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徐俐前夫 央视主持人徐俐及考古学家巫新华聊新疆(实录)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新闻》节目主播徐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学家巫新华今日作客新浪聊大型系列报道《直播新疆》。以下是聊天实录。
主持人小马:各位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中午好!欢迎你们光临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主持人小马。我想今天新疆籍和对新疆感兴趣的网友都应该很高兴,今天我们请来两位嘉宾谈论一下美丽而神秘的新疆,坐在我身边的是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的主播徐俐。
徐俐:大家好,大家辛苦了。
主持人小马:大家经常在网上看你播新闻,待会你也在网上用播新闻的方式来播一播新疆。
徐俐:大家愿意听吗?还是聊吧。
主持人小马:另外一位是考古学家巫新华。
巫新华:大家好。
主持人小马:两位一位是新闻主播,一位是考古学家,25号开始,带我们在新疆整整走一个月。
徐俐:对。
主持人小马:大家都知道今年是新疆自治区建立50周年的时间,这回央视有这么大的动作,能给观众带来全方位了解新疆这么好的机会,从我个人来讲非常高兴,我大学的时候想去新疆,没有去成,这回跟着你们去一次。说一下这个节目将给观众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徐俐:我简单说一下,我们《中国新闻》节目,大概在4、5个月前就有这么一个创意,就像你刚才说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这么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就像很多网友向往的那样,新疆到底是个什么地方,或者说是个什么样子,它神秘,它美丽,它辽阔,它雄浑,用什么词都可以,它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特别的吸引人。尤其是建国50年来它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愿意借这么一个机会,做一个节目,向海内外的朋友介绍新疆。
但是我们想用什么方式,我们现在正在播的新疆系列片,我们的记者去了,每天一集,三四分钟,还是不过瘾,我们的主创人员有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在中国的电视史还没有谁有这么大胆做这么一件事情,加上各种保障,我们的队伍有50来个人,中央电视台和新疆电视台合作,50多个人,开着传播车和给养车一路从新疆东大门开始,一直走,走南疆,有大家熟悉的吐鲁番和喀什,和阗,再往前走,到最后我们的最高点是在喀纳斯湖,海拔有5千吗?
巫新华:有两千多米。
徐俐:最后折回到乌鲁木齐,这么一圈走下来,我们是16000公里,每一天到每一个点,都是现场直播,比如说到吐鲁番了,是怎么回事。我跟巫老师这个人,因为他是专家,他在新疆出生,在新疆长大。
主持人小马:从事新疆的研究?
徐俐:没错,他是一步一步丈量过新疆的人,他把丝绸古道一路丈量过来的,我非常荣幸跟巫老师一起合作,用我们的嘴和眼睛把我们看到的新疆给大家说。
主持人小马:我没有去过,短期之内没有机会去,我想很多网友跟我一样,没有机会,这回您就是活地图。
巫新华:谈不上,说是新疆土著没有问题,在新疆出生、长大,对那个地方比较了解,略通地方语言,以上这些原因是参加这次节目的主要条件,也是被主播选中的。
主持人小马:巫新华老师毕业于新疆大学,一直做新疆的研究,具有了语言能力。
巫新华:我是出生在天山深处,西天山,游牧民族的老家,在伊犁河骨,是哈萨克族人,有大量的哈萨克人接触,还能说一两句哈萨克语,问候网友(哈萨克语)。大学期间我又学的是少数民族语言,是突厥语,主攻是维吾尔语,维吾尔能说起来基本上和母语差不多,不吹牛地说,比如说刚才那句问候语,到了维吾尔语就变成了(维吾尔族语)。
主持人小马:我提一个小的要求,您用哈萨克语,跟电脑前的新浪网友们问候一下该怎么说。
巫新华:也就到此为止,再多了说了的话都不是我掌握的语言,能掌握的就是这两个语言,(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
接着说两句我自己,研究生阶段就在北京,跟大家基本上在一个地域里,硕士研究生学的是印度古代语言,然后博士期间学的是考古,新疆考古,仍然是和西域这边广博的土地有关系,我有幸参加这样的一个节目,我本人很高兴。
主持人小马:对于网友来说也是很高兴,有这么一个专家。我问一下网友,有多少人出生新疆,或者是住在新疆,或者是有新疆情节的,大家如果是的话请打1,有多少网友想去看一看,如果你们能去的话会去哪些地方,我们会把大家的回答告诉两位嘉宾。
我们给大家看一张图,是两位老师将要走的历程图,徐老师给我们说一下。
徐俐:我们这次从哈密进,这次我们直播的点是完全覆盖了新疆整个地区的15个地州市,每个地方我们都有点。第一站除了在乌鲁木齐做开篇之外,第一个直播点是从哈密,新疆的东大门,先走新疆的南部,天山以南,下一站就到了吐鲁番,往下走,走到了于田,横穿塔克拉马干沙漠公路,没有走,巫老师是走过无数遍的,我一想到那个既有点向往又激动。我们到喀什,这个大家都知道。开始往回折,往新疆的中部走了,我们再回到这儿的时候,要进入疆北,大家比较熟悉的有伊犁,阿尔泰山,还有一个老风口,这边下来,最后回到乌鲁木齐。
巫新华:这一线的行军,移动的过程中走过的山口有5千米,最高的一个地方。
主持人小马:阿拉山呢?
巫新华:不到。
主持人小马:看了两位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下总体的行程,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一点一点说。这个行程中太多的地理、地貌及人文的值得关注的地方了,大家都觉得新疆很神秘。
网友反光镜:我是新疆的。
主持人小马:你是新疆哪里的,告诉我们,看你在新疆哪里生活。先说第一站是哪里?
徐俐:哈密。
主持人小马:一说这个我就有点流口水。
巫新华:能说出哈密瓜的品种吗?
主持人小马:不能说出来。
巫新华:应该是不下40、50种,大家能够想到的,还有一种瓜叫老头瓜,大家都没有听说过,这次也许我们镜头中介绍给大家,这种瓜很难储运,但是在当地有很好的口感,只有去过新疆的人才有口福。
徐俐:我们还有可能到给宫廷种供瓜的,到现在已经是第7代了,我们将给大家介绍,如果到了第7代还种这样的品种,像当年给供瓜一样的。
主持人小马:最好的瓜是什么样的?
巫新华:早熟瓜6月份就下来了,有白兰瓜等等。最晚9月份10月份是青皮的哈密瓜,比较好的有安地尔,有40、50种,我一一数来也记不住。
主持人小马:徐老师这次口福大了。
徐俐:我拍宣传片,我现在才知道被甜齁着了,我到新疆之后才知道的,那个甜太甜了。
巫新华:还有一种表现,你吃甜瓜,瓜水流到手上的时候,黏在手上。
网友:老头瓜在外地确实吃不着。
巫新华:看来至少是去过新疆的。
网友:你们要现场拿着哈密瓜来展示就好了。
徐俐:不好意思没做准备。
主持人小马:已经被我吃掉了。
网友:哈密瓜不是新疆出的,是缮善。
巫新华:这也是哈密瓜的一个故乡,但是哈密地区同样也出哈密瓜,就像徐俐老师谈到的,给清朝供瓜,那里出土的甜瓜都非常好,不逊于缮善。
主持人小马:专家就是专家,说哈密瓜这么有讲究,问一下徐老师,到了哈密,如何给观众介绍这个地方,怎么带着我们走?
徐俐:我们节目的基本形态,我在这里介绍一下。在一个多月前,我们的记者兵分两路,南疆和北疆,已经在我们需要直播15个点,以这个15个点为中心辐射开,采访了很多的东西,比如说哈密,我们会讲哈密瓜,还有一些其他的地方。这些已经构成了我们的骨架,我和巫老师以这个为依托,比如说到哈密瓜,说到回王陵的时候,我们会告诉他们回王陵是怎么回事。
巫新华:还有回王陵的出现是什么时候等等。
徐俐:我们的直播台搭在焦河古城,它的历史是什么,为什么突然一下子人头撤走了,是因为战争的因素还是什么,我们都会告诉大家,还有吐鲁番的坎尔井,是多少年的历史了。
主持人小马:从什么时候看到这个节目?
徐俐:我们准确的播出时间是12:30分,但是我们的窗口打开时间更早,比如说到12点多一点,北京的主持人会把窗口切给我,比方说我们昨天到了吐鲁番了,今天到了哈密了,我们会跟大家打个招呼,然后再开始,再开始是12:30分。
主持人小马:CCTV4?
徐俐:对。
主持人小马:每天中午正好是休息的时间?
徐俐:喝着茶看看应该不错。
主持人小马:还有我们新浪网新闻中心也做了相关的专题,如果大家不方便看电视的话,可以上网看两位老师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