他的态度都发生了180°转变,他百般努力才见到蒋介石,并且把河南旱灾的真实情况赤裸裸地放在蒋介石的眼前,让蒋介石躲无可躲,只能赈灾。白修德这一角色将重庆政府和灾民联系了起来。他直接推动了蒋介石赈灾,对《一九四二》的故事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两位影帝在中国首次合作

虽然罗宾斯和布洛迪各自是金球奖和奥斯卡影帝,同在好莱坞工作,《一九四二》却是他们第一次合作。因为这次合作,两位影帝也成了朋友。布洛迪说:“我是蒂姆的粉丝,真有趣,我和他的第一次合作是在中国。”由于布洛迪在戏中要深入灾区,所以很多场戏都是着装臃肿,灰头土脸;一直呆在教堂的罗宾斯相对而言就穿得干净整洁了许多。因此,罗宾斯还打趣说:“我期望他(布洛迪)在戏中能穿得好看些。 ”

台下他们怎么说?

两位远道而来的好莱坞影帝都得到导演的高度评价,冯导说:“他们来到中国拍戏,条件这么艰苦,不是为了钱,真的是为了艺术。他们的表演和他们的成就是匹配的。 ”阿德里安·布洛迪和上世纪40年代有着不解之缘,他的代表作《细细的红线》、《钢琴家》都是40年代的人物(故事),而他的母亲摄影师西尔维娅·普拉琪正是二战中的匈牙利难民。

布洛迪说:“四十年代是一个悲伤的年代,告诉我们自己是那么的脆弱,我们绝不能让这段历史重演。 ”

蒂姆·罗宾斯则说:“《一九四二》是一部人性最黑暗的电影,也是一部人性最光明的电影。冯小刚是伟大的导演,这是一部庞大的作品,他完美控制和塑造了它。 ”

一众官员像

《一九四二》不仅打捞起千万灾民,更由天灾延伸开去,将在当时影响了局势的军队、官员等多方面力量凝练展现出来,全面解析了大灾之年的官僚阶层。

他们是谁?

李培基:与河南有不解之缘

李培基(1886-1969),河北献县人,行伍出身,曾参与辛亥革命。与河南渊源很深。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委任李培基为河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1935年6月28日调任河北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职,同年12月31日又改任河南省政府委员,1936年任河南省地政局长,1937年出任全国经济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1938年出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并曾先后任铨叙部部长,考试院部秘书长,河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河南省县长考试典试委员长,1944年被免去河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李培基曾任政协全国文史研究委员会委员,1969年病逝,著作有《辛亥关外革命始末记》。

蒋鼎文:“双料”高级将领

蒋鼎文 (1895.1.15-1974.1.2),字铭三,浙江省诸暨人。国民党“双料”高级将领,在国民党军队内部,他不仅被称为蒋介石的 “五虎上将” 之一,而且还被称为是何应钦的“四大金刚”之一。早年毕业于浙江陆军讲武学堂。曾参加讨伐陈炯明、北伐战争、蒋桂战争、蒋冯阎战争。抗日战争期间,历任第4集团军总司令、西安行营主任和第十、第一战区司令长官。1944年,因在豫中会战中轻易被日军击败,引咎辞职。

官员群像

除了李培基和蒋鼎文两个主要官员角色之外,《一九四二》中还出现了形象各异的政府官员。如文艺兵出身的“宣传口高官”,蒋介石身边的高级幕僚,贫穷的延津县县长,以及旱灾中“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河南政府官员等。这些形象或基于史实,或为艺术创造,但每个角色都有着鲜活的面孔,组成了一幅1942年的官员群像。

他们在电影中做了什么?

李培基:承上启下的柱石

李培基在电影中是一个地方大员,但距离陪都“重庆”又有着一段距离,驻守灾区的他成为了“为民请命”的唯一希望。冯小刚形容李培基:“这个角色还真是一个为民请愿,关心民众疾苦的官员。官场那些蝇营狗苟的事他瞧不上,但也没办法,有时候不得不同流合污,又对自己的同流合污感到屈辱和心灰意冷。

”在李雪健看来,李培基是当时一类国民党官员的代表:“我觉得他是民众和政府之间一个积极的人物,但他又对结局很无奈。他想解决问题,但是又在打仗,死了几百万人,他无能为力。这个形象,代表了很多当时的国民党官员。 ”

官员群像:无奈的文人士大夫

片中,陪都重庆的夜夜笙歌与饿殍遍野的河南形成鲜明对比。身在重庆的官员张厉生、陈布雷等,过着体面而优越的生活,在千里之外冷眼旁观着灾民的生死。对上如履薄冰,对下无可奈何,让这群官员深陷尴尬。张晨光、段奕宏等人的表演,在寥寥数笔之间将这些官员各具特色的面孔生动地勾勒了出来。

蒋鼎文:饿灾民还是做亡国奴?

《一九四二》中,蒋鼎文这个角色代表了当时影响局势的一股重要力量:驻守河南的国民党军队。在《一九四二》发布“人性五问”预告片时,蒋鼎文对李培基说过一句:“如果两个人要同时饿死的话,饿死一个灾民,地方还是中国的,如果当兵的都饿死了,我们就会亡国。 ”国民政府在“灾民”和“地方”之间的选择,直接左右了以蒋鼎文为代表的中国军队对待旱灾和灾民的态度。军队主动放弃河南的做法,让深陷灾荒之中的灾民更加走投无路。

李雪健:对那场大灾荒不陌生

《一九四二》中李培基一角,由老戏骨李雪健饰演。和大多数主创不同,李雪健对1942年的灾荒并不陌生。他说“我的老家在山东菏泽,虽然我是1954年生的,这个事情发生在1942年,但是小时候听说过的。 ”

李雪健很早就看过《一九四二》剧本,对剧本有着极高的评价,并且对电影充满期待,这是他出演“李培基”这个角色最主要的原因。他说,“看完剧本我不陌生,但很震撼,我觉得是一个大片。反映了那个年代,这么大的事件,让我还是有种创作的冲动。 ”

为了演好李培基,他多方寻找资料,并从李培基的家人后代那里了解李培基这个人。李雪健说:“他的家人对于导演让我来演这个角色很高兴、很期待,所以我不能让家属失望。 ”而“神交”好友冯小刚更是李雪健在恶劣的条件下全身心投入角色塑造的动力。他说:“我觉得我和冯导演有种神交和共鸣。他让我演李培基,是对我的信任,激励我要把这个角色创作好,不能委屈他对我的信任。 ”

台下他们怎么说?

对李雪健的表演,众主创也评价极高。冯小刚导演夸赞李雪健是《一九四二》“结结实实的台柱子”,制片人王中磊则认为他“确实是殿堂级的表演家”,而监制陈国富则说李雪健“展现了他是一代宗师的功力! ”

冯小刚表示,李雪健在《一九四二》的表现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稳、准、贴切。他还透露:“雪健曾经跟我说,如果不是身体原因,他愿意和任何演员来竞争老东家这个角色,他觉得老东家非常有戏。但是因为确实体力付出非常大,我们怕他吃不消,他自己也有担心,所以我们邀请他出演非常重要的李培基。我相信雪健版的东家老范也会很有意思。 ”记者穆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