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 浙大副校长罗卫东:唯深读经典 方立学问高塔
经典,就其内容所指向的对象而言,可以分为至少三种类型:精神信仰的经典、学术思想的经典和审美艺术的经典。三者之间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同时具备这三种类型特质的文献,必然是少之又少。当然,在近代学科分化以来,不仅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都有了各自大领域意义上的经典,每一学科都有了自己的经典。也正因为这个缘故,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能够通读每个领域的经典作品。
今天我在这里要谈的“经典”,是有严格限定的,既不是精神信仰方面的经典,也不是审美艺术方面的经典,而只是学术思想方面的经典,或者简单而言就是学术经典。
根据我自己的理解,学术经典一般来讲有这么几个特征:一、经典是一种建构世界的、原初的且常常是成功的尝试,是人类思想认识的总结、凝练和概括,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经典是文明的根砥。人类社会的文明是靠经典来建构的,没有经典就没有文明。
二、经典建构了我们的情感世界,塑造了我们对一种理想生活的心理倾向。在这个方面,马克斯·韦伯的《学术与政治》便是如此。学术经典在建构我们的道德和审美能力方面,是起到很大作用的。三、学术经典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它具有十分有趣的开放特性,可以作多维度的解读。
一部经典之作,不同的人可以读出不同的东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下读也会读出不同的东西。可以说,经典在展示某种确定性的同时,也在表现着不确定性、开放性和多样性。四、经典常常是历史选择的。一部作品是否能够成为经典,需要事件和时间的检验。在这个意义上,经典与历史也是互动的。
如果把以上这些特征作为大略的标准来衡量,那么,经典之作的数量不会很多。
接下来,我也想以自己的体会为依据来谈谈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经典。
环顾时下的学术界,特别是社会科学界,以前那种高度重视经典阅读与理解方式,似乎已经不受欢迎,逐渐被边缘化。在社会科学相关专业中,本科生和硕士生自不必说,就连博士生也不怎么重视读经典,更常见的做法不是向后看,而是向前看,即密切关注和阅读本专业的前沿文献,然后选择和锁定一两种方法应用到一个具体问题上,很快写出这个主题的论文。
这种做法大行其道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见效快,适合于急功近利应付学术评估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好思考经典阅读的价值和意义,也未下功夫去探索经典阅读的有效模式。
长此以往,学术生态受到的损害将是极为严重的。快餐化的阅读其实最终还是伤害学者的学术生命。这好比是一个人为了节约时间和钱财,每顿饭只吃方便面,最后造成营养失衡,健康受损。
阅读经典的理由,简单来说就几点。
首先,我们的学术传统是由经典开创和塑造的,任何学术进步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创新。一个学者不读经典,就无从理解这个学术传统,也不能正确地定位自己所研究问题的基本特性和历史坐标。学术界不读经典的后果有二:一是学问的“野”,有不少所谓的学者,甚至是著名的学者,虽然著作等身,但其论著常常是自说自话。
这样的学者,常常随意杜撰概念或者偷换概念,完全按自己的喜好来进行宏大叙事,从问题意识到论证方式,都没有来由。二是学问的“窄”,对研究的问题,缺乏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就事论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两种倾向其实对学术进步都是十分不利的。在这个意义上,没有对经典的理解,就没有所谓的学术。
我们选择做学者,尤其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做学问,说实在就是六个字:“读经典,做调研。”一定要深读经典,而且要深入地调研。我们的学科是怎么构成的,不就是一部又一部的经典构成的吗?在经济学领域工作的学者,如果不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不读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不读凯恩斯的《通论》,就根本不知道经济学的本性,也不会知道经济学演化的路径和今后可能的方向。
经济学问题不是数学问题,而是人类经济生活该如何正确地加以理解的问题。你若完全不知道前人在这个问题上积累起来的智慧,数学好也无济于事。即使是要反叛传统,你也得先了解传统,你要革经典的命,首先也得读过经典,读懂经典。
其次,一个学者的思想深度和学术气质常常取决于他阅读经典的数量和质量。经典之作,多半都是关于基本问题的理解,都能引起我们深刻思考。一个学者如果能够经常进行沉思,他的学术气质和思想深度一定会达到一个境界,学术品位也会提升到一个高度,会支撑他从事高水平的学术鉴赏和批评。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来说,一个好的学者,其水平不仅体现在他的那些研究性作品中,从他的评论中也能较好地体现出来。一个熟悉经典并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学者,一般也不会允许自己在学术上粗制滥造。他的作品未必以数量胜出,但其品质一定会有所保证。
第三,阅读经典会有效地延长学者的学术寿命。如果学术是一棵树,那么经典就是它的根,根深才会叶茂。根扎深了,就会长成参天大树。学者的本体功夫还是对经典的掌握,惟其如此,学术之树才会常青。另一个比喻是,做学问很像造房子,而读经典其实是在打地基。
如果你今天不重视读经典,就像你将来的学术生命没有打好地基,房子是盖不高的,而且风一刮就倒。我们的博士教育现在有重大缺陷,太大了,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应该读的经典没有读,应该认真读的没有认真读,博士生急于完成学业寻找工作。
等待将来学术竞争正规化以后,再补课的话就会事倍功半,而且临时抱佛脚也来不及。根不扎深、地基不打好,一个学者的学术生命就不持久,他的学术影响力也不会持久。这一点是有很多惨痛教训值得吸取的。年轻一代的学者,一定不要过于迁就物质生活的需要,一定不要向变动不居的学术体制低头,要认准学术事业的核心和关键。
这三点,也是我的切身体会。我很早开始就注意阅读经典,而且老老实实地读过不少经典。年轻时候没有走弯路,今天感到很庆幸。当我因为繁忙的公共事务而不再有以前那样美好的阅读时光,我还是得益于积累。实际上,现在我在学术上的作为,主要还是靠吃老本,靠年轻时代的刻苦阅读。
总之,为了学术的品质、为了学者的品位、为了学术的寿命,我们需要阅读经典。
当然,在一个流行快餐学术的时代,阅读经典,更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呼声。学术界的年轻人都面临着一种来自现实的强大压力。这种压力常常被有些人拿来为自己的学术机会主义行为作辩解,而在我看来,阅读经典其实是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这种压力的。为什么呢?因为关于“压力”的看法,同样也是被某种“观念”建构起来的。如果我们有调整此种产生压力的观念的可能性,那么,“压力”其实也是可以被主观意志调控的。
所以,重要的是心态,是价值观的端正。古人说,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齐治平,诚哉斯言!学术史也是大浪淘沙的历史,一个优秀的学者往往不仅仅是由于其卓越的天赋,也是由于他严肃的人生选择。他视追求真理的快乐胜过物质生活的快乐,他视学术荣誉的价值重于自己的肉体生命。“朝闻道,夕死可也。”对于真正的学者而言,其学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自己的生命体验融为一体,无法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