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沂的徒弟 刘洪圻为什么认郭德纲的徒弟当干儿子?
我看你可以当这里的吧主了。您这些消息不听不知道,一听真奇妙。 有关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 我还是想引用小飞鹰同学的去年回答你的一段话来再回答你一遍吧, “麦色依然如故 在下的立场也没有丝毫改变.... 坚持自己的坚持也是一种幸福,让我们都在幸福的海洋里徜徉吧.
..” 我也记得您说过一天多少帖子的是和我开个玩笑,没有什么恶意,不过您这样执着这样一个没有恶意的玩笑,我觉得您有点累........... 最后是转的一篇文章。
“相声小剧场只是虚假繁荣,80%都是赠票。”近日郭德纲的一番爆料在业内外引发轩然大波。目前北京有30多家相声小剧场,每晚有上百名相声演员在茶楼、小剧场表演,相声业看似一派繁荣。然而,这30多家中占大头的只有德云社和嘻哈包袱铺。
如何在几十元的低票价情况下把相声小剧场运营下去,是摆在不少相声剧场面前的难题。 仅靠门票入不敷出 记者调查发现,北京的相声小剧场票价都在20-100元左右,就连郭德纲的德云社,也保留了20元的低价位。
小剧场的容量有限,一场下来顶多卖200来张门票,满打满算也只有几千元的门票收入。加上演出场次少、上座率低,小剧场门票收入并不稳定,盈利几无可能。 “很多相声剧场都是草台班子,演员都是兼职的,白天上班,晚上说几口相声,挣点劳务费”,嘻哈包袱铺艺人统筹刘星告诉记者,为了节省开支,很多剧场没有和演员签订正式合同,演员没有归属感,创作不出好作品,自然难以吸引观众,这使得相声小剧场陷入恶性循环。
作为相声表演团体的后起之秀,嘻哈包袱铺现在已经算行业“老二”,然而嘻哈包袱铺成立之初,首场演出现场只有两名观众,甚至没有演出台,弄了张办公桌,盖块布就上了。 “有半年的时间,我们的日子一直不好过。
”刘星回忆起那段日子还记忆犹新,最开始嘻哈包袱铺局限于一个租用的剧场,200多人的座位,每人票价20元,票房收益嘻哈包袱铺和剧场三七开,一周演4场,扣除成本然后30多个成员分,演员一个月拿到手的不过几百块。
后来嘻哈包袱铺逐渐有了些名气,但还是保留了20元的低价位。嘻哈包袱铺现拥有5个固定剧场,平均票价70-80元,一周演出20场,算下来一年门票收入1000多万元。
“但是嘻哈包袱铺的演出团队也从最初的二三十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培养新人、演员开销、剧场建设、租金都是很大一笔支出,单靠门票收入还是困难颇大。”嘻哈包袱铺创始人、著名相声演员高晓攀表示。 像嘻哈包袱铺这样的相声团体,属于票房、口碑都不错的,能够从门票收入中赚点钱。
其他的相声小剧场,却往往入不敷出,惨淡经营。 “我们是260个座位的正规剧场,但限于一周一场的演出,根本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极低的票价真的没什么利润可言。
” 鸣乐汇会长李鸣宇无奈地感慨道,2009年鸣乐汇创立之初,曾一度陷入了运营困境,到去年上半年情况才稍微好转。同样存在运营困难的还有贾玲的新笑声客栈,门票平均30元,满座也只收入3000元,给演员付完演出费后所剩无几,每月房租基本就是倒贴。
商演才是挣钱主渠道 既然门票并不能让小剧场赚钱,他们又靠什么生存呢? “对于我们来说,小剧场只是实践锻炼的地方,而不是主要盈利的地方。
”李鸣宇坦言,如果仅靠剧场卖票,剧场是很难活下去的。 相对于几十元的剧场票价而言,商演的票价则高出十倍、百倍。定位于年轻观众群、走时尚路线的嘻哈包袱铺,更是把商演当成主要的营收渠道。“我们每年大概去外地演出上百场,流水几千万元。
”刘星介绍,上个月,高晓攀开启了全国巡演,已在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地成功举办专场演出。以石家庄巡演为例,容纳2500人的大剧场,票价在80-980元,一场下来就有几十万元的收入。
高晓攀也称,嘻哈包袱铺最好的演员,在演出淡季的时候,每月都能拿到万元左右,年底的演出市场旺季就更不用说了。 即使是剧场票房年收入过千万的德云社,商演依然是赚钱大头。“德云社每年会有四五十场商演,一般是外地的朋友请过去演出,或者是加盟演出的方式。
” 北京德云社演出部负责人、岳云鹏经纪人王俣钦告诉记者,德云社每个月都会在北京展览馆、保利剧院等进行商业演出,剧场可容纳两三千人。以在北展的商演为例,2700人的剧场,平均票价在1000多元,一场下来门票收入就有300万元左右。
除了国内市场,相声团体还纷纷把“生意”做到国外。去年郭德纲率德云社赴澳大利亚演出,据称票价与Lady Gaga在当地演出是同等价位。
何云伟、李菁也率“星夜相声会馆”赴新加坡演出,票价在150-300元,全场1800多个座位,票房达三四十万元。 李鸣宇告诉记者,2009年鸣乐汇是亏本经营的,后来根据市场调整了作品风格,针对年轻主流人群的消费心理,近年来开始向北京以外的市场扩张。“我们的商演主要是去外地,我们也不停地拉新人,让票房、名气达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