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庆良轨迹:无意仕途 遇“官场教父”步步高升
广东省梅州市河口村,一个典型的岭南客家村庄。村内屋舍错落,黑瓦白墙,全村5000多村民,大多都姓万。
万庆良的老宅位于村子东头,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屋前建有一座半圆形水塘,屋后翠竹林立。万庆良的姐夫万凤清仍然在老宅一座两层小楼里居住。在万庆良出事后,万凤清变得少言寡语,见到熟人会刻意避开。
万庆良生长于此地,他曾是全村人的骄傲。万庆良的亲戚回忆,在万庆良还不满十岁时,父母外工打工,万庆良成了那个年代的留守儿童。那时,万庆良经常读书到半夜,“晚上起来上厕所,发现他房里还亮着灯。”
为数不多的回村经历中,万庆良曾回到母校河口小学,捐出1000元钱用于学校建设。在学校的捐款功名碑上,万庆良的名字赫然在列,“他鼓励在教育上多花钱,他总说教育好了,才能改变生活。”
中学时,万庆良选择了文科,他对文学的偏爱也渐渐显露,每两周一次的大作文写作,他的作文都会被挑出来,作为佳作供同学们学习。万庆良的一位高中同学告诉记者,万的记忆力很好,可以大段背诵课本上的名家名篇。正是这份文学艺术上的特长,影响了万庆良的仕途和人生。
1980年,16岁的万庆良第一次高考失利后,顶着家贫的压力,转到条件更好的水寨中学就读。1981年高考中,万庆良考出了高分,但由于填报志愿失误,与厦门大学失之交臂,最终进入嘉应师范专科学院(现嘉应大学)中文系就读,而他的分数高出录取线80多分。
万庆良的宿舍室友丁强回忆,当时万的入学成绩在嘉应师专中文系是最高分。上学期间,每天早上,学生们会被学校老师吹哨子统一叫起床。起床后,万庆良会先背五首古诗词,再去吃早饭。
丁强说,万庆良喜欢大气磅礴的诗句,比如苏轼的《念娇奴·赤壁怀古》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有时天刚蒙蒙亮,简陋的八人间宿舍里便会传出万一口带着客家腔的普通话,吟诵着“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在班里,万庆良的口才和文笔最好。当年学校中文系自办了一份文艺刊物《百花洲》,万庆良经常在上面发表文章。
大三时,万庆良在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略述伍举的美学思想》的论文。这篇文章旁征博引,仅引自《国语》就达18处之多。
时任学报的主编赖绍祥一度怀疑万庆良有人代笔,便把他叫到办公室问询。书生意气的万庆良并不辩解,转身跑回宿舍,抱来十几本参考书,逐段向主编解释论文的出处。后来,这篇文章被人民大学印刷的美学教学资料转载。
1984年毕业时,万庆良因为大学期间的优越表现,成为少数留校的学生,留在嘉应师专中文系任职。
在嘉应师专,万庆良曾先后担任辅导员、团总支书记等职务。在事业起步的同时,万庆良也收获了爱情——他与同专业的师妹吴惠茹相恋并结婚。在丁强的记忆中,吴惠茹身高一米六几,中等身材,现在在广州市一家政府机关任职。婚后,两人育有一个儿子。
从读大学到毕业留校,万庆良从未表现出想在政治上一展拳脚的理想。大学时候,他经常告诉同学,自己的理想就是“学为所用”。
那是一个大学生毕业直接分配工作的年代。万庆良的同班同学中,有6位同学进入了市委市政府,3位进入了部队。万庆良的成绩、文笔、口才都很好,完全可以争取到上述名额,但他选择了留校。丁强认为,在当时的万庆良看来,作为一个中文系学子,只有教书育人才是“学为所用”。
刚毕业那年,丁强还常去学校找万庆良吃饭。闲聊时,从未听他谈起过要从政的想法。当时,在学校工作的万庆良还经常会写写文章,看上去很享受这种生活。
然而不久后,这种“书生意气”发生了变化。
2.政坛新星 得遇“官场教父”
在嘉应师专任教时,万庆良每月工资大概在40元左右,在当时已算不错,又有学校分配的宿舍住,经济上的压力不大。作为少数留在梅州捧起铁饭碗的人,在老家河口村,万庆良被村民视作“有本事的人”。
嘉应师专老教师、万庆良的前同事吴亚回忆,那时候隔三岔五,河口村总有老乡上门找万庆良帮忙。这个时候,万庆良往往要求助于那些分配到政府部门的同学。这让万庆良很无奈。万庆良曾对吴亚说,自己只会写写东西,“没有活动能力”,“书生意气,没什么用”。
渐渐地,万庆良羡慕起那些“有能力”的同学。与现在的大学生、年轻人渴望考取公务员一样,他开始把目标瞄准政府机关的职位。
留校任职一年以后,梅州地区宣传系统开始招人。靠着一手好文笔,万庆良进入了梅县地委讲师团,一年后又成为梅县宣传部干事,正式踏上仕途——据丁强回忆,做出这种选择的不只是万庆良,他们大学时的班长也是在留校一年后选择进入市委工作。
从梅县地委讲师团教员起步,万庆良步步高升,46岁便登上省部级高官之位。其晋升速度之快,一度被视为广东政坛的明日之星。
然而,据接近万庆良的核心人士刘雁透露:鲜为人知的是,万庆良曾受已故广东省委副书记、政协主席刘凤仪赏识。当年,随着刘凤仪的升迁,万庆良的仕途也一路顺畅。
1993年,51岁的刘凤仪调任梅州市委书记。同年,万庆良升职梅州市宣传部副部长。二者的工作开始发生密切的交集——作为梅州市宣传部门里的“头号文人”,万庆良开始负责市委书记刘凤仪的对外形象和讲话稿。
据当时的梅州市政府工作人员回忆,在工作中,刘凤仪对万庆良非常欣赏,曾多次当众夸他有才学、有水平、有上进心,并称赞万庆良为自己准备的讲话稿“简短有力、废话少”。万庆良也成为少数能够经常到刘凤仪家作客的梅州市政府干部。在同事看来,他们成为了忘年交。
刘雁透露,从1993年到2003年,这10年间,万庆良的政治人生与刘凤仪一直有着密切关联。他直言,刘凤仪其实担当的是万庆良“官场教父”的角色。
官方资料显示,1994年9月至1995年7月,万庆良得到了到中央党校培训部学习的机会。在北京,万庆良再次显示了自己“有才学、有上进心”的一面——据万庆良当时的同事回忆,一位党校领导来到图书馆视察,发现只有万庆良在图书馆看书,对他颇为赏识,还专门向随行人员询问了万庆良的名字。这件事情传回梅州市,刘凤仪等市政府主要领导对万庆良大加赞赏。
1995年,刘凤仪调离梅州,任广东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成为省里的实权官员。刘雁透露,在刘凤仪的举荐下,1997年,万庆良结束了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后,调任蕉岭县委副书记,次年升为蕉岭县委书记,首次得到主政一方的机会。
2000年,刘凤仪升任广东省委副书记。同年,万庆良任团省委书记、党组书记。2003年1月,刘凤仪当选为省政协主席,并任省政协党组书记。同年4月,万庆良调任揭阳市副书记。据接近万庆良的核心人士透露,这些,都离不开刘凤仪对万庆良的举荐和提拔。
1993年刘凤仪担任梅州市委书记后,梅州市政府力推“梅江一河两岸改造建设”工程。1998年主政蕉岭县后,万庆良同样把发力点放在治河上。蕉岭县内有一条石窟河。当地民众告诉记者,在治理之前,这是一条污染严重、臭气薰天的河,每逢雨季,年久失修的堤围便会发生坍塌,经常冲毁河岸两侧的田地淹。在万庆良的大力推动下,石窟河治理取得成效,这也让他在当地获得很好的官声。
一位蕉岭县退休老干部告诉记者,万庆良即将从蕉岭县调走时,曾有老板向他行贿30万,万庆良则直接将钱交给了县委,民间轰动一时。然而,事后也有人怀疑:这个消息是谁泄露到民间的?
此后,万庆良履任多地,无论政绩还是民间名声,一向不错。这种“幸福生活”直到2003年5月结束。当时,他刚刚调任揭阳市委副书记一个月。就在此时,他的“官场教父”刘凤仪逝世了。
刘雁分析说,2003年5月,万庆良突然变成了政治孤儿,失去了政治路上的明灯。如果刘凤仪在世,受其清正官风影响,万庆良可能不会走歪路,“这个时候的万庆良,最需要同盟和靠山,也最容易被人攻破。”
多名知晓内情的退休老干部都用同一句话评价这个时期的万庆良:“他失去了信仰,开始沉沦。”
3.主政揭阳 涉嫌腐败窝案
在揭阳民间,万庆良的声誉可谓“毁誉参半”。
他有过政绩——空降揭阳后的五年,揭阳市的GDP一直在增长:7.3%、7.4%、9.0%、14.1%、22.1%。
揭阳潮汕机场常被揭阳人津津乐道——这个地处揭阳、潮州、汕头潮汕三市中心位置的揭阳潮汕机场,成为粤东最的大民用机场。当初,这个项目险些被毙掉,是万庆良带队多方努力下争取下来的。
除此之外,万庆良在揭阳的主要政绩还有首期投资达585亿元人民币的“中石油广东石化炼油项目”的前期工作以及对榕江沿江流域的规划。
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揭阳市在粤东属于比较混乱的地区。这里家族势力和企业利益盘根错节。刚上任时,万庆良曾多次在内部批评“有些人搞小团体,经济建设思维不够超前”。后来,他自己也不可避免地扎了进去——万庆良的落马,与揭阳腐败窝案难脱干系。
2012年底以来,已有四位揭阳原市级领导陆续被查,分别是原市委书记陈弘平、原市委副书记罗欧、原常务副市长刘盛发、原副市长郑松标。
作为万庆良主政揭阳时期的副手和继任者,陈弘平被指是万庆良的执政思路的继承者。万庆良主政时期,曾力推30亿工程,建设城市设防综合工程及配套市政设施,陈弘平接任后,在前者的基础上实施新30亿工程,着力基础设施建设。
2010年,已调任副省长的万庆良到揭阳代表团参加讨论,称赞揭阳为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子,“揭阳模式”值得总结推广。
然而“揭阳模式”的背后,暗藏着腐败的泥沼。
揭阳当地盛传,陈弘平等通过旧城改造,为开发商广东创鸿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创鸿集团”)输送利益。创鸿集团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业,集建筑工程总承包、商贸投资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民营企业,净资产超100亿元人民币,房地产年销售额达80亿元人民币。集团在揭阳起家,总部目前设在广州。
2013年11月,创鸿集团董事长黄鸿明因涉嫌行贿陈弘平,被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刑事拘留。传言称,黄鸿明通过违规运作房地产项目牟取暴利,行贿揭阳当地领导,数额高达千万级。曾有广东省人大代表批评创鸿集团:“通过关系,这几年拿了多少地,如果不惩处,还有谁去揭阳投资?”
据知情人透露,创鸿集团与揭阳政府之间的渊源,早在万庆良主政时期就开始了。
公开资料显示, 2006年,作为华南理工大学的第三届EMBA学员,黄鸿明和时任揭阳市委书记的万庆良“经过两年的学习和严格的论文答辩”,顺利毕业。
作为万庆良同学的黄鸿鸣,在毕业后迎来了集团的迅猛发展。2006年,创鸿集团涉足揭阳市旧城改造重点项目“江南新城”。第二年,创鸿集团在揭阳市旧城改造工程上继续发力,计划5年内改造约300万平方米的旧城,涉猎六大片区,多个单体项目占地面积超10万平方米。
旧城改造期间,负面传闻不断。据当地访民反映,创鸿集团以低于市场价收购土地和房子,逼迫住户签名。对于不签名者,除了语言威胁,甚至派出黑社会恐吓,曾有揭阳老兵被打伤住进医院。
随着万庆良步步高升,创鸿集团也开始走向广东各地。
2010年4月18日,46岁的万庆良高票当选广州市市长,成为广州改革开放以来最年轻的市长。不到一个月后,黄鸿明便将创鸿集团的大本营搬到广州天河区珠江新城CBD保利中心,正式宣布开启二次创业。4个月后,创鸿集团拍下广州市南沙区两个地块。
媒体调查称,创鸿集团拍下的地块开发的项目,涉嫌容积率违规,可额外为创鸿集团赚取数亿元的利润。除此之外,创鸿集团旗下的楼盘曾被爆出在施工和销售过程中五证不全,涉嫌商业欺诈、违规预售等问题。
4.升迁广州 高调屡遭质疑
虽然被卷入揭阳窝案,但万庆良的仕途却继续上扬。知情人士透露,这是因为,万庆良又找到了新的官场引路人。2008年1月,万庆良担任广东省副省长。2010年,他转任广州市市长。2011年底,他又接替张广宁担任广州市委书记,正式成为这座改革开放重镇的主政者。
担任广州市委书记后,万庆良媒体上镜率骤增。2011年1月7日的广东省党代会后,万庆良有了那个著名的600帝称号。他称他工作20多年还没买房,租住珠江帝景的房子,房租每月600元。
在熟悉万庆良的人看来,万庆良因言成名是偶然中的必然——“600帝”成名的背后,是其从学生时期起一贯高调、文艺的语言风格。
与习惯念稿、循规蹈矩的官员截然不同,万庆良是一个喜欢脱稿、即兴演讲的官员。这种风格也常让他的同事无法适应。
2013年1月,一次工作会议上,在谈论“广州梦”这个话题时,万庆良突然提高了音量:“梦在心中,路在脚下。2013年,对我们来说,就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干’!”
这位市委书记接着吐出一连串排比句:“把握大局干,重点突破干,强化责任干,改变作风干,贴近群众干……”
台下一片雷鸣般的掌声。但万庆良的手下却有些尴尬——事先准备好的演讲稿上,根本没有这段话,书记又开始了即兴演讲。
“在他就刚任广州市市长时,市政府办公厅很头疼。为什么头疼?他时常脱稿。有些场合,不该说的话万庆良也容易说出来。比如600元钱租房。”一位接近万庆良的人士称。
然而,据记者调查,拥有高学历的万庆良并非不懂房价,“600帝”出炉的过程也与网民的猜测有所不同。
一位曾多次采访万庆良的记者分析,万庆良“600元租房”的言论,其实也有展示自己“廉洁”的意思。“他的逻辑是:很多领导干部住房是不花钱的,他身为市委书记,自己还交600块钱,这已经够廉洁了。”
在2011年1月7日当天,会议结束时,万庆良已经意识到这段话“不妥”。他主动找到媒体记者的代表们,“这段话太敏感,就不要报道了”。然而,因为部分参会记者已经提前离开,并没有听到万庆良的这番“指示”。
据接近万庆良的人士透露,事实上,在“600帝”的外号在网络疯传之初,还有负责宣传的人士向万庆良询问,是否有必要控制一下?万庆良的回答是:“不必了。我确实说过这段话。”
事后,万庆良非常后悔,他同一位相熟的记者说:“现在年轻人租房都难,蚊族那么多。我这段话说得确实不妥。”
广州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虽然无法证明万庆良是否买过房,但这个级别的市领导确实有低租金宿舍的福利。“网民说他不懂房价。其实恰恰相反,他是房市专家。”
万庆良主政广州的思路,与揭阳期间如出一撤:招徕大型项目和房地产建设,短期内快速拉动GDP增长。万庆良在广州提出“建设世界先进城市”,“三旧”改造等政策。其中最遭人诟病的,是风风火火的“造湖”运动——2012年,广州提出新建六大人工湖,而且一个比一个大。号称投资60亿的萝岗九龙海,建成后将“比西湖还大”。因为造湖的地址选在一处山岗上,这个工程不断地受到媒体质疑。
在广东官场,万庆良的地产商朋友多是出了名的。刘雁分析,万庆良在广州的腐败问题,最大可能就是和房地产开发商交往过密,从而牵涉到房地产腐败。
万庆良落马之后,广东省后续的官场地震佐证了这一点——7月4日,广州纪委官方通告称,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李俊夫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李俊夫是万庆良一手提拔起来的“自己人”,这在广州政界早已是一个公开秘密。2010年上升后,李俊夫主抓的土地出让、“三旧”改造,都是万庆良重视的地产政策。
万庆良的落马,其实早有先兆。2013年,万庆良曾对广州多家媒体下达指示,要求今后有关他的报道中注意两点:尽量不使用他本人近照;在写其名字时,略去“省委常委”的称谓。
2013年10月29日至12月29日,中央第八巡视组对广东省进行了巡视。在巡视组的反馈报告中写道: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一些领导干部存在权钱交易、插手土地转让等项目,谋取不正当利益;以收受红包形式受贿……
2013年12月19日,广东省纪委宣布对原广州市副市长、增城市委书记曹鉴燎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进行立案调查。据接近万庆良的人士透露,曹鉴燎供出了万庆良的违纪问题。广州政界人士还证实,2014年初,万庆良曾多数被省纪委叫去谈话。
刻意的低调并不能降低万庆良的曝光率。2014年6月7日,就在落马20天前,万庆良再一次登上媒体的头条——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刚刚结束,此前3年,由万庆良和市长陈建华领衔“一哥队”的连夺三冠。然而这一次,“不懂规矩”的外国友人队打破了“领导第一”的惯例。
20天后,万庆良被调查的消息公布。这位广东政坛的“龙舟手”,没能继续中流击水,而是淹没了自己。
在万庆良任教过的嘉应大学,中文系大楼内,年轻的男老师正在装订期末试卷。他对他的“前任”所知不多,聊起万来语气淡定从容。
28年前,和他年龄相若的万庆良,走出学校大门,选择投身仕途,做出这个决定后,他的人生已注定不同。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