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表情范小青 [小说]城市命运谁主沉浮 论范小青长篇新作《城市表情》

2017-05-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2000以来,范小青的小说写作开始完整地表达她对城市的概念,相对于她那些以城市为背景的作品,<城市表情>的写作就显得特别意味深长了.不用说,过去的城市概念受制于传统解释,也决定了范小青写作的某种格局,但一个现代城市在传统基础上的更新和崛起,所带来的写作意义,对范小青来说显然更具有挑战性,作者没有理由不给予最大关注.这种关注,是对一个城市命运,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命运的关注,是对它的存在形态及其文明价值的关注.如小说所写,这个叫做南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在现代化的历史流程中,被势不可挡的力量

    2000以来,范小青的小说写作开始完整地表达她对城市的概念,相对于她那些以城市为背景的作品,《城市表情》的写作就显得特别意味深长了。不用说,过去的城市概念受制于传统解释,也决定了范小青写作的某种格局,但一个现代城市在传统基础上的更新和崛起,所带来的写作意义,对范小青来说显然更具有挑战性,作者没有理由不给予最大关注。

这种关注,是对一个城市命运,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命运的关注,是对它的存在形态及其文明价值的关注。

如小说所写,这个叫做南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在现代化的历史流程中,被势不可挡的力量推向前进,但是倒底是新生还是死亡,是在重建过程中发展它的文明价值,还是更弃它以至毁坏它的文明价值?这些再也无法在背景里隐藏起来,必须直面它们,并给出作者的思考。

正因为这样,《城市表情》的写作让作者自己的表情也因为思考而变幻出多种颜色,不象作者以前描写这个城市那样,总是淡淡的素面。

不用说,这部小说的写作,仍然得力于作者对于她所居住的城市的熟悉和生活积累,但给作者的灵感和写作冲动的却是这个城市在现代化过程中何去何从的焦虑和不安。她已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命运,在现代化要求之下,这个昔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精神支撑的江南城市,无可避免地面临改造和新一轮的变迁,那么变迁之后的城市能不能保存它的文化个性,如果不能,那么今日之“新”,就是它的明日之“死”,抱残守阙,已经敌不过“现代化”的浪潮,而“现代化”却又从最大限度上威胁和瓦解这个城市的传统,以至瓦解这个城市,《城市表情》正是带着这种深切的焦虑不安,再现了这个被“现代化”操纵了命运的城市的现实。

其实作者的洞察之处,还不在于“现代化”本身的力量,而在于她看到了“现代化”已经不只是现代化,而是当今的“政治”,大而言之是中国的政治,小而言之则是这个城市的政治。

这也是《城市表情》之所以被认为是“政治小说”的一种理由。在小说中,这个叫南州的城市的政治就是“现代化”,因此,主宰城市未来命运的恰恰是“政治”这只看得见的手掌,《城市表情》以南州市副市长秦重天为中心人物,以他改造南州的心脏锦绣路为中心情节,即是作者试图突出“现代化———政治”这一结构的体现。

一个城市的“现代化”被作为一种政治目标、政治手段和政治实践,其间当然含带了明显的政治意味和指向。当“现代化”成为这个城市最大的政治诉求时,“现代化”的力量通过政治力量而进一步膨大,而政治力量也使“现代化”变得更具强制性。

范小青的小说从这个角度写南州的命运,必然会表现出鲜明的政治理念。表面上看,在城市传统与现代化,城市历史精神与都市欲求,城市个性与商业价值,城市生存方式与时尚观念之间,所有的矛盾都是由“现代化”带来的,但,这种普遍性矛盾却由于政治诉求而变得富于中国当代特性,由此而使这些城市问题成为真实的政治问题。

然而,《城市表情》又非严格意义上的政治小说,它描写的重点并不在政治场景和政治人物,而在于从“现代化”这一“政治天际线”之下,叙述这个城市在短短一年中的历史性经历,这个经历中,现代与传统、发展与破坏、保存与放弃、蜕变与固守、希望与失望、欢欣与痛苦、汗水与泪水,构成了这个城市丰富复杂、深邃沉郁的现实表情。

而这样的表情又折射在这个城市四类人物的脸上,一是政界精英,二是商界精英,三是文化精英,四是民间精英,他们在这个城市的“现代化”变迁中,最富于表现力。谁是这个城市未来的主宰,不用说就是他们,他们将与这个城市同沉浮。

与其说是作者关注城市和它的未来,不如说生存于这个城市的人们与他们的城市命运休戚相关,他们生于斯长于斯歌于斯哭于斯,为他们的城市过去的一切自豪,也为他们城市的将来迷茫,他们也许还不太明了一个城市政治意义,但他们对于城市的文化意义却比谁都更有深入的感验,都更有自觉的承担意识。

他们固执地坚守这个城市的传统和理念,以此抗衡“现代化”,但绝非“遗老遗少”式的乡愿,而是要从现代化的时代潮流中维护和重建城市的文化精神。

城市朝朝代代都有变化更新,“现代化”无疑也是一变,顺应时变,是理性的选择,但城市的文化精神却需要在变迁中小心地加以维护,这是支撑城市的骨子,城市的历史中,文化精神是一个活的基因,有它的存在,城市的发展才会有活力,城市的历史才会亘延不断。

而生活在这个城市里人,才会在物质之外具有文化价值感,他们的生存才会更有质量。《城市表情》中写到的那些南州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为他们面对“现代化”的变数而寻求生存的文化基础,从某种意义上看,即便强大的“现代化”力量也非万能,至少它无法把一个城市文化精神置之度外,并且承认来自于文化精神的制约。

所以,无论九十高龄的文化老人吴一佛,还是初涉世事的报社记者雨庭,无论旅居异国的南州世家传人顾家语,还是沉浸在昆曲研究之中的新一代学子谢北方,无论以书店为生的城市“闲人”夏同,还虽已在政界却依然诗人本色的梁小兵,他们在文化意义上,显示了一个传统城市对于“现代化”的抗衡与制约,他们的努力和成功哪怕微不足道,却也令人肃然起敬,令人不能小视!

《城市表情》里秦重天是作者全力描写的一个悲壮性的政治人物,他献身于城市的“现代化”,作为这个城市的政治精英之一,他的理想与其说是现代的,不如说是传统士大夫式的,他为城市改造一往无前,分明带着一种自杀式的殉道倾向。

范小青对这个人物的描写,在情感和价值把握上,显得相当矛盾和莫衷一是,甚至可以说,小说安排秦重天最后的死亡结局,最大限度地反映了作者对她笔下这一人物的局限性的认识,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感动之下,是忍不住的怜悯,而太多的敬意之外,几乎都带有一些反讽了。

因为,秦重天的“现代化”的政治理想,实际上是那样含带了个人的道德志向,且不说它本身多么传统,而秦重天的政治土壤,却是中国的政治体制,在如此体制之下,虽然秦重天自己会以政治精英自负,然而说到底,像秦重天这样身怀传统士大夫思想人格的“业余政治家”,鲜有不陷入悲剧结局之中。

范小青一直刻意探索中国“干部”与中国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城市表情》借助于城市的“现代化”的时代大背景,以秦重天这个人物作进一步的挖掘,不用说是她把这部小说又命名为“干部系列之城市干部”的用意所在。

秦重天倒下了,无论他是不是这个城市的英雄,这个城市的命运不会由一个人主宰,明乎此,我们需要跳过秦重天的悲壮牺牲,去发现更多的文化旨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