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仁的女儿 福布斯富豪 周福仁的贵州故事

2018-04-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1月3日,2005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在北京揭榜,在我省有着超过20亿元投资的辽宁西洋集团老总周福仁以35.96亿元人民币的财产排行第23名.<福布斯>是如此描述这个富豪的企业:镁质耐火材料和硫基复合肥是西洋集团的两大主要收入来源.目前,这个东北企业最大的投资项目集中在资源丰富的贵州,今年下半年,西洋集团的磷铵项目和水矿焦化项目相继在贵州奠基投产,控股.参股的上市公司为宁夏恒大.故事一:进军贵州,副省长"牵线搭桥"说起周福仁能够来贵州投资,省委常委.贵州大学党委书记龙超云是个

11月3日,2005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在北京揭榜,在我省有着超过20亿元投资的辽宁西洋集团老总周福仁以35.96

亿元人民币的财产排行第23名。

《福布斯》是如此描述这个富豪的企业:镁质耐火材料和硫基复合肥是西洋集团的两大主要收入来源。目前,这个东北企业最大的投资项目集中在资源丰富的贵州,今年下半年,西洋集团的磷铵项目和水矿焦化项目相继在贵州奠基投产,控股、参股的上市公司为宁夏恒大。

故事一:进军贵州,副省长“牵线搭桥”

说起周福仁能够来贵州投资,省委常委、贵州大学党委书记龙超云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同为中国青年代表团的成员,周福仁与时任贵州省副省长龙超云在访日期间相识。

交谈中,龙超云盛邀周福仁到贵州考察投资。1999年7月,周福仁首次赴贵州进行投资考察,同年9月,在贵州省民企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周福仁与贵阳市政府签订了投资协议。

按照最初的想法就是要打造中国复合肥生产航母型企业。复合肥在我国的生产历史仅有10年,以前我国全靠进口,市场前景极为广阔。硫酸是生产复合肥的主原料,而生产硫酸所需的磷矿资源在我国是东部稀缺,在西部的贵州富集。

2000年8月9日,息烽县温泉镇尹庵村。投资9亿元建设的一个年产100万吨硫基复合肥、80万吨硫酸和12万吨合成氨生产基地的贵州西洋肥业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全面投产,形成了年产50万吨硫基复合肥、40万吨硫酸的生产能力。

当时,贵州西洋是全省招商引资最大的项目。作为投资方的辽宁西洋集团是跻身于中国工业企业500强的大型民营企业,西洋集团董事长周福仁被新闻媒体称为“中国农民西进第一人”!

投资贵州,周福仁是倾力一搏的。尽管此行他认为“投资太大,路程太远,风险太多”,但贵州丰富的能源和磷矿资源吸引了他。

故事二:机场会议,大公子“坐镇贵州”

为贵州西洋投产剪彩的刹那间,辽宁西洋集团老总周福仁哽咽的话语和饱含酸甜苦辣的泪水,其间包含的含义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

2000年1月8日,西洋集团正式和贵州联姻,签订收购宏泰厂,由于害怕公司高层反对,周福仁是先签了合同,然后再向大家通报。

当年腊月廿八,工人都放假了,周福仁组织了一次高层会议,地点选择在锦州机场。当时公司所有高层全部参加,还有周福仁的大公子————在锦州机场上班的周伟。

对于这次会议,周福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开会前,他首先就讲了,这次不是研究去不去贵州的问题,而是研究怎么去的问题。大家都认为目前的西洋集团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周福仁心里直冒火,又补充一遍说,“我这个经理和副经理之间,不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关系!而是下级服从上级的关系!”气氛一直很激烈,会议开了半天,最后结束的时候,大家都是背着“包袱”走的。

但是在这次会议上,周福仁已经内心里决定让自己的大儿子去贵州发展,去独自掌管一家企业。

有一天晚上,周福仁的大公子给周福仁打电话说,爸,你现在是找了贵州最差的一个地方做企业,能不能换一个地方?周福仁当即回答说,你说话怎么不讲究依据,你怎么随便说呢?我五次去贵州,要是在贵州找了一个最差的地方,我五次上贵州都去玩去了?

两个月后,周福仁把大儿子派到了贵州,成为贵州西洋集团的第一任掌舵人,当时周伟年龄不过25岁。

一直到贵州西洋开工建设后,“西洋”高层的态度才开始一致,原因是大家看到贵州有作为,看到企业紧邻磷矿,更主要的就是成本和锦州相比较低很多。

故事三:好事多磨,终成就“全国第一”

据西洋集团的高层透露,西洋集团兼并宏泰化工总厂,投资组建贵州西洋肥业有限公司,当初主要是看中了该厂紧邻磷矿资源和具备铁路自备专用线等优势。然而,之后一系列事件差一点让这个如今全国最大的复合肥基地夭折。

2000年5月10日至13日,已纳入“贵州西洋”管理的原宏泰厂的职工思想出现波动,发生了大规模堵厂大门、堵公路、设置障碍的事件……当时被禁锢在宾馆内的西洋员工伤心至极,周福仁、周伟父子俩相对而泣。尽管西洋集团已投入了近2000万元,周福仁依然作出“撤资走人,另寻发展”的决定。

随即,为平息风波,贵阳市和息烽县联合成立工作组,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贵阳市及息烽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多次亲临贵州“西洋”,先后组织召开了18次座谈会,与广大职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职工们心中的疑虑逐渐打消。

在工作组的引导下,原来的职工大家纷纷在写给周福仁董事长的挽留信上签名。据说有一名小学生,给一直闭门不见任何人的周福仁写了一封挽留信:周爷爷,您别走,您走了,我们的学校就办不下去了,我们的爸爸妈妈就没有工作,没有工资,我们就不能再上学了!

6月3日,西洋公司领导与工作组成员进行座谈。息烽县副县长杨明进流着眼泪代表息烽县23万干部群众恳请西洋集团留下,他陈述了西洋走之后给地方上带来的损失和留下来对西洋集团的六大好处。当天下午,省委常委、贵阳市市委书记王晓东再次赶到贵州西洋与周福仁长谈。王晓东代表市委、市政府真诚挽留周福仁,并当即承诺:类似的事件决不允许再发生。

据公司高层透露,为协调解决西洋集团的困难,省委常委、贵阳市市委书记王晓东曾三次亲临现场,这种诚意在其他地区还从未遇见过。

还有很多事情也让西洋集团的高层和员工都感到了在贵州投资的温暖。贵州西洋全面投产,仅仅生产用水每天就需要至少18000方,而原来的抽水水源已枯竭。

贵阳市政府决定由市财政投资公司向银行贷款3000万元,另寻水源,为“西洋”生产专门修建水库,贷款由今后的收费还本付息,计划10年内还清。仅仅3个月,输水管道贯通。

贵州西洋生产复合肥,其磷矿的原料采购点在开阳县永温乡,从永温乡到厂区距离不仅有42公里,而且经常堵车。为此,贵阳市政府用交通建设发展基金1000万元专为贵州西洋修了一条运输公路,采取收费的形式10年内还清。

故事四: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003年12月15日,两台挖土机“隆隆”的响声,打破了大雾笼罩下的赫章县珠市民族乡青冈村梁头寨的冷清,贵州西洋集团总投资5.8亿元的赫章西洋铁业有限公司180和500立方米两座炼铁高炉和一个年产20万吨的焦化厂及一座15000千瓦的发电厂破土动工,成为该集团在我省投资的第二大项目。

周福仁就是这样一个喜欢玩大手笔的人。

1979年,周福仁任辽宁海城西洋村党委书记。他听别人说到辽河油田去烧“苦头瓦”能赚钱,他去了,干了三年,挣下十来万。后来觉得干不长,他又回到村里,开始烧石棉瓦,村里成立的车队往外卖。那时虽已改革开放,但一个村要申请三辆汽车牌照的事还是惊动了海城县:“别是搞个体,走资本主义道路吧?”有关领导到西洋村来调查,发现他们确实在发展集体经济,也没搞长途贩运,这才过了关。1981年,西洋村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

1984年,农村开始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周福仁想了这么个主意:队里当时有七八十户,二百几十口人,十五口人选一个代表,总共选了十五个代表,用代表来给地和果树打上分,村民在分值相同的情况下抓阄分地,自己不参与,有问题可以来找我,没有问题你们就可以往下分。最后分完的时候,是一种预想不到的效果,生产队这么多户,没有一家不高兴的,顺顺利利地把地分了。

之后周福仁不再当村里的家,自己跑到县里搞承包,养车开矿去了。

1988年,村里的经济上不去,乡亲们到城里来找他,说让他回村,领着大家伙一块干。周福仁二话没说,收拾起自己的那一摊子事儿,回去了。开始周福仁也和大家一样,做不能出口的低档镁砂,也赚了钱,后来他选定做出口的中档镁砂。1988

年,西洋镁砂出口创汇722万美元,创利税507万元,成为辽宁省的明星企业。因为经常与境外企业打交道,周福仁觉得公司的名字太土,打算改名,选来选去,选了西洋,一是企业在西杨树沟,二是西洋听起来挺洋气。1989年,周福仁成立“西洋耐火材料公司”,果然,许多人听说西洋,还以为是个国际公司,外国人干脆就叫他大西洋。

1994年,周福仁去了趟美国、加拿大,与著名的冶炼厂商、冶炼专家见了面,回到家就提出再上两条高纯镁生产线,到1994年,西洋公司建成5

条高纯镁生产线,当时全世界也只有9

条,他们生产了12万吨高纯镁,占全球产量的50%。世界各国的冶炼公司全都改用高纯镁,中间商跑到中国到处抢购,西洋两年积压的库存全被一抢而空,效益不错,赚到钱的周福仁投资了两条高档镁砂的生产线,偏巧,后来高档镁砂走俏,周福仁赚了个盆满锅溢。1995

年,西洋集团的镁砂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形成天下镁砂七成在海城,海城镁砂在西洋的格局。到了1996年,镁砂的产值达到了10亿元。

1997年,西洋集团改制,成为周福仁的个人企业,1998年,镁砂利润开始下滑,周福仁再次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他选择了化肥。理由很简单,因为周福仁觉得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用肥料也是世界第一。

贵州西洋集团副总经理孔祥柱告诉记者:2004年,贵州西洋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2亿元。预计全年将有望突破30亿元大关。作为贵州省最大的民营企业,贵州西洋合理利用贵州丰富的矿产资源,精心打造了磷、煤化工产业,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现已形成年产磷复肥100万吨、硫酸100万吨、焦炭6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企业。

2008年,贵州西洋集团将成为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的特大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