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张宗宪 《收藏家》杂志:收藏大家张宗宪

2018-03-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宗宪熟人习称他罗伯特-张,是一位文物收藏界和拍卖界享誉极高的大家.现为苏州市政协常委,身兼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荣宝.上海朵云等诸家著名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顾问.一,文物世家张宗宪江苏苏州人,张氏为苏州望族,张宗宪1928年出生于这个艺术世家.其祖父张揖如,号西桥,籍江苏武进,为近世竹刻巨擘,与江南和沪上金石书画名家俱善,尤擅扇骨微刻,缩写金石,每以阳文刻至数百字,字小如胡麻,鬼斧神工,称誉於时.据褚德彝所著<竹人续录>载:光绪十二年,桃花坞因钩宋元名人书画名迹,嘱其刻于屋壁,莫不称妙.大史

张宗宪熟人习称他罗伯特-张,是一位文物收藏界和拍卖界享誉极高的大家。现为苏州市政协常委,身兼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荣宝、上海朵云等诸家著名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顾问。

一,文物世家

张宗宪江苏苏州人,张氏为苏州望族,张宗宪1928年出生于这个艺术世家。其祖父张揖如,号西桥,籍江苏武进,为近世竹刻巨擘,与江南和沪上金石书画名家俱善,尤擅扇骨微刻,缩写金石,每以阳文刻至数百字,字小如胡麻,鬼斧神工,称誉於时。据褚德彝所著《竹人续录》载:光绪十二年,桃花坞因钩宋元名人书画名迹,嘱其刻于屋壁,莫不称妙。大史所藏彝器之几格书画卷册之匣,非西桥不刻。

其父亲张仲英,在上海从事古董生意,为上海滩古董界之翘楚,在五马路开设“聚珍斋”古玩、珠宝行,是一家非常著名的大铺店,经营项目以明清官窑为主,兼营古玩、金石、书画。张仲英18岁当掌柜,鉴别文物眼力极佳,远近驰名,就连大古玩商仇焱之也自称晚辈,经常到“聚珍斋”购货。当时著名古玩商戴润斋赴美国做生意,也是得到张仲英的支持,提供了一批铜器货源,才使其打下根基,发达起来。

张宗宪天资聪慧,加之家学渊源,十几岁开始到北平古玩市场进货。每次到北平,都吃住在东四牌楼的“敦华斋”。当时“敦华斋”是驰名全国的古玩店铺,老板是鉴定瓷器的泰斗孙瀛洲,张宗宪与在这里学艺的耿宝昌成了莫逆之交,故张宗宪一生即从陶瓷珠宝取得成就,渐次改为书画艺术。

张宗宪1 951年正式开设自己的古董店,店名为“永元行”。起初开在坚道,后来搬到云成街,再搬到九龙汉口道(金石行),后来又陆续在旧海运大厦等处开了不少古董店、首饰店。

上世纪40年代末,北京的旧王孙、上海的昔日收藏家纷纷避居香港,香港顿时成了中国文物流通的重镇,20岁出头的张宗宪幸运地赶上这波浪头。初时,张宗宪向梁雪庄借了十两金子约合2700港币,在上海外贸工艺品公司收购了一批旧工艺品。很快就卖出去八成,回款一万港元,不仅还清了借款,而且成为他在香港淘到的第一桶金。

张宗宪在香港经营古玩以后,由于品种全,质量精,致常有名人光顾,如仇焱之、著名古玩店“暂得楼”主人胡惠春、 “天民楼”主人葛氏翘、金才记等。

1 967年,张宗宪到台湾,那时的台湾对于古董文物的认识还未上轨,但他结识了一批企业界的精英,为以后的发展做了铺垫。1968年他首次参加伦敦的拍卖会,当时这是第一个出现在国际拍卖会上的中国香港人。从此张宗宪开始了他坐着飞机穿梭于伦敦、纽约、香港、东京之间,赶赴苏富比、佳士得拍卖会的奔波生活。由于他很多时间是在云海间度过的,遂自称“云海阁主”。

张宗宪凭借眼力及经营头脑,赢得世界收藏家的信赖和尊重。他经常受人之托帮助一些收藏家购买文物,如1 989年1 1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650万元港币,帮台北鸿禧美术馆创办人张添根购得清雍正珐琅彩芙蓉芦雁杯,当时创下清代瓷器最高记录。除此之外,还为著名收藏家蔡辰男、陈启斌等买到很多重要的藏品。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张宗宪便甚少为他人竞标,而是以收藏家的身份驰骋在拍场。

二,收藏、拍卖界举足轻重

张宗宪收藏瓷器几十年,经手过眼古陶瓷珍品超逾万千,现今贮诸“云海阁”中的精品仍有数百件。

1992年他遴选藏品11 8件,在英国伦敦举办“张宗宪中国陶瓷收藏精品展”。展品中即有宋定窑刻莲花盘、宋龙泉弦纹三足炉、宋钧窑玫瑰紫釉鼓钉洗等宋代精华,又有明永乐青花葡萄纹大盘、明宣德青花带暗花双凤缠枝莲纹盘、明成化青花缠枝莲月梅纹诸葛碗、明正德青花蕃莲龙纹盘、明正德珊瑚红釉渣斗等明代官窑瓷,还有清康熙五彩花鸟矾红百蝠暗龙盘、清雍正胭脂红碗、清乾隆仿红雕漆人物山水图盒、清嘉庆珊瑚地五彩描金婴戏图碗、清道光斗彩莲塘鸳鸯墩式碗等,件件精妙绝伦。

特别是清乾隆古月轩珐琅彩桃柳争春双燕图碗,世所难觅,现仅故宫、英国伦敦大卫德基金会、台北鸿禧美术馆各有一件。展览以后编辑出版了《云海阁藏中国陶瓷精品》-书,影响极大。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张宗宪兴趣渐次趋向中国书画。他广交书画界朋友,好学多问,十几年间终有所获,贮诸“云海阁”中已经百千计。

2002年6月,他在上海举办“张宗宪中国近现代书画收藏展”,展品有208幅,其中齐白石作品108幅,张大千、林风眠、徐悲鸿、傅抱石等17位名家之作共100幅。

齐白石是一位多能画家,展品题材包括了山水、人物、花鸟、工虫、书法等。展品的形式包括立轴、横幅、镜心、扇面、四屏。其中《写剧图》、《柳牛图》皆为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拍卖图录的封面。镜心《苍蝇》,画幅仅2平方寸,为齐白石最小的画作。

横幅《虎》,画幅8平方尺,为齐白石画的最大的虎。立轴《龙》,是齐白石为曹锟所绘的仅有的龙的题材。《篆书中堂》为18平方尺,是齐白石的最大书法作品。镜心《牡丹》,齐白石题款为九十八岁,乃白石老人封笔之作等,可谓件件精彩神奇。

虚谷、赵之谦、任颐、吴昌硕、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潘天寿、陆俨少、李可染、林风眠等17位画家,都是中国近现代画坛的巨匠。收藏展推出他们的画作100幅,勾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之成就。如黄宾虹的《(蜀重忆游》是黄宾虹85岁之作,为黄宾虹成熟时期之精品。

傅抱石是中国画坛巨擘,展览的《风雨归舟图》、 《平沙落雁图》、《月夜仕女图》等,都是傅抱石的力作。展览推出张大千的画作25幅,如《婴戏图》、 《泼彩山水》、《柳溪清幽》等,都是张大干的杰作。

张宗宪几乎一生都在为中国文物拍卖市场的开拓和发展而孜孜努力。开始,他为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拍卖公司移师香港做出了有益的工作,后来他又为两公司在香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张宗宪收藏的瓷器,在1 999年、2000年,委托香港佳士得做了两次专场拍卖会,两场专拍成交金额上亿港元,为当时陷入疲弱的拍卖市场带来了生气。

尤其是雍正青花五蝠九桃纹瓶,以1104.5万港元成交,创下当时清代青花瓷器最高价。苏富比朱汤生在《苏富比二十年》一书中特别感谢张宗宪的支援,因为有他的鼎立协助,香港才能发展成中国文物艺术交易中心。

对于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开拓与发展,张宗宪做出的奉献可以说是巨大的。1992年,北京第一次举办中国文物国际拍卖会时,他无所顾及地在中央电视台讲:这是中国大陆文物政策上的一次突破,其影响将是深远的。

接着1993年在上海朵云轩第一次拍卖会上,他手持一号竞买牌,买下第一号拍品和最后一件拍品,他说要做到有头有尾,有始有终。1993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成立,张宗宪不远千里赶来祝贺,并手把手的教嘉德员工怎样做好拍卖会。

1994年4月,苏富比拍卖公司在台北举办“张学良先生文物收藏专场拍卖会”,张宗宪一人中标过半,被誉为 “天下第一顶”的称谓。1994年中国嘉德举办第一场拍卖会,第一号拍品是吴熙曾的《渔乐图》,底价7000元。

手持一号牌的张宗宪站起来说:今天是嘉德的首拍,我出18000元,一拍就发!场面顿时活跃,张宗宪相继加价,直至加到88000元,鉴定大师徐邦达先生上台敲响第一槌,张宗宪搏得头彩。

1994年,北京翰海首拍,张宗宪又是手持一号牌,一口气独自拿下1600万元,吃下全场拍卖会成交额的50%,使得中国文物拍卖市场轰动了世界。中贸圣佳拍卖公司成立后缺乏货源,张宗宪不惜割爱,将自己珍藏的价值500万元的蓝钟蓝表,全部支援中贸圣佳公司,使得中贸圣佳一炮打响,张宗宪也开拓了中国文物回流之先河。

三.热心公益.回报社会

张宗宪现在成功了,在经济上很富有。但他也经历过艰难、困苦和贫困,这也为他铸就了一颗乐于公益事业,乃至济贫善施的慈善心肠。

改革开放以后,他回到老家苏州,可说是衣锦还乡,受到苏州市委、市府的热情接待和欢迎。但是,当他看到从火车站到苏州市区,一路破烂不堪时,他主动提出在火车站捐助一座音乐喷泉,在市区捐助400件文物,装备一座博物馆,为苏州市的开放旅游装点了门户,充实了文化设施。

为了促进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加强民间往来,他多次出资邀请苏州评弹团、剧团赴香港演出,收到很好的效果。他时刻惦记着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每年都要定期到学校和敬老院,给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给孤寡老人发放养老费。每当看到老人幸福的笑容,学生灿烂的笑脸时,他内心都会出现一种满足的欣慰。此项义举,对他已经形成制度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