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爱国和王自健 王自健自称“侯门马派”是否只是一句戏言?

2017-10-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没人邀没关系. 王自健的相声三年前听过一回,两个多小时的一段,捧哏的是个胖小伙,真胖,主要优点也是胖,如果当时他说这句话,我的心情和<十点钟开始>时听到马三立"我这个想法怎么样,这个理想怎么样?"之后的张庆森差不多:"你这个人--唉,行吧".然而士别三年,中间并没有再听过.后来,连不可一世到敢与包子争高下的那谁,都那啥了,什么事儿说得准呢?至少,这是个美好追求,比没有愿望好. 三年过去了,王自健成了郭德纲的叔伯师兄弟.所以从师承说,真有此一说,侯耀华,再

没人邀没关系。 王自健的相声三年前听过一回,两个多小时的一段,捧哏的是个胖小伙,真胖,主要优点也是胖,如果当时他说这句话,我的心情和《十点钟开始》时听到马三立“我这个想法怎么样,这个理想怎么样?”之后的张庆森差不多:“你这个人……唉,行吧”。

然而士别三年,中间并没有再听过。后来,连不可一世到敢与包子争高下的那谁,都那啥了,什么事儿说得准呢?至少,这是个美好追求,比没有愿望好。 三年过去了,王自健成了郭德纲的叔伯师兄弟。

所以从师承说,真有此一说,侯耀华,再怎么说,可惜啊,是侯宝林的儿子,“门”没有错;常宝华,是马三立的徒弟,这多少年了。 且说这个“派”字。马三立的徒弟,整体来说西望长安,虽然不能刻薄为“大褂徒弟”,但马派是什么,只能于怅惘中说项斯。

或许,马派终究是马氏,表演里核心的东西,近乎“心法”,不好传,能传的,只一二人,而马志明或许因为性格原因,并不适当。王自健会适当么?看机缘吧。 台上用马三立、马志明的包袱,我猜算作致敬,没什么不好,听众在笑声中还能获得一点儿忧伤。

侯马,或马侯,靠从电台录音里一句一句地捋,很难。我当年听的那段王自健,觉得就是捋来的、CTRL V来的,再加上拳怕少壮,半空多给,发展了郭德纲的薄弱环节,还没有对整体进行组织的概念,希望现在有进境。

侯当然知道马好,说他《黄鹤楼》和谁都不一样,侯也演人物,《离婚》多好,“方秘书的家庭最幸福了……”,侯的表演是强光下的舞台上的,和马的“化”不一样,这是内功差异,生搬不得。

马也知道侯好,自己才见过一回毛主席,于是说不唱、咱不唱,马志明说您高音不行可学李多奎卖菜学得有味儿,可以有选择地唱,马三立心想唉。马的风格不仅“特”,而且有漫长的演进,有兴趣的可以听听《天王庙》,正好在半路上。

上去就学他于老年形成(或不得已)的一些表现,不知由来有自、不知背后苦衷、不知其下有冰山,就会得不偿失。 风格由性格与审美来,我上个月在苏州见了两盆妩媚盘旋的松树榆树盆景,心想这文明地方的人真是了不得,但就树讲,何必展览这种扭曲呢。 王自健欲自强,我不是同行,所以乐见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