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的拼音 “招聘陷阱”不高明骗局背后的“捷径心态”

2017-06-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连日来,来自北京和重庆地区的近百名IT行业求职者向记者反映,一家总公司位于北京的招聘单位以"不符合招聘条件"为由,要求应聘者参加培训机构的"集训",并向应聘者许下"集训"结束后可获得高薪岗位的承诺,但最终高薪岗位却难以兑现.(10月31日<北京青年报>)在社会流动不断加速的当下,劳动力市场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一方面,求职者之间要进行比拼,那些拥有一技之长和突出综合素养的求职者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之间也要进行较量

连日来,来自北京和重庆地区的近百名IT行业求职者向记者反映,一家总公司位于北京的招聘单位以“不符合招聘条件”为由,要求应聘者参加培训机构的“集训”,并向应聘者许下“集训”结束后可获得高薪岗位的承诺,但最终高薪岗位却难以兑现。(10月31日《北京青年报》)

在社会流动不断加速的当下,劳动力市场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一方面,求职者之间要进行比拼,那些拥有一技之长和突出综合素养的求职者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之间也要进行较量,那些能够提供较高的薪酬待遇、较好的发展平台、能够让员工“体面劳动”的招聘单位,更容易受到求职者的追捧。

如果说招聘的初衷在于“招揽人才”的话,“招聘陷阱”的目标就在于“收敛钱财”。将求职者作为“唐僧肉”,招聘企业和培训机构、借贷公司形成了利益合谋;招聘企业以高新岗位为“诱饵”,一步一步将求职者捆绑在“招聘陷阱”里。直到“梦醒十分”,这些求职者才发现“上了贼船”;可惜的是,骗子们早已盆满钵满。

“招聘陷阱”的套路并不深,为何还有不少求职者上当受骗?在人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的风险社会,一些求职者缺乏应有的警惕和风险防范。既有“钱景”又有“前景”的好工作,通常都会有很高的求职门槛;可是,“招聘陷阱”却只要求只要大专以上学历,不限专业和工作年限。这种打破常识的“好事”,又怎么会轻易地降临在求职者身上?

天上掉馅饼很少有,地上“挖陷阱”却很常见。在一个习惯用一段财富来衡量一段生活好坏的时代里,高薪岗位能够给求职者带来更有尊严的生活,让他们拥有更多价值实现的成就感。高薪岗位就像 “香饽饽”,向往高薪岗位的人们犹如过江之鲫;那些精明的商家善于利用“人性的弱点”,将“招聘陷阱”作为一门生意。

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是每一个求职者面临的现实考题。不愿意从底层做起,渴望一步登天;不喜欢待遇差的工作,追逐高薪岗位——在一个机会主义盛行的社会中,渴望事半功倍的“捷径心态”,在一些年轻人心中潜滋暗长。求职者精神世界的“软肋”,被商家们精准被捕捉到了;并不高明的“招聘陷阱”,一次又一次得逞。

让“招聘陷阱”得到及时、有效的规训与惩罚,有助于守护求职者的正当权益。对于求职者来说,如何不被“招聘陷阱”围捕、捕获呢?一方面,要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对超出常规的好事保持应有的警惕;另一方面,学会认知自我、进行清醒的自我调试,愿意在平凡的岗位一步步实现人生突破。只有多管齐下,“招聘陷阱”才会缺乏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