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丑闻 鲁迅文学奖何时不再与“丑闻”相伴
王蒙 周啸天 祝振强 老先生 一方有难 诗歌 张宗昌 火镰 粉丝 齿冷
网友辣评
评论
祝振强
正当人们对作家方方勇敢地站出来力阻涉嫌“暗箱操作”“跑奖”的湖北诗人柳忠秧瓜葛鲁迅文学奖而赞叹,并为后者有可能入围鲁迅文学奖并最终获奖而捏了一把汗之际,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日前终于瓜熟蒂落——有关方面公布了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等七个奖项的获奖作品,并同时公布了实名投票情况。
然而,或许是注定了鲁迅文学奖要与“丑闻”一路同行,或许只是同一拨人积习难改的评选操作方式使然,几乎就在鲁奖公布的同时,与方、柳之争差不多程度且有可能更有过之的争议随之而来——64岁的四川诗人周啸天,以如此之古体诗,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方方的评价是:“单就网上曝出的一些作品而言,其水平还不如柳忠秧。”
仅以手头看到的几首周诗来看,说此次鲁迅文学奖评奖的确再爆“丑闻”,一点不为过,且极有可能是个超级大“丑闻”。
让我们先看看获奖诗歌。
首先,周诗的题材现实而功利、新闻而口水,根本就没有经过任何沉淀、过滤。其诗作,颇似对社会生活表象神往却不得要领的涂鸦。
比如,他写超级女声,写翁帆杨振宁订婚,写张国荣,写澳门赌城,写萨达姆被俘……仅从其入诗的材料来看,基本上就是个大杂烩,根本就未触及诗歌本体,根本就未触及诗歌精神,根本就未触及诗歌情感,根本就未触及诗歌体式。
不知道年逾古稀的王蒙老先生是看走了眼,还是旁的什么,其《读来甚觉畅快》一文,谈及周啸天诗《将进茶》一诗,认为它“亦属绝唱”“已属绝伦”,非常不可思议。
王蒙的诗评,与这段轶事有关联否,不得而知:周啸天初识王蒙,是在2002年,在安徽师大李商隐研究年会上。当时,听了王的讲座,周啸天写了一首《听王蒙讲座感赋》,首段为:“师大礼堂无虚席,王蒙咳唾颇解颐;点窜玉谿锦瑟字,凿空乱吐葡萄皮。”不久,周把这首诗连同另外几首,寄给了王蒙。
其次,周诗的气度很是狭小,体验超级虚假。
若只是随便读读,无人不会认为此乃茶余饭后的游戏之作,难言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比如,其写《超级女声》,“今宵荧幕富星光,五省共追超女狂。歌曲一朝惊屈贾,粉丝十万下江湘……另类推陈易出新,歌坛况复见清纯。珠圆荷洁呈靓影,笔畅墨酣赋宇春”。
对于“靓颖”“宇春”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追星阶段、粉丝阶段;对于这一事件的认知,基本上处于懵懂无知、少有批判的前认知阶段;对于这一事件以及几个女孩子的情感投入,也颇概念化,虚情假意,情感苍白。很难想象,这首诗出于一位老先生之手,如果这也能算作是诗的话。
再有,周诗缺少灵魂,缺少基本的情感投入与表现。
比如,写印尼海啸:“由来剧变不可测,朝或多金暮洗白;饥寒起盗令齿冷,一方有难八方惜;港台慷慨尽解囊,大陆富豪莫羞涩!”这样的一场人类灾难,在诗人的笔下,竟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情感激荡,有的只是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模式化滥情、煽情。这场人类人类灾难,在诗人的世界里,简化到了只是伸手要钱——拿钱来,“莫羞涩”!
周啸天堪称以成败论英雄的范本,日前其接受采访时,信心爆棚,言:“不敢说自己已经超越了唐人,但我拿出自己的诗词参评中国文学的最高奖之一,是因为我看到了当代诗词作品中已经有了不输于唐代诗歌的文采,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当代人的风貌和精神价值。”
这不能不让人想起民国军阀张宗昌的遗作,并为其没机会获得鲁迅文学奖而遗憾!不是吗?张宗昌的诗,岂不是更“接地气”,更“亦属绝唱”“已属绝伦”?
实际上,鲁迅文学奖已不是一次与“丑闻”相伴,比如,2007年的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担任评委的雷达、李敬泽、何建明和洪治纲等人,同时成为该届鲁迅文学奖的获奖者。有论者指,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的文学评奖中,亦属绝无仅有。
2010年10月,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奖结果出炉,武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车延高因诗集《向往温暖》获奖。其两首旧作《徐帆》和《刘亦菲》被网友翻出,并被戏称为口水诗、“羊羔体”。2012年7月《文学报》发表署名文章,直指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类得主、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谭旭东33万字的作品《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中,竟有23万字是抄袭。
作为一个国家级文学奖项,鲁迅文学奖的评选,无疑是代表了国家意志,属于一种国家行为。我们难以想象,这样的一种国家意志、国家行为,竟至如此连年漏洞百出、“丑闻”不断。
众所周知,近年来,纯文学处境尴尬、乏人问津。作为纯文学的一个方向标、一种导引和指向,鲁迅文学奖肩负的使命毋庸置疑。遗憾的是,单严肃性、权威性这一项,鲁迅文学奖即难负重托,每每令人失望。终其究,鲁奖沦为一场又一场看客哄笑和网络狂欢,再再颠覆、解构着文学,连带玷污、糟蹋了鲁迅。
这到底是鲁迅文学奖评选的悲哀,还是鲁迅文学奖评选者的悲哀?这到底是鲁迅文学奖本身的悲哀,还是中国文学现状的悲哀?这样的鲁迅文学奖,这样的鲁迅文学奖评选,又怎么能让人看到中国文学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