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飞懂球帝 如何评价懂球帝发布孔蒂下课的假新闻?
昨晚看到这则新闻后,我就一直有一些想法。其实近半年以来,“懂球帝的堕落”已经是我和我周围热爱足球的朋友绕不开的谈资。我们作为亲历者,算是亲眼目睹了一个曾被视为国内足球媒体良心的app沦落到了风尘。更可怕的是,他们自己还不自知。这让人不免对新闻界的未来,乃至未来足球迷成长的环境产生莫大的忧虑。
我大概是在三四年前,从一位同样热爱足球的大学学长口中第一次听说懂球帝的名号。当时他对我说,这个app最好的地方,就是他从不写一些哗众取宠的标题,胡乱臆测的信息,而是保持客观冷静的视角。此外,他们也不会大谈无关足球的花边,用消费女色去取悦男性受众。在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各大门户纷纷落入无脑低俗氛围的背景下,听到这样的描述对我是很振奋的。于是我立即下载了懂球帝一试。
初期的懂球帝问题是很多的。功能十分匮乏,基本只有新闻可以看。相关比赛数据都不全面,更别谈互动了。而即便是新闻,更新的速度也是远落在其他同行的后面。然而,正如我那位学长所说,早期的懂球帝简直是雾霾中一口新鲜的空气。
那时的懂球帝显然是知道当下球迷的需求。首先便是客观。成熟的球迷们早已厌倦了无止境而又无意义的争吵,更何况这样的争吵往往还是媒体故意引导出来的。再者,懂球帝在坚持尽可能报道用词客观的前提下,又大大加强了对“情怀”,尤其是“国足情怀”的重视。
那几年中国足球刚刚起步,恒大砸下重资本,习主席也刚刚提出对中国足球的期望。多年未见的曙光与中国球迷普遍具有的壮志未酬的悲怆感,又给了懂球帝聚敛第一批用户的机会。可以说这两点,几乎完全概括了懂球帝的基本价值文化。直到今天,懂球帝自己和他们的死忠用户,依然高举这两面大旗,以求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增加新闻评论,是懂球帝又必须下的一步棋。然而是好是坏,在那时却无法预料。各大门户网站的教训,无时不提醒着后来者要慎重对待媒体内无限制的互动。可是只有输入没有输出,亦不能满足用户心中的某些需求,这需求可能包含与懂球帝,与其他用户沟通的渴望,也可能包含想成为社区名人的虚荣心满足。
幸运的是,早期的懂球帝用户更多的表现出高素质,高情商和高幽默感,这使得用户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和谐。要指出的是,懂球帝早期为了打造自己的口碑,把自己装点的格外令人喜爱,这受到高水平球迷的推崇;又由于自身名气不够大,这导致用户少而精。
那时的高亮评论算是真的有趣,新闻大爆炸也常常把我逗得乐不可支。现在很多如同甘蔗渣的烂梗,却都是那时高创造力用户的得意之作。
与此同时,数据板块也不断丰富。一段时间里,我对于不知名球员的了解,一般都是先在懂球帝里查阅得到。这大概是懂球帝最好的一段时光。然而令人诅丧的是,之后懂球帝就不可避免地向着泥潭俯冲而下。
彼时懂球帝为用户建立起一个乌托邦化的氛围,但还是有人嗅到了一丝不舒服的空气,那就是“女球迷专访”栏目。“女球迷专访”栏目的初衷绝不能说是坏的,一方面部分男球迷可以借此机会扭转对“女球迷”团体一贯有之的认为她们“跟风”,“不懂球”的偏见;另一方面女球迷们也能以此为平台获得更多与其他球迷互动讨论足球的机会,毕竟她们的生活圈里可能很难找到兴趣相投的朋友。
开始的几期也确实不错。或许有些受访者提出的观点尚不成熟,甚至还有不少细节错误,但从言语中尚能感觉到对足球运动的真诚与热爱。
采访者,评论者也更多地关注女球迷的足球相关经历,没有脱离访谈的宗旨。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受访女球迷的个人问题,竟成了这个节目的最大噱头。
于是乎,询问受访者是否单身,成了每期的固定保留节目,而在评论里也必有热评将此问题反复咀嚼。这时,就有部分用户建议取消这个栏目,认为其本质已经变味,从足球访谈变为了男方看得见摸不着的”非诚勿扰“。
可懂球帝对这样的意见却一直含糊其辞,任这种趋势发展。到了节目后期,”女球迷“的长相身材倒是越来越好,可”球迷性”却越发令人怀疑。在访谈里见不到足球话题,或只是蜻蜓点水草草敷衍已成常态。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艺术沙龙照,和没完没了的私生活介绍,却依旧引来评论区里一片叫好之声。
从因果的角度来说,很难说是懂球帝自己想放低自己的姿态,来达到吸引数量庞大,却又毫无深度的用户群体的目的;还是由于口碑较好,大量低素质用户进驻,使得懂球帝对自己的未来方向做出了选择。但无论如何,懂球帝现在呈现出的,完完全全是我们曾经讨厌的样子。
从用户开始说,首先在如今的评论中,我们能看到当下用户对女色无止境的需求。作为男性主导的运动领域,在肌肉力量的世界里,美女确实可以刺激观众的神经,激发他们的热情。
但是这个度却无人管控。好比如今中国的电影市场,不是不能有粉丝电影的存在,而是不能为了利益,让其彻底挤兑掉其他类型电影的生存空间。如果自称“热爱足球”的人对球员老婆的兴趣,远比足球运动本身来的大,我觉得这样的“球迷群体”是没有希望撑起中国足球的。“女球迷专访”如此,“球色怡人”如此,“瓦尔加”“rigeman”更是如此。
其次就是懂球帝长期引以为傲的段子热评系统。前面已经提到该系统曾经的辉煌。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是过于刻意地去做自己不能为的事情,效果一般是比不做还要糟糕的。大量用户为了获得似乎也没什么用的评论高赞,挖空心思去编段子。
奈何火候尚不到位,尴尬的老桥段,俗气的流行语,看不到包袱的诡异笑点,他们写出的评论令我这样的读者颇为脸红。更脸红的是,这样的段子有时候也一样成了高赞,实在令人忍不住怀疑自己是否已经脱节于时代。
另一种情况里,部分用户评论一场比赛,为获高赞,90分钟未完便已经在记事本里长篇累牍,就等着比赛结束新闻一发便欣然贴上,以求笨鸟先飞。而围观用户也是单纯可爱,只要看到最早的评论里有长文,便毫不吝啬地献上自己的赞。于是他方目的就达到了。
最后一种情况则令人痛心,就像无数的前辈网站一样,低素质用户的涌入直接导致为懂球帝评论区内争吵严重。而具体的争吵点,依旧是老掉牙的"梅罗谁更强"等对于足球运动之进步毫无贡献的话题。懂球帝虽打出和谐社区的旗号,到了后期,却呈现出一副坐山观虎斗的姿态。
更有甚者,某些小编故意拿出具有争议性的球员论调当作新闻,在具体措辞上更是唯恐天下不乱。评论区里撕的乌烟瘴气,渐渐从讨论上升到人身攻击,这似乎又有点贴吧的感觉了。
以上种种乱象,懂球帝可以说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实在让人很难把他们现在的行径与当年塑造的形象联系起来。这个团体表现出来的矛盾和复杂性乍一看好像很难解释,仔细一想无非也就是逐利的结果。接下来这话我知道肯定有人不爱听,但我还是要说。
中国成熟理性的足球爱好者原本在“中国球迷”这个比例里面是很低的,但由于中文语境下“球迷”一词包罗万象,导致这一大群人被强行笼络到一起。而如果要细分“中国球迷”这个群体,毋庸置疑懂球帝选择了数量更庞大的低素质不理性球迷群体,因为他们活跃,大量的发言某种程度上给这些用户一种强烈的自我满足感;又因为他们人多,这样巨大的app流量可以帮助他们捞到更多的融资。
只是,这些人来的快,去的也快。一旦有另一个同质的,具有更大的影响力新兴平台,这些人会迅速地用脚做出投票。而失去了深度,理性和情怀这些核心竞争力的懂球帝,会很快成为一个人去楼空的戏台。
大概是懂球帝也希望能给人一种我们很重要,我们不能随意被你们抛弃的印象,他们拿出了“懂球帝消息”这一颗压箱底大炸弹。哭笑不得的是,这颗炸弹大部分时候没炸到同行,倒是炸伤了自己。热尔维尼奥转会,穆萨西索科转会,和AC米兰收购这三大新闻,懂球帝皆表示自己拥有“独家内部消息”,然而其事情结果却与懂球帝的报道恰恰截然相反。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懂球帝此举已经可以说丧失了基本的职业操守。即便如此,也不能说他们失败,一条又一条“独家消息”也诱导出了许多类似于“你懂后台真硬”的感叹,巩固了懂球帝用户对这个app的依赖。
然而这个后台是谁,懂球帝方面又闪烁其词,顾左右而言他。另一方面,懂球帝又严格控制舆论走向,但凡对懂球帝不利的言论,哪怕是善意的批评也一律封禁;又在评论里屏蔽其直接竞争对手的名字,例如虎扑体育和直播吧,以防止原有用户进一步流失。
这样的言论控制,即便是与其他门户相比,也是罕见的。在如此一小撮人不受约束的自我狂欢之中,最终孔蒂下课事件将这一癫狂表演推向了高潮。
孔蒂下课事件现在来看,似乎是懂球帝过分信赖了并不靠谱的信息源,而自身心态又急于求成,不愿意花时间去加以考证的结果,充分体现出懂球帝团队如今的浮躁和不专业。这次事件激起的民愤也是前所未见的。很多球迷,包括我,为了懂球帝还算出色的数据库,和尚有的稀少第一手资料,譬如中超最佳专访,仍在做最后的坚守。
我们还是无法轻易地改变自己的习惯,更直白的说,我们还惦记着懂球帝那可爱的时光。然而这次言之凿凿的假新闻,彻底摧毁了很多人心中的底线。
在各大社交网站的评论区中,但闻此事的球迷无一不嗤之以鼻,唯有懂球帝自身热评区里一片和谐,实在让人深感无药可救。不管懂球帝的出处在哪里,最后一句话送给懂球帝:在中国,做事难,做纯粹的事更难,当我们怀着一腔热血步入社会,想成为社会进步的一块基石的时候,请无论如何时刻提醒自己,是否还在履行着自己的承诺。
更新:10月14日晚八点半左右,懂球帝就孔蒂下课新闻不属实一事做出了道歉,此事也暂告一段落。懂球帝究竟是从此洗心革面,还是就此继续沉沦,还有待观察。感谢所有支持这个答案的朋友,也希望国内的体育新闻环境,能在不久的将来有质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