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平山子女 谭植棠之子谭汉威回忆父亲生前生活:穿衣很简单 吃饭不特殊
佛山日报讯 见习记者刘昱摄影报道:不讲衣着,不讲等级排场,几乎没有留下几件遗产……清明来临之际,谭植棠之子谭汉威回忆父亲点滴往事,缅怀革命前辈简朴清明作风。
近日,区委书记谭伟平在粤中纵队纪念馆参观时说,高明曾涌现“三谭”等众多革命前辈,其艰苦奋斗革命传统和一心为民崇高精神,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宝贵精神财富。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荷城街道月明街光明小区,与谭植棠之子、今年76岁的谭汉威深入交谈,回忆谭植棠往事。
谭植棠出身富裕家庭,却丝毫没有沾染享乐、奢靡习气。相反,他早早投身革命,与同乡谭平山、谭天度被世人誉为“革命三谭”,系中国共产党广东党组织的创建者和早期领导者之一。
“父亲一生为党为国奉献,勤俭朴素,令后人钦佩。”谭汉威回忆说,1946年,谭植棠在香港负责统战工作。“那时我在香港读寄宿小学,和父亲见面机会非常少。”
在谭汉威印象中,父亲生活上一直保持共产党员艰苦朴素本色。“他不讲究穿,衣服穿来穿去就是几身制服、便衣,西装都很少穿。”
新中国成立后,谭植棠一家回到大陆。1950年1月,谭植棠被调回广州,由中共华南分局派往肇庆担任西江行政专署工商科科长兼任贸易、粮食、百货三大公司经理。
“父亲经常外出办事,回来公司食堂吃饭已经很晚。依照规定,他本可要求食堂师傅为他开独立小灶,他却不那么做,只让师傅将大灶留下一份饭加热给他。”谭汉威说。
1952年6月,谭植棠在广州逝世,临终前留给儿女的遗产只有5件:一本自己装订的《毛泽东著作》、自传一份、私章一枚、旧绒衣一件和须刨一个。
1989年,谭汉威和妻子依靠多年工资所攒,在明城镇建了一座一层占地70多平方米的平房。为了表示对父亲缅怀之情,他请谭天度于大门上方的牌匾上书写“植棠庐”三个大字。谭汉威和妻子在里面住过好几年。
谭植棠生前曾被扣上“阶级异己分子”帽子,他逝世后,葬有他遗骨的坟茔曾被人破坏。目前,在明城明阳村委会的谭植棠坟茔,由青砖所砌,已经有些破损,内部葬的只是他的一些遗物。“知道父亲坟茔地址的人很少,清明节快到了,我们几个亲人只打算简单祭扫。” 谭汉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