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王福林 王福林——中国当代的苏东坡

2018-05-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我在大学任教的时候,曾讲过文学史的课程.每当讲到苏东坡,我都无比激动,激动于他的多才多艺,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文,他的画,他的书法都登峰造极.同时又感到费解,人的一生精力有限,能做成一两件事就不错了,哪会有那么多的精力,做成那么多横绝一世的事情.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就曾告诉我们,做事要专一,不要样样通,样样松.因为"术业有专攻"嘛.    随着历史的足音,苏东坡早已行远,而今天,还有这样的人吗?我在寻觅.终于,现实中的苏东坡来到了我的面前,他就是王福林.    对于王福林,人们

    我在大学任教的时候,曾讲过文学史的课程。每当讲到苏东坡,我都无比激动,激动于他的多才多艺,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文,他的画,他的书法都登峰造极。同时又感到费解,人的一生精力有限,能做成一两件事就不错了,哪会有那么多的精力,做成那么多横绝一世的事情。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就曾告诉我们,做事要专一,不要样样通,样样松。因为“术业有专攻”嘛。

    随着历史的足音,苏东坡早已行远,而今天,还有这样的人吗?我在寻觅。终于,现实中的苏东坡来到了我的面前,他就是王福林。

    对于王福林,人们有过许多评价,冰雪画创始人于志学称他为“通才”、“奇才”;著名版画家晁楣说他“聪慧机敏,思维活跃,悟性过人”;著名作家贾宏图称王福林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一代猫王”则把王福林说成是“奇人、奇才、奇书、奇画、奇歌”;他自己则自诩为“多栖艺术家”。我则认为,他的睿智,他的多才多艺,他豁达的心胸,都与苏东坡相近。

    我是通过荷花认识王福林的。福林画荷,与别人有着迥异的情调,不但荷美,还有浓厚的生活意趣。你看那幅《好自在》,在两枝荷茎上,挂着一张吊床,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正躺在床上,面对着你,甜甜地笑着。

那情景让人过目不忘。自那年在北京王府井书店签画售小说《情?》之后,福林画荷就进入了一种疯狂状态,一口气画下了千幅人物荷图。有位企业老总酷爱他的荷图,竟然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千荷山庄,专门收藏福林的荷图。后来福林又绘成一幅十米长卷《千荷图》,我看了这幅长卷,情不能已,提笔写下了《一千朵荷花,一千个美的礼赞》的鉴赏文章。

    正当人们在福林的千荷艺苑中流连忘返的时候,他又把我们带进了梦幻朦胧的北国意象。他的北国意象画一看上去,让人很难说出它属什么类型,说它是国画吧,它又有几分版画和水彩画的味道,又有几分像装饰画,这是他把各种画风集于一身而展现出的一种特有的意象。

那种苍凉与雄浑,那种可触可摸的冰雪质感,让人马上就会感受那典型北方的特点。如果说北方的冰天雪地,他是让墨在纸上自然“流”出来的,而画江南水乡,则是让墨在纸上自然地“洇”,谓予不信,你把《冬》和《漓江行》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一目了然了。福林的画,流出了一片冰天雪地,洇出了一片雾满泽国。

    刚刚参观完福林的北国意象画,东北民间艺术二人转又进入了我们的眼帘。他的二人转系列,向人们展示了那欢快、奔放、活泼、生动的舞姿。王福林深谙二人转那种唱、说、做、舞的功夫,加上他出神入化的造型能力,因此,把二人转表现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

此外,他在绘画上还有多种造诣,漫画、连环画、宣传画、插图等,都有突出的成就。他凭着自己手中那枝如椽画笔,营造了多种绘画艺术于一体的长廊,让人们在他的画廊里目不睱接。他发表了数以万计的各类美术作品并屡获奖项,出版了《福林漫画》、《福林连环画插图作品选》、《福林画集》、《福林人物线描》等美术著作。

    苏东坡在绘画上有颇深的造诣,是当时文人画的领袖人物。据记载,他曾酷爱画竹,与文可不相上下。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作品只有《古木怪石图》一幅。所画之石,似乎凝聚着一股不平之气。而古木则扭曲盘结,冲向昊天,似乎在诉说着一种难酬的壮志。

    我手上珍藏着一幅福林的书法,上面写的是他自己创作的一首歌词:“黄鹤虽去留下黄鹤楼/鹦鹉不见却见鹦鹉洲/长江滚滚龟蛇两相守/高山流水知音何所求/知音难求难在心相守/人生苦短短在志未酬/雁过留声声声催人老/人过留名人人风雨稠”,这幅书法既表达了作者人生感怀和志趣,又充分体现了福林的书法艺术,笔韵圆润流畅,笔势连贯呼应,抑扬顿挫,铿锵有力,一气呵成,并且字与字之间筋脉相连。

细观笔风,大有隋唐味道,散发着典型的文人气息。如果有机会观看福林写字,那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只见毛笔在宣纸上奔走,如行云流水,笔不停,墨不停,瞬间一幅经典的作品就呈现在你的面前。福林的书法,没有那种张扬与霸气,有的是圆润与包容。

他的字跟他的画一样,极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竞相收藏的珍品。他的书法也是绘画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2006年,他又别出心裁地出版了一本《书言志》,把他自己写的格言用书法表现出来,让人既欣赏到那种充满睿智的生活哲理,又能欣赏到笔走龙蛇的精美书法,让人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