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彦波中国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少年班30年 成败如何看?

2018-01-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中国科大少年班30年早期的少年班学生在宿舍里讨论功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供图新闻分析:为什么要办少年班?          新华网合肥3月18日电(记者代群 熊润频) 智力超常少年群体客观存在需要少年班等特殊教育模式.专家以我国人口规模估算,我国智力超常少年约有3万.这些超常少年在天赋.天资.素质上异于常人,常规教育很难满足其需求,需要更高层次的开导和指引,少年班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高端人才培养形式.     一位少年班毕业生对记者说:"媒体总问我为什么要上少年班?我总是反问媒体:'我不来少年

   中国科大少年班30年早期的少年班学生在宿舍里讨论功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供图新闻分析:为什么要办少年班?          新华网合肥3月18日电(记者代群 熊润频) 智力超常少年群体客观存在需要少年班等特殊教育模式。

专家以我国人口规模估算,我国智力超常少年约有3万。这些超常少年在天赋、天资、素质上异于常人,常规教育很难满足其需求,需要更高层次的开导和指引,少年班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高端人才培养形式。

     一位少年班毕业生对记者说:“媒体总问我为什么要上少年班?我总是反问媒体:‘我不来少年班,我去哪里?’当我的同龄人还在学习初一课本时,我已经学完了高中知识,难道我要用6年时间,把我已经学会的东西再学一遍吗?”科大少年班负责人说,科大少年班30年毕业1027人,其中935人获得了博士、硕士学位,实践证明了少年班不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流,但是一个绝对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

  >>>详细 新闻背景:少年班“群英谱”     新华网合肥3月18日电(记者代群 熊润频) 国内一流大学、科研机构。

科大少年班在北大、清华、中国科大、复旦这四所一流名校担任教授的就有近20人,其中78级的翁征宇是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首位“杨振宁讲座教授”,杨振宁先生曾经评价说:“他是高温超导领域里做得最成功的年轻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85级杜江峰是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新近又入选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 >>>详细中国科大少年班创造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多个第一       新华网合肥3月18日电(记者代群 熊润频) 在全国率先实行“自主招生”。

近年来,部分国内高校逐步开始实行自主招生,而在1978年科大少年班创建之时,科大少年班就实行了自主招生。30年来,科大少年班不断完善招生机制。在创办10年后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自主招生模式,并沿用至今。

>>>详细 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生博士硕士占九成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30年来,少年班共招收31期学生总计1220人,已毕业1027人,其中935人考取研究生,占91%。

前16届毕业生(1983~1998年)共590人,64%的人获得博士学位,26.9%的人获得硕士学位。 >>>详细少年班30年,成败如何看 据人民日报报道3月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迎来了30岁生日。

    3月17日,该校向外界公布了少年班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30年来,少年班共招收31期学生1220人,毕业1027人中,有935人考取研究生,比例为91%。

总体来看,少年班毕业生的升学率高、出国深造率高,就业面广,获国际大奖者多,回国服务的人越来越多。     这曾是一个受到全国瞩目的“神童班”,它的创办,也与“神童”有关:1977年10月,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写信给当时的方毅副总理,推荐13岁的智力超常少年宁铂。

11月3日,方毅对此信作出批示。

在此背景下,中国科技大学选派教师前往各地考核,最终,21名智力超常少年在1978年3月8日进入该校学习,并举行了第一期开学典礼,开始接受中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常教育实践。     30年前,关于宁铂、谢彦波、干政等“神童”的故事频现报端,少年班的孩子们,也几乎成为全民偶像。

    30年后,当年的“神童”们,如今境况却大不相同。

几年前宁铂出家为僧,舆论一片哗然。     30年回望,质疑声此起彼伏:少年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真的符合科学规律?对智商超常少年应该如何教育?我们又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这些俗称为“神童”的孩子们? 少年班学生今何在     昔日“神童”,是否“泯然众人矣”?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跟踪调查,少年班毕业生主要流向三个领域:国内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国际学术前沿;国内外工商、金融、IT领域。

    在毕业生的名单中,不难发现一些“闪光”的名字:当年以11岁低龄入校的78级学生张亚勤,曾是美国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会士,现任微软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董事长。

像他这样年龄在40岁左右、毕业20年左右的学生,有18人在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中任正教授,出现了众多国际知名大奖的得主。

87级学生庄小威在34岁时成为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物理系双聘正教授,也是获得美国“天才奖”的第一位华人女科学家。

像她这样年龄30余岁、毕业10年以上的学生,超过70人已经获得国际一流大学的终身教职……     除了科研领域,少年班毕业生也在海内外各行各业“立脚生根”。

据介绍,科大少年班前16届毕业生(1983—1998年)共590人,64%获得博士学位,26.9%获得硕士学位。但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中只有约20%选择了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另有一大批毕业生在IT、金融、制造、媒体等领域里崭露头角。     但恰是这一点,也引发了不少质疑。按照少年班成立时以培养科学家为目标的标准来评判,大家发现如今继续从事科学的毕业生并不是很多,与人们的预期大相径庭。

    对此,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鹿明解释说,少年班成立30年来,根据智力早慧少年的特点,已经探索出一条通识教育和因材施教相结合、专业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的培养模式。从成才率的角度说,少年班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没有“泯然众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