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天华的艺术成就

2017-12-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摘 要] 一代宗师.二胡鼻祖的刘天华,是我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他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革新者,一生为国乐改进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用二胡谱写着国乐创新的新篇章. [关键词] 刘天华;二胡;艺术生涯;国乐改进;二胡演奏法 [中图分类号] K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352-1 刘天华一生留下了包括<良宵>.<病中吟>.<空山鸟语>在内的数十首各类器乐作品.一生致力于对二胡的制作规格.二胡的定弦.二胡的记谱方法等方面进

[摘 要] 一代宗师、二胡鼻祖的刘天华,是我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他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革新者,一生为国乐改进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用二胡谱写着国乐创新的新篇章。 [关键词] 刘天华;二胡;艺术生涯;国乐改进;二胡演奏法 【中图分类号】 K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352-1 刘天华一生留下了包括《良宵》、《病中吟》、《空山鸟语》在内的数十首各类器乐作品。

一生致力于对二胡的制作规格、二胡的定弦、二胡的记谱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把二胡这件从未登过大雅之堂的民间乐器变成了一件能在各种大型音乐会里演奏的独奏乐器。同时,刘天华先生还把二胡从此纳入了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之中。

一、二胡艺术生涯 1909―1911年在常州中学求学时参加了校中军乐队,从学习小号、军笛起步,正式学习音乐。1912年,刘天华随其兄刘半农到上海谋生,考进上海开明剧社的乐队,因此刘天华得以广泛接触当时的西洋乐器。

除了铜管乐,他还学习了小提琴和钢琴。 刘天华在接触西洋乐后,通过中西音乐的对比,感觉西洋乐虽然固有他的妙处,但却不如中国音乐那样亲切易懂,只可惜当时国乐地位低,没有人去重视和提倡。

从此,他萌生了改进国乐的想法。此后刘天华还被聘请为多所学校的教师,其中包括华墅华澄小学、常州中学、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以及北京艺术专科学校。 1927年5月,由北京女子大学、北京大学、艺术专门学校三个音乐学校的部分教员及学生,发起成立了国乐改进社,同时创办社刊《音乐杂志》。

这本杂志不但成为国乐改进社的发表其理论的主张及其实践成果的重要阵地,也是这一时期极为重要的一家音乐学术刊物。

刘天华和他所领导的国乐改进社,为国乐的改进及与复兴设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计划,成为改进国乐中的一支中坚力量。 1932年6月,刘天华在北京天桥收集民间乐曲时,感染猩红热,不幸逝世。 二、国乐的改进 国乐的改进建立在对旧有国乐加以整理、研究与保护的基础上。

刘天华曾说:“国乐之在今日,有如沙里面藏着的金,必须淘炼出来才能有用。” 1927年,刘天华发起的国乐改进社在当年的《新乐潮》上就发表了《国乐改进社缘起》一文。

文中公开了有关于国乐改进的若干计划:“要联络全国同志”“打消门户之见”,调查尚存的国乐大师、乐曲、乐谱及乐器,了解民众的爱好;要设立图书馆及博物馆;要改良记谱法,“使与世界音乐统一”;要“介绍西乐,以为改进的辅助”;要“效法西乐,配合复音,并参用西洋乐器,以期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等等。

刘天华认为“应就经济能力之所及,搜集关于国乐的图书,并古今各种乐器,组织图书馆及博物馆,应该设法刻印尚未出版的古今的乐谱;应当把无谱的乐曲记载下来;应当把音乐名奏用留声机收蓄,以期现有的国乐,不再渐渐地消失下去。

还想改良记谱法,使与世界音乐统一;想把各种的演奏法尽量写出,编成有统系的书籍,以便于一般人的学习;还想组织乐器厂,改良乐器的制造。

” 由此可见,刘天华为国乐发展制定的计划,几乎囊括了关于保存传统音乐所要做的一切工作:既要推行国乐的教育与研究,也要改良现有国乐一些值得进一步发展之处,他甚至还提出了设立专门的音乐图书馆与博物馆的构想。

试想在20世纪20年代那样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刘天华能够对国乐提出上述如此周全而远大的构想,不难见出他对国乐复兴的拳拳之心,这些宏伟构想至今读来仍令人充满激情而由生敬佩之意。

三、二胡演奏方法的改进 民间的二胡演奏,采用的是指面和指关节按弦,且乐曲的演奏只在一个把位完成。遇到高音或低音就用低八度或高八度完成,不需要换把。刘天华在继承传统演奏法方面,对其他民族乐器技巧的借鉴和吸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方法的运用。

(一)自然泛音的运用。刘天华在《二胡述要》中介绍了泛音的演奏手法:“左手指轻点全弦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处,同时右弓拉弦,得清越之音,名泛音。

”泛音原本是古琴、琵琶等乐器中经常使用的技巧。如著名的古曲《梅花三弄》就是一个泛音的典型例子。刘天华认为弦乐器“散、按、泛”三声,以泛音最为清越,若弃而不用未免可惜。因此,刘天华将泛音首次引用到他的二胡作品――《闲居吟》中,而这些泛音对于该曲的情感表达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二)滑音的运用。滑音是二胡音乐中的一种重要也比较常用的表现手段,它是形成民族风格及地方色彩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常用的滑音分为上滑音、下滑音、回滑音以及垫指滑音四种。

在江南丝竹中,滑音一般进行在小二度中,刘天华对于滑音的运用,小至小三度,大至超出八度的大滑音都较常用。在《空山鸟语》滑音的运用就十分丰富。 (三)模拟手法的运用。

在二胡作品《空山鸟语》中,多次运用到八度的模拟手法,塑造了一种空山深远,声音回荡的意境。在后半部分,还运用该手法来表现鸟儿在山间鸣叫此起彼伏以及鸟儿叫声远近回荡的生动画面。 (四)独弦演奏的运用。

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提过“一弦稽琴格”,刘天华利用二胡内弦的音色特点,创作《独弦操》这一作品。这对当时还没有运用钢弦,就已经将音创作至第五把位,绝对是一种重大突破,且达到那一时期二胡乐器本身的最大限度。

此外,刘天华还在民间二胡演奏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换把,以及轮指等新的演奏技巧,大大提高了二胡演奏的艺术表现力。除此之外,刘天华还借鉴小提琴的固定音高定弦法,演奏弓法等,使二胡的音域、音质、音色都有了很好的表现。

四、结语 刘天华的一生为中国民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洋之间找到了一条适合二胡发展的新的道路。他为二胡的学科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及专业化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刘天华的十首二胡作品在创作技术上和思想上都先于时代,运用较新的创作手法,追求作品的思想性,使二胡从乐曲到演奏都增添了艺术表现的深刻性,也使得之前根本不受重视的民间乐器慢慢发展成为专业的独奏乐器,成为民乐主角进而成为中国民族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

刘天华真不愧被后人誉为二胡专业学派的创始人、中国现代二胡音乐的奠基人以及民族音乐的革新者。 参考文献: [1]陈伟.二胡艺术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2]傅华根.论二胡演奏[M].国际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 [3]肖学俊.传统器乐与乐种论文综录(1901―1969)[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王红蕾(1993-),女,汉族,河北唐山人,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