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玉京韵大鼓 林红玉[京韵大鼓演员]
7岁时随父母从天津迁居北京。她自幼喜爱戏曲,9岁延师习京剧,11岁改学大鼓。初向王文瑞先生学梅花大鼓,王文瑞为其将蔺改为林,遂以林红玉为艺名。13岁改向于德魁先生学京韵,在京、津等地演出,15岁出师。17岁嫁军人孙某,孙死后再返天津曲坛。
其后,又拜王祯禄先生为师,专攻刘派京韵大鼓。1926年至1939年夏在津、京各园演出,其间在天津东北城角天晴茶社连续攒底六年。并在1932年春天津《大中华报》举办的观众票选活动中获得“女鼓王”的称号。
1939年天津大水期间到北京哈尔飞演出,年底回津,入主宝和轩,并在燕乐、大观园等处为台柱。1946年与中原游艺部主管桑振奎结婚,后桑亦为其伴奏。此时期曾长期在济南二马路青莲阁及大观园内之共和厅、济南公园等处演出。
40年代末返津。 林红玉曾在京、津、沪、沈、苏、杭等地演出。1956年参加天津市红桥区曲艺团并任少年训练队教师。1962年第一届津门曲荟她演唱了《金定骂城》。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她身心受到摧残,于1972年含恨病故。在津传人主要有张秋萍、刁丽英、王洪民、马慕荣等。
演员作品/林红玉[京韵大鼓演员] 编辑
代表节目有《子期听琴》《徐母骂曹》《博望坡》《长坂坡》《草船借箭》《华容道》《单刀会》《战长沙》《罗成叫关》《金定骂城》《乌龙院》《活捉三郎》《闹江州》《桃花庄》《刺汤勤》《宁武关》《战岱州》等。 她留下的录音资料有《闹江州》《桃花庄》《博望坡》等,另有《宁武关》《大西厢》《刺汤勤》等多张老唱片存世。 [1]
曲艺风格/林红玉[京韵大鼓演员] 编辑
林红玉天资聪慧、虚心好学。她的嗓音苍劲醇厚,发音吐字和行腔收韵都很考究。再加上那纯熟传神的动作,歌来委婉动听,感人至深。林红玉虚心向前辈艺术家请教,博采各家之长。特别是长期与刘宝全同台,直接得到了刘的指点,主要继承了刘宝全前期、中期的演唱特色。
在舞台表演方面有所拓展,刻划人物恰到好处。她早年嗓音高亢,音色醇厚饱满,吐字清晰,晚年嗓音变宽,演唱多取低腔,吐字也增加力度以保持真切,对刘派半说半唱的演唱方式有更多的保留,并使说的成分更为增加。她借鉴戏曲舞台表演较多,变刘晚年的写意性表演为更接近写实,注重刀枪架和大幅度身段,演出时讲求精气神贯满全台,尤善运用眼神及曲中人物定位和身份的转换。
演唱风格偏重于豪放浑朴,晚年更形粗犷,而手眼身法步均趋于洗练,表演人物准确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