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中国当代作家·霍达系列)
《红尘》讲述了:人们要做好一件事,大都是从向往开始,如登高望远,对那遥遥可见的风景,充满无限的憧憬,这便是第一境。继而为之痴迷,苦苦追求,虽山重水复、万险千难也在所不惜,这便是第二境。许多人就在这第二境中停顿了,退却了,或者倒下了,吃尽跋涉之苦,却未曾尝到攀登之乐,因为他没有达到那风光无限的第三境。
难就难在第三境,妙就妙在第三境,那是艰苦跋涉之后的突然发现,是长期积累之后的妙手偶得,是废纸三千之后的神来之笔。
《红尘》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
序《红尘》读后追日者秦台夜月
魂归何处
红尘
年轮
芸芸众生
绝症
不要忘记她
保姆
马拉松宴会
故人情
猫婆
京韵第一鼓
革面
罢宴
醉笔
败笔
……
法国人把十一月叫“雾月”,十二月叫“雪月”。真有意思,分住在地球两边的人也有些类似的语言,古老的中国不也有“杏月”、“荷月”之类的名称吗?“雪月”这个词,中国也有,不过不是指月份,“风花雪月”,是描述男女情爱的,和法国的“雪月”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巴黎的雪月真美。满城的飞絮翩翩飞舞,组成一片蒙蒙的纱幕,笼罩着圣母院、先贤祠、卢浮宫、埃菲尔铁塔,给这座贮藏着文化珍宝的都市抹上一笔端庄素雅而又神秘的色彩。
柳絮一般的雪花,落进翡翠似的塞纳河中,一片一片都不见了,只在石头铺成的河岸上撒上一层白绒似的素装。
靠近圣母院的塞纳河岸,是著名的旧书摊市场,熙熙攘攘、生意兴隆。那情景,很有点像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
尤为独特的是,那些摆摊的人连夜晚也不把货物搬走,一律锁在河边的一只只大铁箱子里,第二天拿出来接着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就连漫天飞雪的天气也是热闹如常。巴黎每天要接待多少游客?等到全世界的人都轮番来看一次新鲜,得轮到哪一天?巴黎永远也不会被冷落。
那是到达巴黎的第一个“雪月”。他把画架支在塞纳河边写生。生在江南的他,从未到过祖国的北方。对雪景的惊奇感受竟是远渡重洋在法国得到的。啊!远处高耸着的圣母院淡灰色的剪影,河岸上万头攒动的人群,都被雪花统一起来,繁华、喧闹而又肃穆、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