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姚亚平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2018-03-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讲座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探讨了该选题的缘起,思考西方音乐的独特性及其价值观,提出"历史是选择性的,选择由价值观决定,历史观就是价值观",并以贝多芬.瓦格纳.勋伯格这三位音乐巨匠为例分析得出一个关于历史选择的终极标准--"对可能性的追求".之所以选择这三位作曲家,并不是姚亚平教授自己审美的选择,而这代表的是历史的选择,是历史的标准和价值观,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价值观所决定的,因此这就是西方音乐的价值观,即他所谓的可能性追求.同时,姚教授强调审美价值不是西方音乐价值观的唯一标

讲座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探讨了该选题的缘起,思考西方音乐的独特性及其价值观,提出“历史是选择性的,选择由价值观决定,历史观就是价值观”,并以贝多芬、瓦格纳、勋伯格这三位音乐巨匠为例分析得出一个关于历史选择的终极标准——“对可能性的追求”。

之所以选择这三位作曲家,并不是姚亚平教授自己审美的选择,而这代表的是历史的选择,是历史的标准和价值观,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价值观所决定的,因此这就是西方音乐的价值观,即他所谓的可能性追求。

同时,姚教授强调审美价值不是西方音乐价值观的唯一标准,因为从历史来看,审美价值是非常不稳定和不牢固的,趣味具有主观性,且趣味无争辩。历史的书写并不以当时人们的音乐趣味,也不一定以现在人们的趣味进行。  

讲座第二个部分也是与题目最密切相关的部分,即:可能性追求。对于如何理解“可能性追求”,姚亚平教授由浅入深给出了六个方面的说明,分别是:一、“可能性追求”不是随心所欲,是西方人带着使命感的追求;二、“可能性追求”必然是音乐天才才能胜任,他必须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即对未知事物的感悟,敏感地在旧时代中嗅出不同的气味,并找到一个新的可能性;三、“可能性追求”追求的是原则的可能、理念的可能性,而不是“不同”或“变化”的可能性;四、“可能性追求”不是形式主义;五、“可能性追求”是西方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六、“可能性追求”既是一种文化价值观,也是一种文化逻辑。

特别是姚教授谈及了20世纪当下的西方音乐的可能性追求,以那些更加与我们现代接近的音乐作品为例来说明他所谓的可能性追求到底是什么。

讲座中他以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为例,强调该作品引发的是人们对音乐之可能性的思考,是在音乐观念上的思考,并非某个音响组织形式的可能性的思考。

因此这一部分的总结就是“可能性追求”这种价值观绝不仅限于音乐领域,“而是人的所有物质和或精神活动……在西方,它成为一种不得不的人生价值追求”。  

讲座的最后一部分,姚教授与大家共同分享了他在“可能性追求”的认识中获得了什么。他认为可能性追求时西方文化的终极价值观,思考了音乐是什么,并且为其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找到思路。  

在互动环节中,师生们踊跃提问,姚教授均给出了其慷慨的解答。姚亚平教授富有激情的讲演,使现场师生不仅有机会了解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与思路,还学习到在面对纷繁复杂的西方音乐史实时,应重点把握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整场讲座沉浸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我院师生在此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