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杰中海 中科院樊杰访谈录:环渤海经济圈前世今生

2017-12-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樊杰当年曾参与过国家环渤海经济圈的规划,长期关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是国内这一领域内的知名专家.日前,记者就环渤海经济圈的由来

        樊杰当年曾参与过国家环渤海经济圈的规划,长期关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是国内这一领域内的知名专家。日前,记者就环渤海经济圈的由来及现状,对樊杰进行了专访。

    南方周末: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后来国家实施环渤海经济圈的规划,又是出于何种背景?     樊杰:最早提出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科院地理所副所长李文艳提出了大渤海地区的概念。

不久,美国有个研究机构叫东西方研究中心,提出东北亚区域概念。当时核心区域就是日、韩和中国的大渤海地区。

后来学术界就陆续就环渤海经济圈发表了不少文章。     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热起来,与整个国家的开放格局有关。我国的改革开放先是从4个经济特区起步,后来紧接着开放14个城市。

按照当时的思路,在中国未来开放的进程中,将有3个主要的经济支撑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环渤海将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     而且,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比较重视行业规划,即条条规划。

往往出现国家一旦重点发展某种工业,各地可能不顾自身条件,一拥而上。比如从早期各地争上棉纺厂,到现在都上汽车项目,区域之间缺乏协调。

国家后来也觉得这是一个问题,所以在1990年代初期,由原国家计委出面,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在全国制订了七大片规划区,其中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东北区等。     南方周末:当时规划环渤海时,对环渤海区域的界定以及产业分工是如何构思的?     樊杰:一开始提出环渤海经济圈,主要是指三省两市的范围,即北京、天津、辽宁、山东和河北。

后来在具体规划过程中,山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都要加入到其中。不过,目前学界还是比较倾向于三省两市的划分。     整个环渤海的规划用了两年多时间,整个工作由原国家计委主持。

环渤海与长三角、珠三角不同,它长期以来就是我国原材料及重型制造业的一个基地,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所以当时对环渤海的总体定位是,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能源原材料的重要基地和外向型经济的复合基地。

    解放以后,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实际上向内陆推进。比如像天津与北京、大连与沈阳、青岛与济南,前者的工业基础在解放前都好于后者,但是解放后,情形正好反过来了。

所以规划时提出的思路,是把工业布局整体向沿海推进,既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便于利用环渤海经济圈内港口众多的优势。     关于一些重要城市定位,当时从国家层面上予以明确,比如,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在经济上,应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作为其目标。

像能源原材料和重型工业,在规划中,是不主张北京搞的。天津是作为重型制造业的中心,唐山是作为能源原材料中心。

    南方周末:现在大家都知道,在谁是环渤海地区的龙头上,北京和天津有竞争,当时规划中有没有明确龙头问题?你认为京津这种关系对环渤海发展影响如何?     樊杰:当时规划的是北京和天津作为整个环渤海的主中心,副中心一个是青岛,一个是大连。

    北京与天津长期竞争,原因在北京的定位。

天津过去一直是华北地区的工业中心、商贸中心。北京在解放前,其实是一个消费城市。但是,解放后,北京大力发展工业,像首钢扩建、燕山石化一些重工业都放在了北京,这种定位抑制了天津的发展。

北京则一度成为在中国特大型城市里,仅次于沈阳的重工业城市。在外国人看来,这是很难与首都、故都、政治文化中心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从角色上两者是冲突的。     南方周末:你认为一个经济圈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标准?按此标准,你认为环渤海经济圈是否形成,还是主要停留在纸面上?     樊杰:我觉得主要有三条标准:区域内产业间有基本的分工与协作;共享基础设施;不同地区能围绕一个或几个共同的综合目标发展,而不是各行其是。

    目前,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还处在一种初级阶段。

从三省两市的产业分工和协作来看,相互协作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还没有真正形成。虽然也有协作,比如像东北的油运到北京来加工,但这主要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来的,不是市场竞争基础上产生的分工。而且像基本设施共享,在这个区域做得也不好。

    另外,环渤海在外向型经济上发展也比较慢。我们当时有一个判断,认为在日韩的产业转移中,环渤海将成为受益地区。因为环渤海有工业基础和港口优势,又接近日韩,日本和韩国会把一些重型产业如石油化工、钢铁、造船等,将转移至环渤海地区。

但是,这种判断看来并不准确,大规模产业转移并没有出现。     南方周末: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环渤海的发展?就目前和长三角、珠三角比,环渤海的差距在什么地方?     樊杰:从空间结构上,环渤海和另外两个经济圈有很大不同。

像上海和长三角其他地区,在产业或技术协作上有很多联系,比如技术工人的扩散,大企业产品的配套等。在珠三角,广州和深圳在体制创新上,总是走在全国前列,从而对周围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都很大。     环渤海地区天然的中心是北京,因为它是首都。

但是在经济上,和同区域内的其他地方就没有这种紧密的联系。从产业结构上,三省两市趋同现象非常突出,导致企业间横向联系也就很少。

比如环渤海内有十几个港口,这种竞争势必导致资源的浪费。     另外,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区内的国有经济比重最高,行政干预经济发展的力量比较强,市场力量决定资源配置还相对较弱。

在体制创新上,与他们相差很大。区域经济合作,真正最具有活力的,首先还是企业层面上的合作。在这方面,环渤海也还是差距很大。     南方周末:你认为沈阳或青岛和京津能产生互动和协作吗?有一种看法认为,环渤海只是一种地理区域上的概念,如果谈产业协作,比较现实的选择先做起京津冀。

    樊杰:从目前看,整个环渤海经济内的合作确实显得比较松散,不像长三角或珠三角那样紧密,加强京津冀是可以作为第一步的。

但是区域经济发展要有个过程,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口号也提出很多年,也只是在最近两年才有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地步,是产生不了互动与协作的,环渤海经济圈的真正形成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