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依人陆铭 《南方周末》陆铭:解决大城市病 不能依靠疏散人口
交通拥堵,污染严重,大城市病是不是该靠疏散人口来解决?
2016年5月29日下午,在"大国·城市"2015年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年报发布会上,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陆铭、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两人不同角度的研究都表明,人口不是城市的负担,解决之道在于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而非减少需求。
"城市是方便人们见面的地方,因为当面沟通的效率最高,也更充分。大量现代服务业以知识技能为核心投入品,这些产业需要人和人通过见面促进思想的交流信息的传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新的信息,然后带动整个科技和思想的进步。"在陆铭看来,城市的聚集效应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整体趋势也是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例如近年来日本总人口减少的背景下,东京都的人口不降反升,一个城市的人口占到了全国的十分之一,整个东京圈的人口超过三千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这样的人流量让东京能够建成覆盖全市甚至跨城的铁路网络,公共交通方便高效了,开车的人也就少了,城市拥堵和污染问题从而得到缓解。
"东京的地铁出行在全球大城市里是最高的,地铁出行占到整个居民出行的比例是86%,高峰期91%,上海如果未来需要建30多条地铁线甚至有长途的大规模的地铁,人多一点,只有更好,而不是更坏。"陆铭说。
他认为这反映出政府决策过程中的一个思维误区,出现问题后总是先想到减少需求,而不是增加供给。城市病一出现就要疏散人口,外滩踩踏事件一出来,就决定停办大型活动,其实供给侧改革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在陆铭看来,人口疏散到郊区之后,每天早晚高峰时通勤人数的增加让拥堵变得更加严重——除非疏散得更远,让人们只能选择在附近就业和消费。但那样一来,城市的聚集效应就没法体现出来,无论经济还是生活,都会变得不再充满活力。上海未来如果要做全球城市,应该在中心城区加密的基础上规划郊区,聚集活力,并且以人为本,形成多元族群、多种技能、多样文化的互补与包容氛围。
不同于一些宜居城市的评选,陆铭认为最宜居的城市首先应在活力、便捷和环保这三个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那些所谓的宜居城市,人们偏偏不愿意去,全世界范围内,都朝大城市集中。
傅蔚冈的关注点更侧重公平。他注意到对城市人口的控制带来了非常多的社会问题,如就业歧视、流动人口的义务教育入学、社保的异地报销与跨区域转移,住宅和车辆的限购和限行等。
这种一国范围内以省份为单位的政策分割随处可见,增加了大量的制度成本。"上海的车牌是世界上最贵的车牌,但你如果开到杭州,高峰期有些路还是不能走,去北京可能连五环都进不去。经济效率自然受到很大影响。"傅蔚冈说。
对比2009年美国区域经济与人口分布,以及2010年中国省级经济总量和常住人口分布后,傅蔚冈发现,虽然美国各州的GDP差距很大,但人均GDP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持平,最高和最低只有两倍——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聚集了最多的人口。相比之下,中国各省份的经济总量相对更为平均,除以人口后差距却变得很大,最高和最低能达到四倍。
"这是因为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过去我们的思路是,东部发达起来以后,国家把更多的钱投到西部,这样才可以促进平衡发展。但如果我们放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人均GDP上反而更容易实现平衡。"傅蔚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