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庄士敦:现实生活不着调

2018-02-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回望庄士敦>[英]史奥娜·艾尔利/著 马向红/译山东画报出版社在近代史上,庄士敦是以逊帝溥仪的帝师闻名,因为他的特殊经历和他在<紫禁城的黄昏>的详细描述,他也成为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回望庄士敦>中大量一手资料得以披露,这位与最后一位封建帝王有密切交往的历史人物的悲剧性渐渐呈现出来.庄士敦1874年出生于苏格兰,就读于牛津,一个典型的西方文化浸润下的英国绅士,来华后却终生迷恋中国儒学.庄士敦有写作的习惯,尽管他的著作显示了卓越的文化理想,但是现实中的他确实窘迫极了.他

《回望庄士敦》[英]史奥娜·艾尔利/著 马向红/译山东画报出版社

在近代史上,庄士敦是以逊帝溥仪的帝师闻名,因为他的特殊经历和他在《紫禁城的黄昏》的详细描述,他也成为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回望庄士敦》中大量一手资料得以披露,这位与最后一位封建帝王有密切交往的历史人物的悲剧性渐渐呈现出来。

庄士敦1874年出生于苏格兰,就读于牛津,一个典型的西方文化浸润下的英国绅士,来华后却终生迷恋中国儒学。庄士敦有写作的习惯,尽管他的著作显示了卓越的文化理想,但是现实中的他确实窘迫极了。他做帝师的意义,与其说教育影响了溥仪,不如说,用他的眼睛和笔窥见了中国封建帝制苟延残喘中的历史真实。

1924年,军阀冯玉祥进驻北京,进入紫禁城,拘押了溥仪,并限他三小时之内离宫。最后,溥仪恳求庄士敦去天津,他冷淡地给予了下列答复:“如果现在能够离开皇帝左右,对我来说真是一次大的解脱,因为我不想离开北京。

”“末帝”这一历史悲剧人物在庄士敦生命中投影如此之深重,以至于晚年时候写的《紫禁城的黄昏》,都无法摆脱种种末世的悲剧气息。

庄士敦一生未娶。年轻时,中年时,年老时都很轻易地被美妙的女人迷住,但都是无果而终的爱情。客观地看,是因为他执意留在中国,令那一位位姑娘神伤。当一个人注定是悲剧的,仿佛命运就是处处捉弄他。中国——那神秘丰沃的国度,成就了庄士敦的理想和精神世界,却让他走在完全“不着调”的现实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