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伟上将谈谢富治上将:我一直尊重他
秦基伟上将谈谢富治上将:我一直尊重他
2009-01-12 09:43:29 历史的天空 【大 中 小】 查看评论
谢富治1980年开除党籍,1981年被确认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这个人物已经死去25年。他没有看到历史对他的缺席审判,但他的在天之灵会安宁吗?他就是红安藉将军谢富治。
红安人谈到他,都说这个人应该写一写,历史就是历史嘛,不能光说好的不说坏的。就像林彪一样,还是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他,功是功、过是过,不能他后来坏了就否定他的一切。假若他在战争中没有特殊贡献,是不能在共和国的将军名单中列为上将军衔的。他恐怕到死也为他的一生骄傲。他是属于那种“春风得意”的人。尤其是后来登上中国最高的政治舞台和权力顶峰,他完全是忘乎所以了。他没有想到他死后留下的污点让人憎恨和鞭挞。用他弟弟谢富礼的话来形容他:“要是不有那么多的鬼心思,怕不会死得这么早。”认真说来,谢富治根红苗壮。他参加红军不到一年即入党,不到两年就升任团政治处主任,后任师、军政治部主任,长征前已是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长征中他九死一生。抗战中,他有参与“百团大战”的殊荣。又有参加“上党战役”,歼灭国民党“天下第一军”的精锐第一旅和保卫陕甘宁等功勋。解放前夜他在洛阳之战、围歼黄维兵团等重大战役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回顾军史,特别是谈到解放战争,不能不谈到“陈谢兵团”和“陈谢兵团”的情况。那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之时,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以陈赓、谢富治的4纵队为骨干,组织“陈谢集团”,渡河西征,出师豫西。后根据战略态势的发展和需要,中央军委决定又将秦基伟的9纵和原西北军的38军纳入“陈谢兵团”,并成立了前敌委员会。委员除陈赓、谢富治外,还有秦基伟、黄镇及38军军长孔从洲和政委汪锋。前委书记为陈赓,副书记为谢富治。以后下达军政命令,都以他们两人的名义签发。可见,谢富治当时在二野已是非同小可的人物。
秦基伟回忆说:“我对陈赓和谢富治一直都很尊重,他们都是参加革命较早的老同志,政治水平高,在作战指挥上很有一套……虽然同是纵队首长,但接受陈谢的指挥,我没有任何别的想法。纵队其他领导在这个问题上也都很明确,我们是新纵队,小兄弟,4纵是386旅的老底子,红军部队,战斗作风硬,是老大哥。”秦基伟比喻说:“如果把刘邓跃进大别山形容为给蒋介石当胸一拳,那么‘陈谢兵团’突破黄河天险,师出豫西,就好比是朝蒋介石肋骨上又端了一脚。”以后,“陈谢兵团”在横水镇一仗打得十分漂亮。为此 太行区党委、太行行署、太行军区给他们发了一份热情洋溢的电报:“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先念、陈赓、谢富治、韩钧、孔从洲、秦基伟诸将军及全体指战员:诸将军统帅之反攻大军,先后于六月、八月下旬,强渡黄河天险,挺进大别山及豫西后,横扫蒋匪,连下二十七城。太行翻身农民闻讯,喜形于色,争相传告:封建老根快倒了!我们谨代表太行六百万人民向你们致敬,祝贺你们伟大的胜利,祝贺中原父老重获解放,并誓作你们的后盾。”
谢富治作为刘邓大军的重要一员,功不可没,这样说应该不算夸张。
秦基伟的15军入朝谢富治帮着说了好话,否则,秦基伟未必能有上甘岭的辉煌,秦基伟也就未必是现在的秦基伟了。从朝鲜战场归来,秦基伟和谢富治又走在了一起。那段时间,谢富治是一个党性原则很强的人,但也是一个有人情味的人。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在“二野”的战斗序列中,排在首位的第三兵团便是由陈锡联、谢富治率领,对外号称的“陈谢兵团”。陈锡联任司令,谢富治任政治委员。辖第10、第11、第12军。从4月开始,“陈谢兵团”参加渡江战役,突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挺进皖南,截断微杭路,南出浙赣线,解放安庆,接管鞠湖,大快人心。接着,挥师南进;解放重庆和成都。此后,“陈谢兵团”回师川东南和川南。当时秦基伟在陈赓所辖的4兵团15军任军长。西昌战役后,他率主力赴川南地区剿匪,与陈锡联、谢富治所率的3兵团汇合。
后来秦基伟回忆说,15军能人朝参战,他还走了谢富治的“后门”。那是1949年10月29日,西南局在重庆召开会议,商议抽调部队入朝的议程。秦基伟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前,秦基伟已得到消息:西南局内定他为西南公安军司令员,指挥包括15军3个师在内的5个满员师。公安军司令部设在重庆。如果秦基伟是个安享太平的人,他完全可以接受这个美差。但他是一个军人,军人不打仗反而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于是请缨入朝,3个师长都打电话支持他。在此次会议上,他表示了15军请求入朝参战的决心和理由,然而当天的会议上却没有被批准。会后,秦基伟急了,他想到了谢富治,“陈谢兵团”时谢富治就是他的上司,现在又是3兵团政委,请他帮忙说好话,这比他一个人唱“独角戏”强。秦基伟软磨硬缠,终于打动了谢富治。在第二天计论入朝问题时,谢富治表了态:“我看老秦的意见有道理,15军没有地方任务,可以考虑他们去朝鲜……”他这么一说,果然奏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