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林儿子刘登攀 湖北首富刘宝林首谈接班:不限于儿子

2017-11-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关健句)“我一直在做渠道建设这件事,就是为了不论将来是谁接班,企业都能尽量稳定地运行下去.”9月,再次登上胡润百富榜的刘宝林三兄弟,以120亿财富蝉联湖北首富.同时,<福布斯>杂志也发布“中国现代家族企业调查报告”及A股100家上市家族企业榜单.其中,九州通的刘宝林家族以295亿元的总营收排名第五.家族企业的接班人问题一向备受关注,同众多“创一代”企业家们一样,平均年龄已过55岁.占有九州通62.55%股份的刘氏三兄弟,已经不可避免地要思考交接班的问题.本刊记者近日就此问题专访九州通医药集团

(关健句)“我一直在做渠道建设这件事,就是为了不论将来是谁接班,企业都能尽量稳定地运行下去。”

9月,再次登上胡润百富榜的刘宝林三兄弟,以120亿财富蝉联湖北首富。

同时,《福布斯》杂志也发布“中国现代家族企业调查报告”及A股100家上市家族企业榜单。其中,九州通的刘宝林家族以295亿元的总营收排名第五。

家族企业的接班人问题一向备受关注,同众多“创一代”企业家们一样,平均年龄已过55岁、占有九州通62.55%股份的刘氏三兄弟,已经不可避免地要思考交接班的问题。

本刊记者近日就此问题专访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宝林,通过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他对湖北最大民企接班人问题的思考。

接班之虑

为人谨慎、勤于思考的刘宝林,对接班风险的思虑和担忧,比一般人更为深刻。

谈起接班,这位当年受生活所迫、32岁才开始创业的企业家最先谈起风险。“我见过很多因接班引起企业倒闭、投资失败、资产收购的例子,”刘宝林说,“上一辈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不仅没给后人带来福泽安乐,反而是带来倒闭时的债务,甚至引起家破人亡,这是很悲惨的。”

这也是今年已经60岁的刘宝林在公司内很少谈起接班的重要原因之一。他说,接班人的选择需要慎重,目前三兄弟还没有想好接班事宜,还想再往前走一段时间再说。

据资料显示,目前九州通集团的30多位高管中,除刘宝林的大儿子刘登攀外,鲜有刘姓子弟。

刘宝林介绍,自九州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后,企业更注重打造“大家庭”氛围,淡化家庭式家族企业概念。副董事长刘兆年曾公开表示:“在九州通公司内部,家族企业的概念随着上市正在逐渐淡化,在提拔人才时也不会优先照顾刘家的七大姑八大姨。”

作为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九州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强调“借力”。2005年,九州通引入第一笔海外资金。此前,刘家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引进职业经理人。同时,九州通注重对职业经理人的培训,在公司内部开设有专门的职业经理人培训班。据了解,该培训班在医药行业内颇有名气。

曾任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兼上海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应军,是2002年引入的职业经理人。他于2008年任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此前,该职位一直由刘宝林的二弟刘兆年担任。然而,今年年初,这位在九州通工作十多年的职业经理人突然离职,在业内引起不小的轰动。

早有准备

不过,以“打造百年企业”为目标的刘宝林,早就开始在接班问题上有所思量。

1999年,第一届全球医药分销会在上海召开,刘宝林遇见时任全球医药分销协会会长、日本东邦药品株式会社社长滨田矩男。这位平稳接班并让企业保持在日本药品流通第四名位置的“创二代”,给了刘宝林关于接班的最初启发。

在同滨田矩男的交谈和接触中,刘宝林感到他只能算是一位资质平平的企业家,然而为什么能平稳接班并延续其父亲的生意?原来,滨田的父亲在逝世前曾给儿子留下遗嘱,要求儿子接班后只能从事医药分销的生意,不能做其他任何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