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就是垃圾 熊丙奇:高校学报是最大的垃圾产地 垃圾学报不如停刊

2017-06-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熊丙奇:高校学报是最大的垃圾产地 垃圾学报不如停刊高校学报 学术垃圾 高校领导 高校教师 停刊教育新闻欧阳学者熊丙奇将高校学报讥讽为"最大的垃圾产地",说它"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浪费,而且造成了我们国家文科学术产品质量非常恶劣的名声."按照<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数据,高校学报的平均影响因子不及全部学术期刊平均影响因子的一半.(<中国青年报>4月10日)记者的报道,让人看到了一些高校学报尴尬难看的现状:目前初步认定的2700种人文社科学术期刊

熊丙奇:高校学报是最大的垃圾产地 垃圾学报不如停刊

高校学报 学术垃圾 高校领导 高校教师 停刊

教育新闻

欧阳

学者熊丙奇将高校学报讥讽为“最大的垃圾产地”,说它“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浪费,而且造成了我们国家文科学术产品质量非常恶劣的名声。”按照《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数据,高校学报的平均影响因子不及全部学术期刊平均影响因子的一半。(《中国青年报》4月10日)

记者的报道,让人看到了一些高校学报尴尬难看的现状:目前初步认定的2700种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中,竟有约500种学术期刊在7年中没有被引用一次;为提高转引率,有的学报曾经提出,如果想在该期刊上发表文章, 就必须在文章中引用该刊曾经发表过的文章50次以上;学报成为发表论文的机器,高校领导、行政官员、各种关系户,纷纷加入“攒论文”的流水线……

估计一些人看到这些会惊愕,进而愤怒,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发表学术论文、交流学术观点的高校学报,不说神圣,起码该有一份严肃自尊的学术气质,何至如此乌烟瘴气?不过仔细想想,一切又都释然。别的不说,只要你评职称,就对发表论文不陌生。

中级、副高、高级职称,每过一个门槛,都需要完成一系列考核指标,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就是发表论文多少篇。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认认真真写出了有一定“创见”的论文;更不知道,对一些职业,比如记者而言,专业论文到底有多大意义。但是,身处其间的每一个人,都得为这些没有多大意义甚至毫无意义的指标奔忙。写作与发表的过程“八仙过海”,结果殊途同归——评职称的人,都发表了规定数量的论文。

还好,如此的论文写作,仅仅是一些人职业生涯中偶尔的章节,但对高校教师而言,这却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论文数衡量着一个老师是否合格,有无科研成果,当不当得了教授,做不做得了博导……据说,一个教授要是几年内没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足够数量的论文,就会被解聘。

论文如此重要,结果,中国的论文数量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发表论文的需求如此庞大,学报等学术期刊大行其道,收费、卖版面、出假刊物,无所不用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