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强:记者李翔遇害背后的地沟油焦虑情绪

2017-07-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真相,似乎已经水落石出,让几天来一直为此事揪心的公众有了些许的平静.媒体此前导向性的"洛阳电视台记者李翔遇刺身亡 疑与报道地沟油有关"报道,也被事实予以回击.事实上,只要看一下李翔的个人微博就不难发现,他所发的最后一条微博是个转载的信息,点击后是新浪网转载的一篇新闻报道,而非李翔个人正在调查暗访的地沟油.之后,在媒体的角度选择下,"李翔生前最后还在关注地沟油"也就演绎成了"李翔遇害与地沟油有关"的舆论输出途径.加之,洛阳警方开始在剖析案情时表示,

真相,似乎已经水落石出,让几天来一直为此事揪心的公众有了些许的平静。媒体此前导向性的“洛阳电视台记者李翔遇刺身亡 疑与报道地沟油有关”报道,也被事实予以回击。

事实上,只要看一下李翔的个人微博就不难发现,他所发的最后一条微博是个转载的信息,点击后是新浪网转载的一篇新闻报道,而非李翔个人正在调查暗访的地沟油。

之后,在媒体的角度选择下,“李翔生前最后还在关注地沟油”也就演绎成了“李翔遇害与地沟油有关”的舆论输出途径。加之,洛阳警方开始在剖析案情时表示,“行凶者手段残忍,死者身中十余刀,该案初步判定为抢劫杀人,但不排除有其他作案动机”,无疑将“李翔因地沟油被害”推向舆论高潮。受此影响,公众义愤填膺,恨不得将嫌疑人立即抓来碎之万段以解心头之恨。

嫌疑人的落网打破了舆论的一厢情愿,也打破了公众的满情期望。

虽然李翔遇害未能证实与地沟油有关,但令公众谈油色变的地沟油舆论焦虑却仍然未能得到平息。

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说,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更让公众焦虑的是,卫生部目前都未能攻关研究鉴别地沟油检验方法。地沟油在经过洗涤、蒸馏、脱色、脱臭等精炼过程后,单从外观和感官上,很难区分它和普通油的区别。科研人员如此,普通老百姓辨别真假的能力就更差了。

恰在此时,记者李翔遇害前还在关注地沟油,一下子成为公众情绪的集中爆发点。李翔遇害被疑与地沟油有关,实质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公众对地沟油焦虑舆情的渲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