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贰臣 明代"贰臣"王铎书法拍2127 5万 被评"野鹤凌霄"

2017-06-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没错,你看到的是"后王",而不是"王后".中国书法史上有"先王后王"之说.所谓"先王",当然是家喻户晓的王羲之了,"后王",指的是王铎."后王"当然没有"先王"那么有名了.作为"书圣"的王羲之,几千年来一直都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心慕手追的对象,虽无真迹流传江湖,但江湖上流传的都是关于他的传说.只有41个字的<草书平安帖>高古摹本,201

没错,你看到的是“后王”,而不是“王后”。中国书法史上有“先王后王”之说。所谓“先王”,当然是家喻户晓的王羲之了,“后王”,指的是王铎。

“后王”当然没有“先王”那么有名了。作为“书圣”的王羲之,几千年来一直都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心慕手追的对象,虽无真迹流传江湖,但江湖上流传的都是关于他的传说。只有41个字的《草书平安帖》高古摹本,2010年就拍出3.08亿元的天价。相形之下,王铎因“贰臣”罪名的遮蔽,死后近300年“曾一度无闻尘世间”。

今年秋拍,嘉德拍卖推出中国拍卖史上首个大型王铎精品书画专场,荣宝拍卖也呈现“王铎诗文稿墨迹专场”。“后王”的美好时代,似乎由此开启。

走进“千万时代”

11月21日晚,作为中国嘉德秋拍的重头戏和市场风向标,“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槌。“王铎的笔底毫端”专场共上拍20件王铎作品,总成交额8214.45万元,成交比率达到95%。其中,王铎写给好友今础的八幅扇面全部以估价8至9倍的价格成交。

“赶过来就为了看王铎写给今础的这批扇面能卖多少。”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在拍卖现场说:“走到门口遇到出来的人说刚刚拍完,最便宜的255万元,贵的过300万元了。以当前的市场来说这成绩非常不错,也许很多人觉得卖得很贵了,但是这种质量的王铎扇面你想再找几个也难。”

王铎送给今础的扇面共有12件见于世,除此八帧外,另有两件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八帧扇面均为行书自作七言诗,三帧为游中岳嵩山所作;二帧为题诗扇面;三帧为游登太行山所作。每扇一首,书体、笔意、布局规律。字体有姿有势,不拘俗格。多件扇面自30万元起拍,现场买家直接叫价到200万元。

当天拍出2127.5万元高价的王铎《行书临〈汝帖·颜真卿与李太保帖〉》,被评为:“凝神研玩,如野鹤凌霄,时翘双翼;如骏马驰坂,迅下四蹄,乍见之而骇其出乎法外,熟玩之而服其范于矩中。”

11月25日举行的香港佳士得2014秋拍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估价在350到450万港元的王铎《行书五言诗》备受关注,以1444万港元成交。

“20件流传有绪的佳作,包含大量珍贵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极大地有助于梳理王铎的书法艺术风貌,并对研究王铎的生平交游、帖学成就、自作诗文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中国嘉德总裁助理兼中国书画部总经理郭彤在拍后表示:“王铎专场的成交,顺应了当下市场书法‘热’的潮流,对古代书画市场有很大的意义。”

“贰臣”的心灵“良药”

王铎到底何许人也?除了书法家,他更著名的身份是明末清初的“贰臣”。所谓贰臣,通俗地说就是叛徒,指在前一个朝代做官,投降后一个朝代又做官的人。就像陈佩斯在小品里说的:“叛徒,神气什么!”被钉在耻辱柱上的王铎,书画成为他心灵疗伤的一剂良药。

其实王铎也是苦孩子出身,1592年出生于河南孟津。王家原先也是 “大户”,后来因为当地的“土豪”侵夺陷害,家道中落。幼时王铎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年少的王铎和小伙伴们一样,怀抱着入仕的梦想,发愤读书、写字。明天启二年,“三十而立”的王铎中了进士,此后一路顺风顺水,官居至礼部尚书。

在三四十岁时,王铎在明代书坛上便与董其昌齐名,在明末便有“南董北王”之称。

只可惜身逢乱世,王铎的仕途也坎坷多艰起来。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祯皇帝自缢于景山。马士英等人在南京拥立福王,王铎成为东阁大学士。次年三月淮河失守,扬州陷落。清军迫临南京,福王出逃,王铎与聚了名妓柳如是的钱谦益等文武官员出城降清。入清后,王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居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从此由明朝旧臣摇身变为清廷新贵。

虽然官做得大了,但在以气节自持的明代遗民中,王铎无疑是被鄙视的对象。因此他始终抑郁不乐。做了8年的官后,于顺治九年病逝故里。乾隆时期,朝廷借敕编《四库全书》之际,查毁了王铎全部书刊,并将他列入《贰臣传》。

王铎为什么要降清呢?有人分析说,因为他看到明朝气数已尽,选择降清可以减少南京城内外百姓伤亡,保护明朝遗臣和文化典籍。也有人说因为当时他的书法已达“五十自化”,他想效法当年司马迁受宫刑之辱写《史记》的做法,以实现在书法上有更大建树的宏愿。真实的原因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不过王铎降清后并未为清王朝真心效力,而是在诗文里屡屡抒发自己内心的彷徨与悔恨。他只与故友遗臣相往来,以咏诗、写字、作画来缓解心头苦闷。

王铎本质上是一个耿直、忠心的官员,在南明辅政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亲眼看到福王胸无大志,被小人执掌朝政,他曾六次上疏辞官而未获准,加上临近清军兵临城下前所发生的“太子”案的冲击,他已是惊魂未定,因为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只能随波逐流。

从降清到去世的8年中,王铎一直都在极度的煎熬和痛苦中度过,只有书法才是他唯一的精神寄托。也许正是这种压力最终成就王铎书法达到高峰,正如书画家刘灿章所说:“顶着贰臣的万重压力,却让他和着鲜血和泪水创立了其光照后世的书法风格。”

“觉斯笔力能扛鼎”

在那个信奉“书品即人品”的年代,他的书法也遭遇冷落。“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其实王铎为学勤奋,业绩卓著。他一生写诗约两万首,传世画作百余件,极富文人气息。他在书法上用功最多,收获也最大。他十三岁开始临习王羲之的《圣教序》,终生坚持“一日临书,一日应请索”,遍临魏晋、唐宋法帖,被临书家达百人,一生书法作品达万件以上,流传下来的墨迹近千件,石刻作品更多,所有这些都是传统文学艺术宝库中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

王铎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 他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无论是伟岸遒劲的大楷、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他那飞腾跳踯的行草书,在晚明书坛上都应说是一流的。

他的特点在于宗古不泥,追求古典的书法精神,不断推陈出新。董其昌一派的严谨秀逸之风曾在明末清初盛行,而王铎取法高古,与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相抗衡,大胆创新,开创一代书风。王铎等人以“敏而好古”为标识,追求雄强、激烈的风格和对动荡的内心生活的表现。

王铎一直不断地从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中汲取,后受米芾影响,使之成为创造个人风格的有力支点。其笔力雄健,苍老劲疾,尤长于布局,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他最大的成就是在于他超迈雄奇的行草书。他的行草书,恣肆狂野,挥洒自如,用笔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

谈到王铎,不得不提他独特的涨墨效果。墨分五色,浓淡干湿枯,涨墨依靠笔法的轻重缓疾,墨在宣纸上自然晕化,表现出书法丰富的质感。在王铎的其他作品中,都能让人感到涨墨的应用会产生强烈的音乐节奏感。同时,也开创了书法艺术的二度空间和三度空间。涨墨的字与不涨墨的字相互错落,又使平面空间中产生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效果,让欣赏者从中领略到更加丰富的空间世界。

经过一代又一代后人们的研习,王铎的书法拂尘生辉,越来越得到大家的推崇。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认为王铎书法胜于董其昌。吴昌硕赞其书法曰:“文安健笔蟠蛟璃,有明书法推第一”,孟海先生也评之书法云:“(王铎)一生吃着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结果居然能得其正传,矫正赵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说是书学界的‘中兴之主’。”启功先生也有言曰:“觉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王铎书法被挖掘和被重视,和日本书法家村上三岛有关,日本还有一名以专门研究王铎书法而闻名的书法家——伊藤松涛,著有《王铎书法分析》、《王铎书法年鉴》、《王铎字典》等。王铎书法作品,也因村上三岛先生等书法家们的大量收藏而成为抢手货,价格也不断飙升。

二十世纪末的国内拍卖会的王铎作品,几乎都被日本买家购往日本。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