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王树新 天津大学建校系列报道之二:新校区 新起航
原标题:天津大学建校系列报道之二:新校区 新起航
天津北方网讯:9月28日,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启用新校区。
2008年11月28日,上报建设新校区的规划请示。
2010年3月7日,教育部与天津市签订共建天津大学新校区框架协议。
2013年5月18日,天津大学新校区打下第一根基桩。
2015年9月28日,经过7年的规划建设,天津大学新校区——“北洋园”规模初具,落成启用。
1895年创办至今,天津大学历经数次更名、校舍被占、法科停办、西迁播火、北洋复建、院系调整,一路风风雨雨,跨越了三个世纪。120年一部校史,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大学之大,非楼之大也”,但一所大学的规划和建设的合理性,对于学校科研、教育和多学科协同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120年校庆到来之际,天津大学启用新校区。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反复强调新校区于天大绝不是简单的搬家,“我们要以新校区为契机,促进学科融合,进行学科重组,为天津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创造发展契机,留出发展空间。”
新校区是天大人下的一盘棋,谋篇布局,向一流大学冲刺的一盘棋。借120年校庆之机,天津大学新校区“北洋园”正式亮相,天津大学也向世界宣布:天津大学的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双甲子,天大再出发。面向一流,继往开来。
走向融合
天大新校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能打隔断。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蓬勃兴起,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我希望天大的学者们因为彼此尊重而一起工作。”天津大学新校区推崇大开间实验室和公共试验平台,校长李家俊希望通过消除有形的隔断,打破学科间无形的阻隔,促进学科的整合与融合,在天大形成一流的学术氛围。
整合,新校区的作用一目了然。
开学在即,天大北洋园第五十教学楼正在安装调试实验台。空荡荡的大楼并不寂寞,不时会有学生前来“扫楼”。“我研二,来提前看看实验室。”谈及对新校区的印象,这个同学脱口而出的词是方便,“原来天大化工学院号称八大处,分散在卫津路老校区各个地方。
在老校区我要做纳米粒子制备,先得在化工楼做实验,再去结晶中心精馏,还得去南天大联合大厦、20教学楼做质谱、核磁。一个试验下来得跑四五个楼,像个梭子一样在学校穿来穿去,稍有不慎样品污染还得从头再做。搬到新校区,化工都整合在一个组团,太方便了。”
新校区终结了化工、机械、经管、软件、建工、建筑、水利等诸多学院分散办学的烦恼。新老校区都形成了若干相互衔接的学科组团。
融合,则是规划建设新校区要达到的实质效果。
搬入北洋园的天津大学软件学院结束了5地办公的尴尬,在新校区与计算机学院进驻同一学科组团。天津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陶文源笑谈:“新校区让天大计算机的软硬件终于无缝连接。”
天大化工学院年轻的教授博导,国家首批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巩金龙称赞学科交叉融合的组团设计让实验条件得到了质的飞跃,“具有相似基础的各个学科(如工业催化、材料化工、物理化学)彼此做了邻居,更便于我们组织学术研讨活动,以相互启发,促进合作,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灵感与火花。”
学科是大学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功能的基本单元,早在规划设计之初,天大新校区就确立了教学区交叉融合的组团设计,促进学科融合。“我们希望天大人在自己的学科领域深耕细作的同时,适当把目光投向相关学科领域,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激发创新之光。”在校领导的规划中希望天大新校区能创建“学术村落”。
今年7月,天津大学机械学院教授陈焱作为第一作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题为《厚板折纸》的论文,这篇让校长在开学典礼上津津乐道的论文,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开辟了折纸结构工程在建筑结构、太阳能帆板等方面的应用道路,还在于折纸是美学、数学、机械、力学、材料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前沿学科,这一科研成果为传统学科机械,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学科融合的星星之火开始闪光。
走向综合
天大新校区通往教学区的中轴线上有一座“三问桥”,源于曾任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原北洋大学校长张含英悬挂于办公室的一幅“实事求是”校训条幅上的三问:“懂么?会么?敢么?”。这是张含英写给自己的对校训“实事求是”的阐释,更是天大师生一直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面对距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多远这样的拷问,天大人实事求是地正视了自身的不足,“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光工科强还不行,要形成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才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以新校区规划建设为契机,天大开始在多学科协调发展上布局、发力。
卫津路老校区聚集了一批新兴交叉学科,新兴学院在此崭露头角;新校区“北洋园”是传统学科、优势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村落,传统学科将在此焕发勃勃生机。
2013年天津大学引进了分子设计与新药研发领域著名学者、苏黎世大学理学院教学院长Jay Siegel教授担任天津大学药学院院长。这位洋院长上任后以“量身定做”和“市场指导”等理念进行课程设置,带领天大药学院迅速崛起,使天津大学药学院成为全国首批3个“国际化示范学院”之一。
数学是工科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天津大学2012年成立了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请来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和陈永川担任中心名誉主任和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志明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如今该中心在大数据研究方面已经声名鹊起。
2012年12月天津大学成立了生命科学学院,这个学院整合了化工、精仪、材料、自动化等8个学院的学科资源,以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为研究目标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对于相对薄弱的文科,天大在一点一点地补课。
2001年,天津大学以求贤若渴的姿态,盛邀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入教天津大学。2005年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正式落成。经过十年发展,研究院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阵地和精神家园。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中国民间美术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研究中心三个国字号的文化研究中心相继在研究院里成立。
以工见长的天大,也找到了发展文科的发力点。2013年有60余年古建筑测绘经验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与冯研院携手,发起成立了“中国传统村落与建筑遗产保护协同创新中心”,中心成员还有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等。
回望、保护、传承“被冷落”的文明,目前该中心正在申请成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国家队。
2015年6月17日,在天津大学杰出校友、北洋法科毕业生、革命先驱张太雷诞辰117周年的日子,天津大学成立了法学院。对于这件事,天大人更愿意将其称为“复建”。可能很少人知道,是天津大学这所以工科见长的高等学府是中国现代法学教育的发端。
1895年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大学在创立之初就将“律例学门”(法学)列为四大专业之首。法学大家、联合国宪章的起草者王宠惠就毕业于北洋大学律例学门。法学是天大的百年情结,天大给新学院提出了明确要求,“建一流法科,把法科作为建设一流大学整体目标里的其中一个目标。”
“天津大学以工科为主的特色不会丢。我们要做的是让科学与工程更紧密地结合。加大力量发现并研究工程里的科学问题,这些科学问题做好了就能引领工程发展方向。文科思维也不能少,因为解决问题需要多学科协同,包括文理协同。”校长李家俊希望通过学科优化布局打造精品学科、优势学科,在天津大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科生态系统。
迈向一流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院长王树新是第一个跑到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沟通学院建设需求的院长。“2010年机械学院引进4个‘国家千人’。按照规定,学校要为每个‘千人’提供500平方米的科研用地,全院挤了又挤,才腾出30平方米的实验室给马上要进行实验的戴建生教授解决燃眉之急。
科研条件是教授们最看重的,为了说服这些‘千人’来天大,我就拿着新校区的规划跟教授们讲未来。我要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未来,加之天大机械的学科实力,这4个‘国家千人’终于成功引入。”在王树新看来,捉襟见肘的办学空间,制约了天大的发展。
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教学区用地面积约1700亩,按照教育部高校办学条件指标测算,只能容纳约1万余名学生,面积缺口达4000亩。此外,老校区已使用近60年,由于历史原因,布局不尽合理,很多学科相对分散,难以适应当前学校建设优势学科群、培养新兴交叉学科等方面的需要。办学空间不足已成为天大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最大瓶颈。
新校区启用吹响了天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集结号。2.5平方公里的新校区,给天津大学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这里将成为青年才俊的首选之地和成长沃土,这里将成为重大科技成果不断出品的富矿,这里将培养和汇聚一批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
像一部开足马力的机器,天津大学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就高质量地建成了总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的新校区一期;仅仅4个月的时间,就把12个学院、21000余名学生、价值近10亿元的设备从老校区搬到新校区,并在这里迎接120年校庆。
天津大学新校区北洋园启用当天,校训石同时揭幕,正面“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重如泰山。这块由校友捐赠的泰山石,背面石纹宛若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根系稳稳地扎入大地。“天大数次更名,5次迁址,却因肩负着‘兴学强国’的历史使命而文脉相传,也因执着于‘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一路坚守。”校长李家俊告诉天大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于每个天大人来说,都是“天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