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潘鲁生 潘鲁生当代艺术巡回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幕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迟浩田参观展览。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参观展览。
中国文联副主席左中一参观展览。
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汤恒参观展览。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参观展览。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参观展览。
山东省原副省长黄可华参观展览。
潘鲁生接受记者采访。
新华网山东频道5月27日电 5月26日,《墨境——潘鲁生当代艺术巡回展》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为中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支持项目,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主办,山东省文联、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办,山东福泰陶瓷、北京德艺伟业协办。意大利文化中心主席、国际著名策展人温琴佐•桑弗担纲策展。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中国文联副主席左中一,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汤恒,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山东省原副省长黄可华,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黄宏,表演艺术家濮存昕,歌唱家殷秀梅,表演艺术家魏积安等中央及北京的专家学者参观了展览。
作为“潘鲁生当代艺术巡回展”的北京展,展览以“墨境”为主题,展出潘鲁生新近创作的瓷板水墨、鲁班墨线、纤维艺术等作品70余件,体现了当代实验艺术跨界表现与发展创新。这些由中国山水画水墨意象所生发的抽象水墨表现,水墨、陶瓷、纤维等多种媒材浑融合一,呈现了当代语境下水墨精神的在媒介拓展后的发展面貌。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认为,潘鲁生的创作探索具有独树一帜的特殊意义。他有着对民间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沉潜其中,取用传承,而少有冲击下的错愕和批判;他的创作与三十年民艺学术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论的自觉使他看到纷繁镜像里深刻的意味和境界;他持续关注民艺主题,关注人文精神,并不断探索观念、媒介、材质、绘画语言等创新表达的可能;他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相遇,不是去追随和模仿,因此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艺术语境和交流空间。
在多年的艺术创作中,潘鲁生一直尝试和探索当代艺术对传统文化的取用与传承,近作又在探讨中国人文精神的当代表现。作为创作上的再认识,这是一个进一步发掘笔墨意趣与时代精神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艺术情感自我表现与体悟的过程。
重塑材料与特定艺术样式之间的关系,潘鲁生实现了艺术观念与表现语言的深层次的互动、对话和共融。更进一步说,他试图通过民艺方式、综合媒介和当代解构的创作来表达他对当下文化境遇的的态度,既让观众看到了水墨语言新的表现风格,又让人们领会到中国传统文化暗含的价值取向。因此,潘鲁生的作品呈现的是一种连接不同点的当代性。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8日。潘鲁生当代艺术巡回展自2012年在山东博物馆开启以来,已先后在山东博物馆、关山月美术馆、意大利威尼斯罗塔宫、意大利国家陶瓷博物馆、意大利城市博物馆、中华艺术宫等地举办。本次巡展结束后,还将在法国巴黎小皇宫博物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国家图书馆、山东省美术馆等地举办。
画家简介
潘鲁生,1962年生,山东曹县人,美术学博士。系中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央联系的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现担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
从事艺术教育、艺术研究和艺术创作,30年来行走田野,研究民艺,创办中国民艺博物馆。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一系列研究课题,出版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创作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当代美术作品。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山东博物馆、关山月美术馆、意大利威尼斯罗塔宫、意大利国家陶瓷博物馆、意大利城市博物馆、中华艺术宫等举办个人画展。
代表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代表作品入选“第52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奥委会、中华艺术宫、关山月美术馆等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