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叔子的人生 杨叔子追思朱九思老院长:他是华科的奠基人
荆楚网消息(记者余梅 通讯员王潇潇、常璇)6月13日18时09分,一代教育大家、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老院长朱九思,在武汉协和医院溘然长逝,享年100岁。作为朱九思的学生,杨叔子院士得此消息后十分悲痛,因年事已高,他托华科校办主任送去了花圈,上书“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敬挽”。
谈及与朱院长的第一次见面,杨叔子回忆道,“他穿着简单朴素,人很有亲切力但又不乏魄力。”“他不是学校的建设者,而是学校的奠基人。一草一木都有他的血汗”。
破格举荐青年教师参与研讨会
朱九思老校长曾自评为学校只做了“两件半”的事情,一是提出了发展新思路,“走综合化道路”和“科研要走在教学的前”;二是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广揽了一大批人才;半件事是植树造林。杨叔子说:“这句话很实际,因为这两件事:把方向定明确,把框架搭起来,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基础。”
“朱老院长对华科的贡献一是人,二是树。”在杨叔子眼中,朱老院长高度重视教师的培养,他有三个“本”即“教人为本、教学为本、教师为本”,对各个年龄层的教师朱老院长有不同的看法,老年教师有办学经验,中年教师是第一线,青年教师是未来的希望。回忆起自己还是青年教师的时候,杨叔子因朱院长的破格举荐第一次上了庐山。
“我是江西人,却从没去过庐山”,杨叔子说,当时华工教学工作研讨会议在庐山举行,参加的多是教学骨干,讨论整个学校的建设,作为青年教师本来是没有资格参加会议的,但因朱九思老院长十分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破格举荐同为青年教师的叶鲁卿、叶佩琼等一同去参加了会议。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高筑墙、深挖塘、广集人”,这是当时朱老校长提出来的是建校方针。 杨叔子老先生说:“文革时期,别的学校是‘斗批散’,华工是‘广集人’,华科能有现在的发展,人才的汇聚,离不开朱校长当时对于人才的重视与集中,没有九思,学校就没有这个基础。”
朱院长知道人才是关键,曾经为了学校刘颖副院长作为增补院士,成为学部委员,朱院长夜以继日地写信争取,尽了最大的努力。
说起自己与朱老校长之间的情谊,杨叔子很是感谢朱老校长当时对他的关心。在当时朱老校长知道杨叔子在基础理论方面是优秀的,但是对实际的了解不够,所以让杨叔子去上海机床厂学习了一年(1962-1963),让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发展,这对他评选院士有了很大的帮助,朱老校长当时的理念是“每个骨干教师都要深入实践”。
拨乱反正后,杨叔子在朱院长的支持下于1981年2月去了美国的威斯康辛大学,一年后他回到华工,想做有关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时间序列分析方面的科学研究。朱院长免除了他的行政工作,为他调整了实验室,组建了新的团队,对杨叔子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杨叔子说:“不是说我为学校做了多少贡献,而是学校把我养大了”,“所有的归国的教师,朱九思老校长都一一与他们谈话,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问他们有什么需求,这也体现了他对人才的重视”。
朱九思老院长非常喜欢串门,常常找人谈话,与学校教师都很密切。
朱院长强调华工“一定要团结”,当时的华工的教师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大家之间的人际关系非常好,华工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就是人际关系和谐。
突破常规坚持办“理工文管”综合性大学
朱九思老校长有一句名言:“高等学校研究这,研究那,怎么能够不研究自己?”
华工作为文革后第一所全面改革的大学,朱老院长在任期间实现了从工科大学向理工文管综合性大学的转型,这离不开朱院长的办学理念:建一所“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理、工应该相互促进、相互结合。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可以说是朱院长打开了第一道突破口,文革后教育部的领导层更偏重于理、工分家,但是朱老院长不顾众人的反对给教育部提出改革的请求。
可以说没有朱老院长的办学理念,华科现在就不会成为一所一流大学。
对树如对人
杨叔子说:“九思说他做了两件半事,可以说那半件事就是树。”
朱老院长对华科的贡献一是人,二是树,他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是树重要还是房屋重要?”,在朱老院长眼中树产生的是空气,而房屋产生的是污染。可以说没有朱老院长就没华科“森林学校”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