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英老婆 编剧冯德英老当益壮 “母爱圣地”谱新篇
冯德英1935年12月出生于乳山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家乡昆嵛山地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冯德英从小就在革命环境里长大的。他那时候的所见所闻都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人和事;周围的亲人、邻居浴血奋战的故事,也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抗战中,他的哥哥、姐姐为革命献出了生命,父亲母亲受儿女的影响也参加了革命。他家被敌人切齿为共产党的“干部窝”,这“窝”的主人就是他母亲。他自幼和母亲身影相随,母亲的眼泪、欢笑和爱恨都深深影响并感召着他,也启迪和激励着他。
所以,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学习文学,想写出心中的爱和恨,写出他的乡亲和母亲的形象。1953年,首次写了一篇四、五万字的文章,真实记录了母亲的事迹,是《苦菜花》的“胚胎”。
当时,他悄悄地拿给战友们看,大家都说很感人。他深受鼓舞,暗下决心一定要创作出一部齐鲁大地上革命母亲形象的长篇小说。1955年春,开始在工作间隙进行《苦菜花》的创作,直到1958年1月,此书才得以和读者见面。
1959年春冯德英完成了45万字的《迎春花》,《收获》杂志随即全文刊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第一次出版版印刷了40万册。而《山菊花》,1979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它的下集。
我们知道,在21世纪的今天,冯德英的《苦菜花》、《山菊花》、《迎春花》早已红遍大江南北享誉世界文坛,由这三部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不久前都在各大电视台热播。冯德英先生却仍然老当益壮,再次以饱满的热情,创作出了《天堂之约》、《地域之吻》、《人世之哀》新的三部曲。
而《天堂之约》是他新近创作的“炼狱中的天使”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者以满怀激情,以深沉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一个二战背景下的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刻画了李玉琪、江明浩、老木、春红等那个时代的人物群像,旨在通过普通人的遭遇,揭示战争带给人们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特别是女主人公李玉琪的悲惨命运,更是对侵略战争的血泪控诉和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无情鞭挞。
对于这次新的创作,冯德英说:我生在乳山,长在乳山。我的创作与乳山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今天的乳山早已经是旧貌换新颜。我们知道,乳山是一个崇尚母爱文化、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我再次倾注自己的满腔热情,以这块生我养我的地方为背景,创作了这部二战背景下的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
它既是我创作的一个新的延续,同时,也把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对母爱和女性的讴歌、礼赞贯穿在了我的字里行间。可以说,故乡、母亲、女性,以及深沉而哀婉的爱,建构起了《天堂之约》。它也许把我带到了早已逝去的年代,让我继续用我的笔抒写我心中的故土和那片土地上美丽善良、坚韧不屈的人们。因为我是他们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