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杨乐意我们不该集体失语
杨乐意是谁?她是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洪博培10岁的养女;她是什么地方人?是中国江苏扬州人。可是,一个扬州小女孩,为何到美国且成为洪博培大使的养女,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各媒体的报道戛然而止,没有下文。
这是一个吊足了公众胃口的新闻。8月22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洪博培夫妇领着3个孩子高调与中国媒体见面,笑容灿烂,幸福甜蜜。其中一个黑皮肤、一个黄皮肤俩女孩更是美丽活泼,天真可爱,让这个家庭增添了神秘色彩。之前,媒体对奥巴马如何选择了洪博培,洪本人如何操练一口流利中文,他出任新驻华大使后将如何使美中两国构建更为密切的关系等等,做了连篇累牍的报道。但是,当洪博培一家站在媒体前让大家尽情拍照提问,其中完全是华人摸样的杨乐意笑迎记者镜头时,我们的媒体反而集体失语,失去了穷追不舍的劲头。这种反常举动,不禁令人异常纳闷。
频频出现在镜头前的杨乐意实际已经成为“名人”,是名人总能查到一些底细。据了解,那是1999年的一天,在扬州某农贸菜市场门口,一名刚满月的女婴被遗弃在那里,被热心市民发现后,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警。由于没有留下父母和家庭的任何线索,女婴被送到了当地福利院,取名杨乐意(杨,为扬州;乐意,是她表现乖巧)。当年年底,扬州福利院接到中国收养中心的收养信息,通过照片配对,小乐意的外形与在中国领养孩子的洪博培夫妇有几分“神似”,于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续,最后成为了洪博培夫妇的养女。这就是杨乐意的身世与来历。
这样的身世其实大家不深究也能猜得到,只是不愿提起而已。不愿提的原因非常简单——对于一个泱泱大国来讲,此事不够“正面”,不那么光彩。尤其是自世界发生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经济总量逼近全球第二已是指日可待,连头号超级大国美国也要看中国眼色行事之时,把这段往事端出来,不啻于在光鲜的脸上揭疮疤,很没有面子。的确,杨乐意的经历如果是极个别现象,不值得刻意提起和放大,因为其不反映中国人民美满幸福生活的主流。可事实偏偏不是个别。据有关信息披露,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放松了海外家庭领养大陆孤儿的政策,当时有近10万孤儿被海外家庭领养。现在大约有6万被领养儿童生活在北美,约1.5万人生活在欧洲。这些孤儿大部分不是父母双故,而是因为是女孩被遗弃。数量这么大的孤儿如今生活在异国他乡,尽管绝大部分拥有了生活和受教育的良好条件,但他们不应该被自己的出生地所遗忘。
10多年过去,远走海外的孤儿不说被人遗忘(起码其亲生父母不会),但很少被人提起,媒体更是鲜见对他们的追踪报道。倒是海外收养他们的家庭,担心孩子遗忘自己的祖国和亲生父母,经常有意创造机会让他们寻根问祖。今年夏天,美国一家公司专门组织了“故国旅游团”,让已经逐步长大的海外孤儿回大陆来体验中国文化。此举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支持。他们说,在孩子成年之前把他们带回故国,看一看当年收养他们的孤儿院,想办法寻找到他们的亲生父母,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经历,这样做虽然要花很多钱,但非常值得。洪博培上任之际,在自己7个孩子中,专门将杨乐意带回来且高调亮相,让她回自己祖国后有亲切感和亲近感,可谓用心良苦。如果要问什么能诠释人间之大爱,笔者认为此举就是最无私的爱,最宽广的爱,最能体现人性的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同胞得到这样的大爱而感动、而震撼、而自豪,千万不要认为伤了面子。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电影《人证》轰动中国。女主人公与一美国黑人士兵生下的混血儿被带到美国。十几年后,儿子回日本寻母,可事业正如日中天的母亲为了维护名声,残忍地将儿子杀害,留下一首令人荡气回肠的《草帽歌》。如今歌声已远去,可那顶旧草帽深含的意义将被人们牢牢记住,不再丢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