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的故事:文字狱横祸莱州的黄培诗狱
1662年(清康熙元年),顾炎武已经五十岁了。他决定把自己的活动范围扩大到西北去,以便更广泛地求友访学,同时实际地了解那里的国计民生状况。这一年春天,他先由山东到北京。在昌平的明朝皇帝陵墓前,追思往事,免不了有些黯然神伤。
但顾炎武毕竟没有为一姓的兴亡所束缚,尽管明王朝覆灭了,而他依然执着地从事于他认为是有益于整个国家民族的事。他在此时所作的《五十初度时在昌平》一诗中,写了这么二句话:"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强烈关注,并为之而孜孜不倦地去追求、奋斗,真可说是"烈士暮年,壮心未已"。
初夏,顾炎武离开昌平,登上了去西北的旅途。茫茫西北高原,岭谷交错,黄土遍野,在崇山峻岭之间,须发花白的顾炎武,用二马二骡装驮着书卷,挥鞭向前。这一年,顾炎武在山西全面整理了他从二十七岁起所辛勤编写的文稿。
有关经济和地理方面的史料,他以《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为书名,分别归类,一共编成四十多册。二十多年来,他刻苦研究古代音韵学的专著《音学五书》,经过历年来反复认真的修改,也已接近完成。从此,他开始了生平最主要的著作《日知录》的撰写。
这个时候,随着南明政权的最终灭亡,以及各地抗清斗争的陆续被镇压下去,清王朝的统治逐渐稳定下来。为了巩固统治秩序,清朝政府加强了思想上的控制。1663年(康熙二年),清王朝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文字冤狱——明史案。
官府借口浙江一个叫庄廷鑨的人主持刊印的明代史书中,有诋毁清王朝的内容,便杀害了很多无辜的知识分子。不仅参加编写的人惨遭杀害,而且买卖这本书的人都死于非命,就连已死的庄廷鑨,还被开棺戮尸。
顾炎武在江南的好朋友潘力田、吴炎都惨死于这次文字冤狱之中。这次惨案,使当时正在山西汾州(治所在今山西汾阳县)的顾炎武义愤填膺。他立即写了一首《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的诗,和一篇题为《书吴潘二子事》的文章,以寄托自己对遇害者的哀思和对清王朝的愤恨。
1664年初,顾炎武结束在山西、陕西的考察,经由北京绕道河南,回到了山东。在山东章丘县大桑家庄,他购置了一份田产,寄居下来。几年来,在山西、陕西的游历中,顾炎武陆续结交了那里的著名学者李因笃、傅山、李颙、王弘撰等人。这几个学者与顾炎武志同道合,都成了他晚年最要好的朋友。
明史案的余痛还记忆犹新,岂料文字狱的横祸竟临到了顾炎武的头上。这就是1668年(康熙七年)山东莱州的黄培诗狱。黄培是莱州一个有影响的人,明朝末年曾在朝廷中做过官,明亡以后,一直在家中隐居不出。这时,一个叫姜元衡的人向官府告发,说他家中收藏有攻击清王朝的诗文。
于是,官府就当作一件要案,大做起文章来了。恰好这个时候,顾炎武与山东章丘的地主谢长吉为了一笔房产债务发生纠纷,谢长吉就唆使姜元衡诬告顾炎武。据姜元衡告发,黄培家中收藏的一部叫做《忠节录》的诗集,是由顾炎武编写成的。
这年二月,顾炎武正在北京,消息传到他下榻的慈仁寺,使他感到十分吃惊。为了不致让事态扩大,顾炎武立即动身南下山东,于三月初到达济南。
他本来满以为把事情真相澄清以后,就可以脱身,殊不知官府却揪住不放,要穷追究竟。顾炎武在狱中被折磨了半年多,以致弄到一天就靠几个烧饼度日的地步。后来还是经过他的朋友李因笃、朱彝尊等人的帮助,总算弄清他与《忠节录》毫不相干,这才于当年十月获释出狱。
顾炎武经过此番无中生有的迫害,痛定思痛,更其憎恨制造文字冤狱的清王朝。他在为感激友人营救他出狱而赠给李因笃的一首诗中,把清王朝残酷地压迫人民的政策比作"秦坑",即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同时写的《赴东六首》诗中,他指出,在清廷高压政策下,他所面临的是一种"所遇多亲知,摇手不敢言"的恶劣环境;但他又坚定地表示了永不向清朝统治者屆服的决心:"禀性特刚方,临难讵可改","永言矢一心,不变同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