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长江公益组织走出去 我国公益组织“走出去”救灾已成常态

2017-11-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民间公益组织'走出去'救灾已成为常态."6月29日,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如是说.当天,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民间组织厄瓜多尔地震救援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总结厄瓜多尔救援中的经验与不足,共同探索民间组织境外救援模式,促进民间组织参与外交行动,提升中国民间组织境外救援工作的能力和专业性,推动我国民间外交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江绍高说.据了解,我国民间公益组织对于灾难的国际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民间公益组织‘走出去’救灾已成为常态。”6月29日,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如是说。

当天,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民间组织厄瓜多尔地震救援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本次会议旨在总结厄瓜多尔救援中的经验与不足,共同探索民间组织境外救援模式,促进民间组织参与外交行动,提升中国民间组织境外救援工作的能力和专业性,推动我国民间外交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江绍高说。

据了解,我国民间公益组织对于灾难的国际救援,源于2005年。“当时还是一种不出国门的国际救援。”刘文奎告诉记者,其实就是向其他国家的受灾地区捐赠和运送一些救灾物资。到了2010年,我国民间公益组织的救援队伍开始了考察式的国际救援。“主要是派出救援队伍参加一些应急救援,但并没有长久在灾区进行灾后重建等救援。”

去年发生的尼泊尔大地震,我国民间公益组织对于灾难的国际救援开始发生了质的飞跃。

“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救援。”刘文奎说。

去年4月,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中国扶贫基金会、壹基金、爱德基金会、蓝天救援队、明珠救援、蓝豹救援队、卓明信息平台等一批中国民间公益组织,第一次在尼泊尔开展了真正意义上较大规模参与的国际紧急救援、转移安置和恢复重建。

在这场国际救灾行动中,来自我国民间公益机构的近千名工作人员、救援队员及志愿者投入约1.56万小时,开展近2个月的紧急救援及过渡安置工作,惠及10万余受灾民众。

今年4月,厄瓜多尔发生7.5级地震。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慈善联合会救灾委员会、爱德基金会、明珠救援、卓明信息平台等民间公益组织第一时间响应,在厄瓜多尔联合当地志愿者,与联合国、当地政府、当地中资企业以及当地华人华侨等开展了灾情排查、医疗巡诊、防疫消杀、安全饮水、食品保障、物资采买、伤员救助等一系列救援工作。共投入300余人次开展1100余小时的救援工作,直接惠及当地受灾民众6万余人。

“中厄两国虽然在地理位置上相隔遥远,但两国人民友谊源远流长。对于中国民间组织给予厄瓜多尔地震灾区的援助,我代表厄瓜多尔政府及受灾民众向中国表示感谢。”在当天的研讨会上,厄瓜多尔驻华大使何塞·博尔哈表达了对中国民间组织在此次地震救援行动的感谢,并对中国民间救援队出色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

“中国民间组织在国际人道救援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但仍面临不少挑战。”针对我国民间公益组织“走出去”救灾刘文奎介绍说,首先是国际灾害应对的经验和能力不足,包括跨国救援及项目管理能力、语言和信息沟通能力、对他国文化的理解能力、物资和资金的跨境渠道等。其次是很多社会组织尚未建立成熟的国际化战略,国际救援工作的人力、资源、安全保障等可持续都存在不少问题。

此外,不少民间公益组织参与国际救援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深化,社会组织间协同机制也还未完善,针对中国民间公益组织“走出去”救灾,政府体系内尚未形成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也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进行统一对应。

针对这些现状与问题,当天的研讨会会议围绕着“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国际援助工作的角色定位、国际救援的社会多元化参与、国际机构对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国际救援的期待、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国际援助的政策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探索与交流。

与会的学者与转化梳理了我国民间组织参与国际救援的经验,为民间组织“走出去”拓宽了思路,同时也分析了在国际救援中中国民间组织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探讨了民间组织参与国际救援的多元化模式。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民间公益组织国际化发展势在必行,应该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国际社区援助方面扮演积极角色。

对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谢元表示,今后将继续与各方通力合作,通过提供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对外援助,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建立和完善减灾防灾救灾机制,加强能力建设。“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携手应对各种自然灾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谢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