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叶中哪里人 周叶中:为国家领导人说法
“2002年12月26日。”周叶中不假思索地吐出这句话,语气急促。在与记者长时间的交谈中,这是思维缜密、语言平和的周叶中少有的一次激动。
不过这显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一时间对他有着特殊的意义:就在这一天,作为武汉大学法学教授的周叶中被邀请进中南海,为中共中央政治局的9个常委讲课,题目是“认真贯彻实施宪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是中共新一代领导层执政以来的第一次集体学习,主要内容是学习宪法。也是在这次学习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说政治局集体学习“要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与此对应的是,到目前为止该学习已进行了23次。
与周叶新同时被邀请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崇德,一位受人尊敬的中国宪法学泰斗。这一年,许崇德78岁,周叶中39岁,两人的年龄整整相差一半。
“一老一青,承前启后。”周叶中说,“老同志做的贡献我们不能忘记,但是我们要发展,既要继续依靠老先生,也要发挥年轻同志的优势。”
总理高喊“老师好”
虽然时隔近三年,但在周叶中的回忆中,第一次为政治局讲课的整个过程依然非常清晰。
2002年12月26日下午1点30分,一辆黑色轿车在警卫的引导下缓缓驶进中南海西门。此时,车内的周叶中多少有些紧张,作为一名年轻学者,被选中为政治局做第一次讲课让他备感压力。与他同行的是老教授许崇德,一个被周叶中称为“恩师”的人。
讲课地点在中南海怀仁堂,1点45分,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走进会场。这位副总理老远就向他们招手示意,并连声喊“老师好”。走近后,温家宝紧握着周叶中的手说:“我们今天来听你的课,都是你的学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不久也来到会场,“总书记进来首先跟许老师握手,尊敬地称他为‘许老’,说许老是新中国宪法的制定和参与者,为宪法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随后中办的王刚主任介绍我之后,胡锦涛对我说了一些鼓励的话。”
讲课原定在下午2点开始,但政治局9个常委和其他听课者1点50分就已全部到齐,胡锦涛提议讲课提前开始,“他说既然到齐了就提前讲,争取让教授们多讲一点。”胡锦涛作为主持人作了简短的开场白后,许崇德和周叶中以“认真贯彻实施宪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题开始讲课。
当天的授课内容分为4部分,首先由许崇德主讲第一、二部分,讲的分别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共40分钟。第三、四部分讲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如何认真贯彻实施宪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由周叶中主讲,共90分钟。
刚开始周叶中还是有点紧张,但很快就进入状态。周叶中注意到,在座的常委们听讲非常认真,“不时做笔记”。按程序,课讲完后,还有提问和讨论,“常委们基本上都提了问题,我们一一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他们也插话讨论。”讲课原定四点半结束,结果却一直上到下午5点多钟。
“讨论非常热烈,最后总书记说,看来大家热情很高,还有很多问题要讨论,但今天时间有限,等以后找机会我们再和两位专家探讨。”讲课结束时,在座的常委站起来表示祝贺,整个会场掌声一片。
半个月的准备
这次不同寻常的学习成为第二天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宪法”这几个词引来了各方的诸多解读。尤为引人瞩目的是,此前的2002年12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刚刚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公布施行20周年大会上作了讲话,强调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模范地遵守宪法,严格按照宪法办事,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对于事后引起的巨大反响,很出乎周叶中的意料,包括此前他也没想到自己会被选中给政治局授课,而且整个过程对备感压力的周叶中来说,多少有些仓促。
在14天前,也就是2002年12月12日的上午9点,正在武汉大学讲课的周叶中接到司法部的电话,通知他马上到北京接受一个课题。周随即赶往机场,坐上10点10分的航班,并在两个小时后到达北京。“到了才知道,课题是给政治局领导讲解宪法,同时其他几家著名院校也在争取这个课题。”
了解情况后,周叶中在第二天即赶回武汉,准备讲稿。5天后,把讲课初稿交到司法部。最后的结果是司法部决定由他吸取其他学者讲稿中好的部分,最终将讲稿修订完成并和许崇德教授一起授课。
听众的特殊性让周叶中深感压力:“讲稿反反复复修改了10多遍,还熬了几个通宵,司法部领导也经常加班到深夜。”讲稿完成后举行了几轮试讲,十几位部级领导和专家来听,“每一句话、每一个提法都经过深思熟虑、反复修改”。这期间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政研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法制办等单位也参与其中,整个讲稿可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这次讲课中,周叶中谈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阶层的努力所能实现的,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事业。要推动这项伟大的事业,首先必须达成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就是宪法。宪法思维有助于国家政治过程的民主化,防止在政治过程中的刚愎自用和独断专行,防止个人崇拜和唯上主义。
周叶中的观点引起了政治局常委的热烈讨论,他后来回忆说,常委们看问题的角度非常实在,“在他们眼中没有什么敏感话题,也没什么禁区,谈的多是热点问题。”
执着的普法者
周叶中至今也不清楚为什么自己会被选中给政治局进行第一次讲课。在他看来,可能他们是看中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因为工作地点不在政治中心,周叶中不能像北京学者那样“及时掌握很多信息”,“所以在宪法的基本理论研究上下了很大工夫”。
不过这不代表周叶中不关心实际问题。周叶中曾多次参与宪法的修改和其它立法活动,并围绕“统一台湾新战略”、“中国政治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与基层政权建设”等重大现实问题撰写了150多万字的战略研究报告。他比较得意的是关于台湾问题的研究,“《反分裂法》的出台和我这七、八年的研究有直接关系。”
1995年,周叶中开始普法工作,与其他人不同,周叶中主要讲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理论,普法对象大多为党政官员。从1998年起,他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普及宪法知识的讲课。“领导干部现在特别忙,你让他读书读文章在时间上就无法安排,但是如果我们花三个小时的时间,把我们的体会讲出来,对这些干部的教育影响是非常大的。”
抱着这个想法,周叶中10年来进行了1200多场法制讲座,足迹遍布全国,2003年1月22日,他还在人民大会堂为国家八部委司局以上干部主讲了宪法。
这个24岁即当选为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30岁晋升为副教授,34岁增列为博士生导师的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现在依然忙于为党政官员进行宪法讲座。
“宪政文明是整个政治文明的核心。”周叶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