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儿子 郑渊洁谈孩子教育:遗憾儿子在家失去早恋机会
郑渊洁和儿子郑亚旗(右)。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一直写童话是因为我的想象力比较丰富吧。一般一个人的知识和想象力是成反比的,知识少的人,想象力会丰富,我只上过四年小学,要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释事情,比如我不知道电视机的运转原理是什么,我就一直以为,是有很多人藏在电视机后面在演戏。”这就是郑渊洁,曾经陪伴一代人成长的“童话大王”。
在今年六一节,《童话大王》迎来了自己25岁的生日,郑渊洁的童话剧《罐头小人》也在这一天开始正式上演。对于读着皮皮鲁和鲁西西故事长大的人来说,郑渊洁就是童年的圣诞老人,带给一代代孩子们鼓励和希望。
童年
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1955年,郑渊洁出生在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现石家庄陆军学院),他的父亲是这个学校的教员。从小郑渊洁天天看着父亲趴在桌上写教案、看书。父亲的桌子上堆满了书,这也是郑渊洁最早的启蒙教育。在他刚出生没多久,父亲一边哄他,一边看《资本论》。
因为父亲的缘故,郑渊洁从小就对读书写字产生了崇拜心理,而他后来走上写作这条路跟父亲的关系也很大。郑渊洁笑言,“如果从小我父亲就当着我的面打麻将,没准儿我现在还是麻将冠军呢。但是很遗憾他没打麻将,他老看书。所以我没能成为麻将冠军。”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亲给郑渊洁买了一本《小马倌和大皮靴叔叔》,这是他的第一本书。在二年级下半学期郑渊洁就开始看竖版繁体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那时候看古典文学还哭,比如看《三国演义》,看到关羽刘备这些人死了他就哭,还老想改故事结局。“我小时候看书就经常想‘作者要是不这么写就好了’。我爸为此还跟我说,‘郑渊洁你这种想法不对,人家可是罗贯中。’”
1963年,郑渊洁读二年级。一天,老师让同学写命题作文,题目是《我长大了干什么》,就是这一次,小郑渊洁语出惊人地写下了《我长大了想当掏粪工》,“我觉得同学肯定都写长大要当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就故意写长大想当掏粪工人,其实就是想跟别人不一样,并不是真的想长大当掏粪工人。
没想到这位老师把这篇文章推荐到学校校刊发表了,对我鼓励非常大。”当时郑渊洁就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他的文章写得最好,而且在喜欢的女同学面前特别有面子。
郑渊洁说,现在看来,教育者都应该发现学生的长处,找着碴儿鼓励学生,因为喜欢听赞美的话是人的天性。人在儿童时期都是天才,各领域的长处都有,需要有人来激活他的每一个领域。没人激活他,经常批评他,那他的这个领域就被冻结了。
在马甸小学上到四年级时,因为“文革”,郑渊洁的父母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他也跟着去了。一些有文化的军官给他们办了学校。但这也是郑渊洁小学教育的终止,还是因为写作文的事。“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是《早起的鸟有虫子吃》,我写了《早起的虫子被鸟吃》,鸟起得早能吃到虫子,那虫子起得早不就被鸟吃了,多傻呀!
再说鸟都起那么早,找虫子还竞争呢。但是老师说不行,罚我在课堂上说几百遍‘郑渊洁是咱们班最没出息的人。’我一气之下就在课桌下面点了个鞭炮,把老师吓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