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特的童年故事30字 7080教育子女背后的童年故事

2017-09-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出乎意料的是,短短9天时间,我们收到了超过400封来稿.这些来稿中的一些包含脉脉温情,但更普遍的是对童年.特别是对家庭生活的深深叹息.我们这批70末.80后出身的人,父母口中"最幸福的一代",在谈到的自己的童年时,却鲜有扎实的幸福感.一些人的遗憾在于父母并没有对自己的成长赋予太多的关注,另一些人则纠结在于父母无时不刻的管教令人窒息,殊途同归的,两种类型的痛点往往都在于一些未能被满足的和正确回应的情感需求.当"70后""80后"成为父母后,他们如何

出乎意料的是,短短9天时间,我们收到了超过400封来稿。这些来稿中的一些包含脉脉温情,但更普遍的是对童年、特别是对家庭生活的深深叹息。

我们这批70末、80后出身的人,父母口中“最幸福的一代”,在谈到的自己的童年时,却鲜有扎实的幸福感。一些人的遗憾在于父母并没有对自己的成长赋予太多的关注,另一些人则纠结在于父母无时不刻的管教令人窒息,殊途同归的,两种类型的痛点往往都在于一些未能被满足的和正确回应的情感需求。

当“70后”“80后”成为父母后,他们如何做好的父母?回答这个问题的基础在于解释另一些问题:我们如何看待童年?我们认为孩子应当拥有何种童年?

-------------------------------分页栏-------------------------------

我们或许没有养育孩子的经历,但每个人都有关于童年的经验。林月观察到,在各种微信群里,谈到孩子们的教育,爸爸妈妈们最常提到的一个词汇是“原生家庭”,最常使用的一种句式是:“我小时候……”经验的投射几乎是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

林月给我看她的微信朋友圈,她参加了15个妈妈群,数百位父母在里面交流自己的育儿心得。怀孕的时候,林月就参加过10多次关于儿童养育的课程和讲座。孩子出生后,她学了小儿推拿。孩子3岁左右,她发现教育孩子“基本靠吼”,于是上了正面管教培训班。再往后,职场和育儿争夺精力,“为了在有限的陪伴时间里提供更优质的母爱,而不只是给孩子糖果”,她又学习了思维导图和效能管理。

王雨把自己必须在单位完成的工作都安排在周六周日。周一到周五,她尽量在家里办公。每天,她凌晨两点入睡,六点起床为孩子准备早餐,送孩子上学。早上,她在家完成工作。下午两点是为孩子准备晚餐的时间。三点半,所有菜肴被装在饭盒里,王雨带着它们去学校。四点,孩子放学上车,开始在车上享用晚饭。母女俩的下一站是小提琴老师家。

林月和王雨的生活是新一代父母的日常。从2005年到2015年,中国迎来了第四次生育高峰。这一轮“婴儿潮”在绝对数值上并不引人注目,特殊之处在于,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出生的新一代父母正式走上了育儿的前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评价说,今天的父母“比以往任何时代的父母都更爱思考’如何做好父母’这件事。”

童年在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你或许有过这样的经验:多少次,你对孩子脱口而出的话,会让你猛然想起这是小时候父母对自己说的。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在80年代提出,儿童时与父母交往的经历使个体形成了有关自我与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这种模型将成为个性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这一内部工作模型的“指导”下,人们即使在成为父母前也已经“知道”学习其父母的角色,存在着一种扮演其父母角色并重复自己儿童经历的趋势。

-------------------------------分页栏-------------------------------

决定去上正面管教培训班的时候,林月的目标很明确:不能让儿子像自己一样在怒吼声中长大。送女儿学习小提琴的王雨也有过音乐梦,当年她曾垂涎一架18块钱的玩具电子琴。

父母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能让我们的委屈至今横亘心间。读者慕荣还记得15年前的那个北方冬天刚刚擦黑的傍晚。她拿到在80人的庞大班级里排名第15的成绩单。“考成这样还高兴呢?”妈妈说。“妈妈在前面走着,不牵着我的手,没有跟我多讲一句话。县城的街道坑坑洼洼,我跟在她的背影后亦步亦趋,踉踉跄跄。隐约中,我明白这是一场沉默的惩罚。”

另一面,我们亦能体味到父母的点滴苦心。一位读者还记得:“我有一次淘气,妈妈生气地拉着我回家,刚要斥责,突然看到邻居小朋友扒在窗台看热闹。于是她压下火,把我抱在腿上,耐心给我讲道理,我似懂非懂的点头,依偎在她怀里。这一幕我至今记得,每每想起,仍然很感念母亲当时的做法。”

-------------------------------分页栏-------------------------------

作为子女的我们为何似乎特别敏感?母亲对我回忆她的童年,总是些忆苦思甜的教育。我很小就记住了“刮锅”这词——饭勺刮蹭着锅壁,发出尖厉的声响,童年时的母亲听到这样的声音,就知道锅里的吃食盛光了,难过得哭起来。

从小到大,我从没挨过饿,受过冻。上大学的时候,每次返校,行李箱几乎要被各种食物塞爆。直到今天,回到父母身边,一顿好菜好饭仍是他们表达爱意的最重要手段。前不久我从家里回北京,父母还试图让我带一兜橙子上飞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两只苹果成交。

“有一种饿叫你妈妈觉得你饿,有一种冷叫你妈妈觉得你冷”,今天看到这句网络流行语会心一笑的人,大概都有相似的经历吧。然而,童年的我依然有一些更渴望的东西:那些被我饲养和宠爱过的动物,不要成为家里的盘中餐;考试没考好之后,父母能对我温柔一笑;在批评我之前,能否先倾听我的解释;能否多问问我:“你过得开心吗?你的烦恼是什么?”

-------------------------------分页栏-------------------------------

台湾学者熊秉真在《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中,谈到过去几千年中国主流儿童教育的特征:在理论体系和价值观上,有一套“成人中心”或“家长制”的设想。

而今天,许多父母都倾向于接受“儿童中心论”,赞同苏霍姆林斯基的定位:“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我们既希望孩子能够为成人生活做好准备,也强烈地希望呵护他们的童真,不愿忽视他们作为儿童的当下的幸福体会。

林月告诉我,她最近加入了一个叫“更好母亲”(BETTER MUM)的微信群。组织微信群的心理学家每周给妈妈们开设一节在线课程。课程的具体内容是大家票选出来的。在目前制定的涵盖5大纲目的课表中,“孩子的学习能力篇”排在最后。

排在最前面的是“亲子关系及教养方式篇”,其内容包括“从沟通上如何建造亲子关系”,“如何修补已破裂的关系”,“自由和规矩”。讨论最多的是“孩子心理成长篇”,涉及“高要求宝宝的亲子需求”、 “让心里安详的’安全教育’”、“批判性思维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