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华被查 11家企业被立案调查 4家企业被移交司法机关

2017-10-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11家企业被立案调查 4家企业被移交司法机关资源型工业城市韩城,曾是环境污染全省最严重的三个板块之一.目前坚持生态破题,以创建国家卫生.园林.文明和环保模范城市牵头,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下好生态环保先手棋,以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城市形象.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3平方米韩城市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的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建立四大班子联席会快速决策机制,市级领导包抓镇办和重点村,市级部门包村和重点企业,科级以上干部包组和中小企业,齐抓共管.设立了8个镇办环保所,形成环保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国控省控

原标题:11家企业被立案调查 4家企业被移交司法机关

资源型工业城市韩城,曾是环境污染全省最严重的三个板块之一。目前坚持生态破题,以创建国家卫生、园林、文明和环保模范城市牵头,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下好生态环保先手棋,以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城市形象。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3平方米

韩城市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的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建立四大班子联席会快速决策机制,市级领导包抓镇办和重点村,市级部门包村和重点企业,科级以上干部包组和中小企业,齐抓共管。设立了8个镇办环保所,形成环保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国控省控监控平台和智能环保监管平台,“网格 视频”全视角监管网络,及时发现迅速处置。

韩城市设立了1亿元环保产业引导基金,采取财政列支、社会融资、企业投入等综合措施加大投入,仅2015年筹集资金达30多亿元。数据显示,小火电、小焦化、小轧钢等落后生产线全部淘汰,13家企业脱硫脱硝设施改造提升,48家企业安装了防风抑尘网、除尘布袋和物料储藏仓等措施实施后,韩城市年削减二氧化硫2.8万吨、氮氧化物7200吨。

围绕治理废水污染,韩城建成工业废水处理设施16座,混凝土浇灌封堵危化企业排污口,运用PPP、BOT等模式建设城区和镇办9个生活污水处理厂,采用“沉淀厌氧 生态湿地”技术,建设村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韩城市镇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全市9座污水处理厂,除城区和龙门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外,芝阳、芝川、金城、西庄、西昝园区正在调试,板桥、桑树坪两镇尚未建成。值得一提的是,新城、龙门污水处理厂,水质达一级A,高于国家标准。

党家村、王峰村等8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污水处理站已建成,明年还将建设全市20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和43个古村落污水处理设施。

围绕治理大气污染,韩城开展“冬防”期间环境整治,督促28家企业建成车辆冲洗装置;新建大型集中供热项目替代城区千余台燃煤锅炉,普及城区餐饮业油烟净化装置;购置各式各类环卫机械142台,全面推行城区道路机械化洗扫和喷雾降霾作业,机械化湿法洗扫率达到90%以上。

韩城“北林”工程、12公里108国道北线宽幅林带和21公里西禹高速公路生态景观长廊,共计投资7亿元。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韩城形成了国家文史公园、南湖公园等一大批精品绿化工程,栽植月季120万余株,打造“中国月季之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8.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3平方米。

超标排放

两企业分别受到百万元高限处罚

11月至12月中旬,韩城市严格执行中央督导组和省环保厅整改要求,扎实开展整治工作,已对23家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对11家企业进行立案调查,对21名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裕隆焦化、合力煤焦、宝钢新能源、黄河矿业公司被移交司法机关。

特别是对合力焦化、裕隆焦化超标排放问题分别进行了100万元的高限处罚,对黄河矿业公司褐马鸡自然保护区未批先建项目和陕煤韩城矿业公司桑树坪煤矿污水超标问题分别进行了20万元和10万元的高额处罚。

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韩城以煤、钢、电、焦、化为支柱产业,二产占比达74.1%,工业企业排放总量大,节能减排任务繁重。全市6家大型焦化企业,合力焦化、中汇焦化脱硫设施建成投用,海燕焦化、裕隆焦化、黑猫焦化、龙门煤化脱硫设施明年3月底前才能投入运行。

2、韩城个别企业焦炉烟气跑冒滴漏时有发生。因设备检修不及时、操作管理不规范等原因,个别企业存在无组织排放问题。个别焦化和化工行业生化污水处理设施没有达到密闭加盖,亟需提标改造。焦化行业“水熄焦”工艺使用中水,容易产生挥发气味。

3、镇办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填埋场布点尚未达到全覆盖,无害化、减量化处置率偏低。尽管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持续抓了两年,但部分群众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仍然落后,垃圾随意倾倒现象时有发生。

4、截至11月底,韩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仅有156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2天,与省上下达的197天目标任务差距较大,烟粉尘污染是造成空气质量指标偏低的主要原因。个别企业为减少成本,喷淋等环保设施仍有偷停现象,造成二次扬尘污染。龙飞陶瓷、华富新能源脱硫设施不到位,防尘设施不规范,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华商报记者 高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