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杰花都区 花都区减排压力最大重大风险源黄埔最多

2017-09-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花都区减排压力最大重大风险源黄埔最多)广东省2015年度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广州获优秀,全市关注环境管控区和重大风险源--近日,广州市在广东省环保厅通报的2015年度全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结果中获评优秀.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广州获此成绩的一大原因是编制完成了<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同时入选今年公布的<广州市人民政府2016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该目录中的决策事项将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

(原标题:花都区减排压力最大重大风险源黄埔最多)

广东省2015年度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广州获优秀,全市关注环境管控区和重大风险源——

近日,广州市在广东省环保厅通报的2015年度全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结果中获评优秀。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广州获此成绩的一大原因是编制完成了《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同时入选今年公布的《广州市人民政府2016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该目录中的决策事项将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市政府集体审议决策五大程序开展,而《规划》在8月份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现在已经走到关键程序的最后一步。

根据《规划》,广州市对大气环境、水环境空间进行划分管控,全市划分为三类大气环境管控区、四类水环境管控区;此外,《规划》还公布了全市60个重大环境风险源,使受保护区域和潜在“污染大户”都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那么,广州各区中哪个区的减排压力最大?上述重大环境风险源都分布在哪里?记者近日梳理发现,广州市的大气污染物存量重点减排区有20个,其中花都区就占了7个;全市60个重大环境风险源中,有20个分布在黄埔区。

广州有20个工业园为重点减排区

根据《规划》,广州市划分为三类大气环境管控区,包括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一类区、大气污染物存量重点减排区和大气污染物增量严控区。

其中,大气污染物存量重点减排区,即广州市现状PM2.5和臭氧高值区中的20个工业园区,总面积70.9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国土面积的1%,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西部、白云区中东部、花都区南部、增城区南部、番禺区西北部和南沙区北部。其中花都区分布的工业园最多,有7个。其次是白云区,有6个。另外番禺区有3个,增城区和南沙区各有两个。

水环境管控区占广州陆域近三成

《规划》中提及,在全市范围内划分四类水环境管控区,涉及饮用水源保护、重要水源涵养、珍稀水生生物保护、环境容量超载相对严重的管控区。总面积2183.8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29.4%。

根据《规划》附表5的《广州市水环境空间管控区划定方案》,广州市划分了四类合计62个管控区,除天河区以外的区均有涉及。其中有3个管控区涉及多个区,包括花地水道、珠江西航道和三支香水道。从城区分布来看,增城区、从化区和花都区都有超过10个管控区,分别位于前三位。

全市64个产业聚集区选址有问题

《规划》中的附表6《广州市95个产业聚集区与环境管控区重叠关系表》显示,广州市95个产业聚集区中有64个与环境管控区重叠。其中有22个产业聚集区与水环境管控区存在空间交叉关系,25个产业聚集区与大气环境管控区重叠,53个产业聚集区与生态环境管控区重叠。

部分产业聚集区与多种管控区都存在重叠的情况,例如花都区的联东U谷产业园,规划建设用地105公顷,分别与生态环境、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三个管控区都有重叠。同样情况还出现在花都区的花都汽车产业基地、北兴工业园区,白云区的民营科技园科新区、良田物流园。

花都区和白云区与环境管控区重叠的产业聚集区最多,两区均有15个,番禺区也有10个。此外,根据各区产业聚集区总数可以统计得出各区产业聚集区选址的合理性,如南沙区共有18个产业聚集区,为各区之最,其中只有6个与环境管控区存在重叠的情况。

白云区与花都区各自的产业聚集区总数仅比南沙区少1个,却有数量相同的15个产业聚集区与环境管控区重叠,占总数近九成。增城区、番禺区和黄埔区也都有超过10个产业聚集区,与环境管控区的重叠率在40%至70%之间。

黄埔重大环境风险源占全市1/3

《规划》还介绍,广州市涉及石化化工、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和仓储运输、涉重金属和使用有毒有害原料以及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工业企业和工业集聚区,共有60家,环境风险较高,需要重点防控。

新快报记者统计发现,60个重大环境风险源中,有20个分布在黄埔区,是全市各区中分布最多的,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南沙区有12个排名第二,番禺区有9个,白云区、增城区、花都区均有6个,从化区、海珠区各有1个,越秀区、荔湾区和天河区则完全没有分布。

点评

专家:关键在于根据规划落实管控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认为,要让广州生态环境处于一个良好状态并且逐步改善,必须找准影响广州环境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对土地生态、大气环境和水资源环境的关键影响因素。在他看来,这些因素无非是森林覆盖率、酸雨、水循环体系、化肥农药的使用、养殖业排放、重金属对土壤的渗透、废弃物处理、汽车尾气、生活污水的排放等等。

对于公布生态承载力以及各类环境管控区,彭澎表示这是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应该率先作出的垂范、创新治理。最关键的是把规划、法规落实到严格管控上,加大处罚力度并使之日常化,这比说得好都管用。

统筹:新快报记者 陈海生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制图:廖木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