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与李敏 李敏李讷相差几岁? 毛泽东更疼哪个女儿呢?

2017-09-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36年冬,红军到达陕北后,贺子珍生下一个女孩,邓颖超抱起婴儿说:"真是一个小姣姣."站在一旁的毛泽东听邓颖超这么一说想起了<西京杂记>中:"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如芙蓉."就取其意,起名叫毛姣姣.1937年10月,贺子珍去苏联治病和学习.1940年,四岁的姣姣从延安来到莫斯科.1947年,姣姣从苏联回到毛泽东身边上学,毛泽东给她取名为:李敏.姓李,是因为毛泽东当时用李得胜的化名;单名敏,是取自<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欲

1936年冬,红军到达陕北后,贺子珍生下一个女孩,邓颖超抱起婴儿说:“真是一个小姣姣。”站在一旁的毛泽东听邓颖超这么一说想起了《西京杂记》中:“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如芙蓉。”就取其意,起名叫毛姣姣。

1937年10月,贺子珍去苏联治病和学习。1940年,四岁的姣姣从延安来到莫斯科。1947年,姣姣从苏联回到毛泽东身边上学,毛泽东给她取名为:李敏。姓李,是因为毛泽东当时用李得胜的化名;单名敏,是取自《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李讷是1940年8月江青所生。1953年,李讷进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读书。1959年进北京大学历史系。1965年大学毕业。这一时期毛泽东对她的成长非常关心,多次给她去信,耐心开导循循善诱,父亲的来信,字字句句充满着对她,这个小女儿特殊的怜爱。

当江青不在毛泽东身边的时候,尤其是在她待在苏联的那段时间里,毛泽东全然无力独自撑起这个家。与妻子的分离使他十分苦恼。与他的二儿子岸青和长女娇娇的接触也缓解不了他的苦恼。这里不妨再说一遍,他给娇娇起的新名字是李敏。江青和李讷离开后不久,两个孩子就来到他身边。是伊凡·弗拉基米罗维奇·柯瓦廖夫把他们从东北地区带来的。

“毛泽东同志,你的亲爱的孩子来了。”柯瓦廖夫一边对毛说话,一边把羞怯的岸青和娇娇使劲往前拉。“过来,这就是你们的爸爸毛主席。”一位陪同在旁的官员说道。“我抬头看看这位陌生人,”李敏回忆道,“他穿着宽宽大大的灰布中山装,脚上穿着一双平底黑色布鞋;那么平平常常,又那么普普通通。

从他身上看不出一点领袖的样子。”李敏写道,这次会面的气氛是非常亲切的。毛把自己的脸贴近她的脸并开始亲她,但她只是笑,因为她听不懂他说的中国话,尤其是他的湖南方言。

可是,不久之后他们的关系就开始降温了。此事起因于她同她的父亲在公园里散步时的一次对话。当时李敏问道:“爸爸,江青会不会打我?”毛一听就愣住了,他惊奇而迷惑地看着女儿,迟迟没有答复。“我看小说里写的后妈,都爱打孩子。”李敏继续说道。

江青当然没有打过她,她的恐惧是多余的。但江青与毛的前两次婚姻所生的孩子们之间从来没有发展出亲密的家庭关系,他们不愿意叫她“妈妈”,对此,江青只能认为他们对她不好。

对这个家庭来说不幸的是,江青对他们报以同样的态度。即使是在为了写江青的传记而专程来到北京的年轻的美国人罗克珊·维特克面前,江青也掩饰不住她对李敏的真实感情。她对维特克说:“李敏并没有成熟到‘敏于行’的程度。”她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至今不清楚。

毛没有时间深究家庭内部关系的微妙复杂的细节,他的做法很简单:站在江青一边,这对他来说更容易也更舒心。其结果就是,他把大部分闲暇时间花在与小女儿李讷的玩乐上,对两位前妻的孩子则相对冷漠,虽然他允许他们住在他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