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蜂庄辰超 便利蜂:便利店新零售的新玩法 发展有三大前提
从马云喊出要"干掉实体店"到提出"新零售"概念,线上线下商户和物流结合的创新,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便利蜂的出现可谓是顺势而为,凭借其开创的新玩法,受到了业内普遍的看好。
近日,一则关于五家便利蜂店铺在中关村开业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其他便利店相比,便利蜂售卖的商品和货架陈设并没有太大不同,而倍受关注的除了它背后的吸睛团队:从7-11北京大区经理职位离职,创建邻家便利店的前董事长王紫;和去哪儿网的创始人庄辰超。还有有别于传统便利店的新玩法:便利蜂推出完全自主开发的多功能APP。
一、便利蜂模式简介
使用便利蜂APP能够完成如下业务:
自助购物
使用便利蜂App-选择"扫码购物"-连接门店WiFi/扫描门店二维码-自助手机扫描商品条形码-线上支付(支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将成功支付的交易凭证再次扫描机器-提货离开。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该模式仅支持不多于9件的商品选购,超过9件商品仍然需要传统的人工扫码结算。
即使目前有结账商品的数量限制,但消费者通过即时扫描商品条形码,节省排队等待时间;大大提高了结算效率,最终实现以移动端为核心的无人工全自助式购物。这种基于手机App的自助结算模式是目前最具前景和想象力的发展模式,也是商家最为青睐的。
预订自提
"线上与线下同步,APP与实体店并行"。在便利蜂的APP上购买所需物品,选择在线订货/门店提货。APP根据客户当前定位,推荐几家临近的便利蜂门店。让客户选择其中一家门店作为提货地址,而APP中的内置导航也可将客户引导至指定地点。门店在接收到订单后,会将商品分拣、打包,消费者到门店出示APP中显示的提货码便可拿到商品。
配送到家
打开便利蜂App-线上商城选购支付-填写配送范围内的接收地址-送货上门(不满意商品可当场退货)。
便利蜂提供的线上选购-线下自提/送货上门场景中,商家可有效减少店面前台的商品存量。将存货从前台移至后面,从而变相提高了物理货架容量。对于客户而言,一方面减少了其必须前往线下实体店铺购物的不便;而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更钟爱于实体店铺的"传统"客户而言,物理货架占地面积不变但是商品种类增加,相当于给这些客户提供了一个更舒适的购物环境。
二、中国便利店行业迎来上升期
便利蜂的出现可谓是"应运而生"。在百货、超市、大卖场和品牌店等零售业实体店正在经历关门潮的同时,便利店却逆势崛起。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主要代表便利店的销售额增长比率为18.2%,其增幅在传统零售业中位居榜首。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典型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10.5%,其中便利店增长12.6%。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依然比专业店、百货店、大型超市等传统业态的6.7%、7.1%和6.6%高出近两倍。
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6年的统计结果来看,2015年的中国便利店增长率超过20%的城市占所调查城市总数的47.5%。品牌已达到262个,仍然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尼尔森数据显示,2016年便利店和网购的渗透率(在被调查的总样本中,某一品类的产品使用或拥有者的比例)分别从2015年的 32% 和 19% 上升至 38% 和 35%,增长速度超过卖场/超市的渗透率增速。
三、便利蜂发展的三大前提
拥有优秀管理团队内在优势的便利蜂,还有着较好的时机去迎接"风口"。
首先,对于便利店行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均GDP处于5000到10000美元之间时,便利店形态与顾客需求开始结合,行业呈现迅速成长的发展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人均GDP为6885美元,2015年为7290美元,2016年为7900美元。不难看出,便利店行业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其次,全国大多数城市中的便利店密集程度仍远未达到饱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6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显示,饱和度(该城市总人口数/当年该城市门店总量)在3000以内的只有东莞、长沙、深圳和太原市。上海为平均3466人/一家便利店,排名第六。
而截至2016年底,上海此类商业设施的数量增至9319个;平均约2590人就有一家,可谓出门即见,其中有61.4%的便利店是24h营业。便利店通过贴近性找到了自身发展空间,上海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不言自明。
而北京市则平均7185人一家便利店,且24h营业的只有35.8%。但同比上一年度的增速较为可观,为23.5%。如果将饱和度3000划为界限,"小而美"的便利店在各大城市的发展空间巨大。
最后,目前手机基本已经取代电脑,成为中国客户线上购物时的首选设备。尼尔森调查显示,主要使用手机购物的消费者达81%。随时随地下单,显然是移动端购物的最大优势。71%的消费者表示使用智能手机网购,具有电脑不具备的便利性。52%的消费者表示,便捷的付款方式也是他们选择手机网购的原因。
而便利蜂的购物流程中,既包括市场潜力巨大的便利店模式,又包括移动端的自助购物模式。二者叠加,可以说在行业模式上,便利蜂已经具备了足够优越的发展条件。
消费者的很多线下购物体验,是网上购物无法满足的。"能提供令人愉快的购物体验"、"商品陈列整洁美观"、"商店环境干净卫生"等等,在消费者心中的重要性也是线下购物的优势所在。此外,"店员服务态度好"、"产品丰富多样"、"方便到达"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因素。
而便利蜂的出现,连接线上线下和物流的新零售,可以称得上是对传统便利店的一种帕累托式改进。相较于亚马逊概念性的Amazon Go,便利蜂的体量还是过轻,但的确是中国便利店行业在实际发展中的有力尝试。我们相信便利蜂会在运营中不断摸索改进,完善运行模式;进而扩大店铺数量,形成规模效应,获益的同时增加大众的社会福利。
便利蜂的价值主张和试运营效果,迎来了一片叫好声。但之后的现实是否会变得骨感,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