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竑黄龙出洞 越剧下乡“黄龙”出洞—一家民间剧团的送戏之路

2017-07-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7月22日至8月21日,黄龙越剧团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送戏下乡演出,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市11个区县市的22个文明村镇.这是他们最为艰苦的一次演出

7月22日至8月21日,黄龙越剧团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送戏下乡演出,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市11个区县市的22个文明村镇。

这是他们最为艰苦的一次演出,翻山越岭,长途颠簸,演出征途1000多公里,观众达5万多人次。这期间他们不仅连续30多天高温一路热浪,还赶上了一次台风“云娜”;既经历了乡村演出突然停电的遭遇,也不乏一个下午“开辟”一座舞台的记忆……

长期“蛰伏”于杭州黄龙洞景区的黄龙越剧团,在西湖山水间培养了一大批痴迷的越剧观众。黄龙是他们的“老巢”,而他们本身并没有下乡演出的义务,三伏季节,“黄龙”倾巢出洞,意欲何为?

■“黄龙”———回馈社会,开拓市场

今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奖励黄龙越剧团15万元,表彰其在培育民间越剧市场,活跃杭州旅游文化以及培养梅花奖演员方面所作的突出贡献。

面对15万元的奖励,黄龙越剧团并没有躺在喜悦中回味成绩。7月,该团表示愿意下乡,免费为农民观众演出。经过杭州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的牵头,黄龙越剧团决定将首批演出目标锁定于杭州市的部分文明村镇。为丰富演出内容,市委宣传部还从市属院团中抽调了京剧、独唱和杂技等一些精彩节目。7月22日开始,一场杭州市“双建设、双整治”文艺宣传暨百场演出进村镇活动浩浩荡荡地启动了。

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民间剧团,开始积极投身于原本只有国有剧团参与的下乡活动,黄龙越剧团团长朱燕燕说:“政府给予我们奖励,我们希望以丰富多样的演出,来回馈社会。”

“黄龙”此行实力不俗,《送凤冠》、《归宁》、《楼台会》、《九斤姑娘》、《盘夫》等传统越剧折子戏,每晚演出都吸引了数千名观众。朱燕燕说,黄龙越剧团的一半人员都出来了,党员和团员积极报名,其中包括两位梅花奖演员孟柯娟和王杭娟。

黄龙越剧团隶属于杭州市园文局,作为展示杭州旅游文化的一个窗口,他们每天都要为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演出,同时也聚集起本地戏迷,成为杭州有名的越剧票房。正因为如此,黄龙越剧团比其他国有剧团更能深切地体会到,观众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据悉,黄龙越剧团对外演出的出场费是1.5万元一场折子戏,若是连台本的大戏费用会更高。倘若这次是商演,那么黄龙越剧团将获得至少30万元的进账。这对于一家自食其力的民间剧团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益。

从账面上看,“黄龙”的下乡演出纯属公益活动,但不可否认的是,黄龙越剧团因为这次巡演而提高了知名度,农民观众争相传阅他们的宣传册子,一边观看演出,一边对照着册子熟悉台上的演员,这是花旦王杭娟,这是小生孙建红……

“黄龙”此次还有一项意外的收获:数家单位热情地邀请他们再次来当地演出,而且是商演,“这家剧团的演员很敬业,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能过年的时候才看得到城里剧团下乡演出,从来没三伏天来的,而且他们的表演水平也不错。”淳安县威坪镇的一位镇干部毫不掩饰他对“黄龙”的好感。

黄龙越剧团的发展,其实更像是一家企业,知名度提高了,要想再上一个台阶,必须开发更大的市场。而谁也不能否认,农村是越剧的一块巨大的市场,一直深居简出的“黄龙”,也开始参与了这块潜在市场的竞争。此次下乡活动,不过是点燃星星之火,提升知名度的第一步。

■观众———你们来了,大篷车队就没戏了

在随团下乡采访的日子里,淳安县临歧镇临歧村的演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一晚,演出因为村里的停电突然中断了10分钟。望着渐渐散去的人群,市文明办负责人一边与电力系统电话联系,一边暗自着急。当灯光再次亮起时,那些原本散去的观众又摇着蒲扇回到了礼堂。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好汉不挣六月钱,连我们都早早收工了,她们还大老远地跑来为我们免费演出,那么难得的机会,怎么会不看呢?”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基层文化工作者说:“我知道他们为什么又回来看戏了,农民的精神生活太贫乏了。农村不像城里,我们每晚除了看看电视之外,就只能和老婆大眼瞪小眼了。”

他仿佛想起什么,继续说:“像黄龙越剧团这样的文艺团体多下乡跑跑,那些大篷车队、什么耍猴表演,哪里会有什么市场?!”

这些天来,演出团就像游击队那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所到之处总是掌声四起。他们会被越剧《庵堂认母》的情绪感染,跟着演员一起落泪;他们会为京剧《沙家浜》而大声叫好,哼着小调独个儿回味;他们还会因为杂技《钻桶》的滑稽有趣而不断鼓掌,然后毫不顾忌地吼着“再来一个”……

黄龙越剧团团长朱燕燕说,这一个多月的演出只是一个开始,今后我们将继续下乡,为那些最需要戏曲的观众演出。

■政府———探寻一条机制,活跃农村文化

曾几何时,农村文化成为主流文化中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市文明办的一位负责人说:“其实我们一直在关注这块领域,每年也组织国有专业剧团送戏下乡,但农村天地广阔,条件艰苦,即便年年慰问演出,相对于整个农村精神文化需求来说,还是杯水车薪。怎样寻求一种机制,令文艺团体主动下乡,开拓市场,是我们长期以来探寻的思路。”

黄龙越剧团的主动请缨,看似偶然,其背后则是市委市政府今年以奖代拨的奖励机制在起作用。

政府指引了一块广阔的市场,以公平竞争的方式鼓励国有剧团和民间剧团共同“唱戏”,这是文化走向市场的一条途径。

杭州周边的农村,富裕起来的农民掏钱看戏,各个剧团从演出收益中获取利润,也并非是一件难事。

政府创造性地提供一些文化发展的机制,剧团占领市场,不但能让那些低俗文艺不再肆无忌惮地乘虚而入,从而也起到了政府引导和活跃农村文化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