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祖泽院士的故事 记军事医学科学院吴祖泽院士
开栏寄语:2011年10月16日,军事医学科学院将迎来成立60周年庆典。60年来,军事医学科学院获得了我国卫生界、我军后勤系统迄今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以及欧洲发明人奖、美国盖伦奖等重大科研成果2000余项,先后涌现出20位两院院士,为国家安全、人民安康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报将刊发系列文章,介绍该院在科研成果、人才队伍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提到吴祖泽,人皆曰:他是中国造血干细胞研究的开山鼻祖、军事医学领域的学界泰斗,分析他的科研历程会明显感觉到他的“善变”,几乎一生都在“变”:从事军事医学50多年,先后研究过生物化学、辐射化学、放射生物学、细胞动力学等学科;角色变换也时刻不曾停歇,一界学子携笔从戎,从学界翘楚到功成名就的大师,再到中国军事医学最高科研机构的“引领员”,年逾古稀之时再次投身新的领域——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正是在“变”之中,吴祖泽演绎着他的坚守。
“虽然设想过很多毕业去向,但就是没想过会成为一名军人……我们这代人更多地把国家需要作为自己的选择……” 1957年,22岁的吴祖泽即将大学毕业,毕业前夕的一次组织谈话,让他深刻意识到国家的需要、国防的紧迫,并义无反顾地将人生航向转变到绿色军旅的浩瀚大洋中。
从最初的放射系到生化系,为研制个人剂量仪又调去物理研究室,为了基础研究的需要再调回生化研究室……在这种“救火”队员般的轮转中,吴祖泽也将自己的命运与一座座科研丰碑、一项项历史突破紧紧地连在一起。
人生的这次重大选择,吴祖泽“出乎自己意料”地选择了军旅,完成了由一名怀抱理想的学子到军人的角色转换,这次看似“偶然”的转变,吴祖泽却已坚守了50余年。
“与血液结缘其实也源于一次偶然的邂逅……初创很难,但在这个重要科学领域,中国绝不能空缺!
” 时间回到1970年的一天,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生理学界权威朱壬葆院士阅读间歇抬头发现了同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吴祖泽,便将手中一份国外文献递到这个年轻人手上:“这篇关于造血干细胞辐射损伤的报道,很值得注意。
” 这期间,吴祖泽已再次转换角色,由研究辐射生物化学转向放射病的实验治疗。 在研读中,吴祖泽意识到了造血干细胞在血细胞生成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在血液病研究中的深远意义。
1973年,作为新中国首批派往西方国家的4名访问学者之一,他远赴英伦,在血液学家莱特教授的指导下进修造血细胞动力学,一年半后学成回国并带回了利用业余时间编写的一叠长达30多万字的文稿——我国实验血液学领域的开山之作《造血细胞动力学概论》。
正是这本书,启蒙造就了整整一代年轻的实验血液学研究人才。
归国后他以超凡的勇气和追求,开创了我国实验血液学的一个时代,并使中国造血干细胞的研究享有了世界声誉。 “自己年轻时在学校学习,在实验室工作,中年时,注重科技创新,培养学生,但怎样让科学研究更好地回馈社会,更快实现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大众呢?” 这是吴祖泽对自己的一个设问,也是从事基础性医学研究几十年的反思。
吴祖泽相信探索科研院所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仅对国家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科技服务于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生应变求变的他,在花甲之年,毅然开始了探索科研产业化问题,并收到了较好效果。 吴祖泽一生“善变”,不管是科研方向,还是角色担当,但“变”的宗旨和目的却不变,那就是国家的需求、事业的召唤、使命的担当。
无论是早年的携笔从戎,中年的砥柱担纲,还是晚年的产业进军,“变”中对于“坚守”的一以贯之却没有分毫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