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心兰州大学 清华大学陈来教授做客“百年兰大·名家讲坛”

2018-02-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6月9日下午,应哲学社会学院院长陈春文教授邀请,清华大学陈来教授做客我校"百年兰大•名家讲坛"第132场报告会,在科学馆报告厅为全校师生做了题为<启蒙与学术的双重变奏--整理国故运动中的胡适>的精彩报告.报告由哲学社会学院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李晓春教授主持.报告中,陈来教授以研究胡适对待国学的态度为中心,以启蒙与学术的双重因素对胡适态度的交互影响为考察形式,展示了一代大家胡适对待国学的复杂心理历程,同时这也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般进步知识分子心路的约略缩影.陈来

6月9日下午,应哲学社会学院院长陈春文教授邀请,清华大学陈来教授做客我校“百年兰大•名家讲坛”第132场报告会,在科学馆报告厅为全校师生做了题为《启蒙与学术的双重变奏——整理国故运动中的胡适》的精彩报告。报告由哲学社会学院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李晓春教授主持。

报告中,陈来教授以研究胡适对待国学的态度为中心,以启蒙与学术的双重因素对胡适态度的交互影响为考察形式,展示了一代大家胡适对待国学的复杂心理历程,同时这也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般进步知识分子心路的约略缩影。

陈来教授首先说明,本题目的范围比较大,主要限定在20世纪20年代,这个时期是“整理国故”的主要时期。他从胡适早期主要是留学期间的态度入手,指出此阶段胡适尚许可中西调和的文化立场,与后来的反对观点有异;接着,他详细考察了胡适回国在北大任教之后,作为专业学者,从发扬学术、提高中国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的道德责任出发,所号召的“整理国故”运动的过程。

这个过程已不同以往之纯囿于个人思想层面,而增入了一个学者的学术使命的要求。

就五四时期的启蒙思想来说,是反传统的,否认“国故”的现代价值;然就学术的标准来说,还要“整理国故”,承认其有整理之必要。在此,启蒙与学术自始即注定要充满内在的紧张。故而在胡适的内心中,思想与学术的影响“此起彼伏”形成了一支“变奏”曲:初期,胡适强调要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评判传统文化的价值,各还其是,对国故的整理态度,不应也可不必渗透思想、“主义”或被其干扰;然在运动的进行当中,伴随着同期学者的交流和交锋,胡适的态度逐渐发生重大的变化,对“国学”的价值愈加不自信,而“深深忏悔”,而“惟一基础”的“反省”,而认为“整理国故”的效果是“捉妖打鬼”,启蒙的主张完全压倒了学术的立场。

报告结束后,陈来教授与现场师生展开了积极深入的讨论。陈教授论学之严密,学识之广博,观点之平正,令在场师生深致佩服。这个题目陈教授之前已内部讲演过,此行再次拿出来面向兰大全校师生演讲:一方面作为正式演讲予以公开,另一方面此论题程度适中,符合了众人的口味;最重要的是其中积淀了陈教授本身切合时代的反思,承载了他作为著名学者对待文化遗产的责任心以及对年轻学子和学者的殷殷恳挚的期望。

新闻背景:

陈来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同时兼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以及多所大学的特聘讲座教授、兼职教授等。在中国哲学史领域,特别是在朱子学和阳明学等重大领域都有卓越的建树,著作等身,享誉海内外,威望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