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世平的子女 “吾国大商”卢作孚庄世平的智慧和魄力

2017-10-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凤凰卫视1月9日<我的中国心--"吾国大商"卢作孚.庄世平>文字实录:曾子墨(主持人):1982年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日本,在参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时候,代表团许多成员发现,丰田为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把公司的一部分股权分给了员工,当即对这种做法赞叹不已.丰田公司的代表却回答说,我们这种做法是学习你们中国人的,这个中国人指的就是卢作孚.他在1920年代创建的民生轮船公司,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民营轮船公司.毛泽东在评点中国近现代民族工商业时,曾提出"四个不能忘",

凤凰卫视1月9日《我的中国心——“吾国大商”卢作孚、庄世平》文字实录:

曾子墨(主持人):1982年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日本,在参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时候,代表团许多成员发现,丰田为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把公司的一部分股权分给了员工,当即对这种做法赞叹不已。丰田公司的代表却回答说,我们这种做法是学习你们中国人的,这个中国人指的就是卢作孚。

他在1920年代创建的民生轮船公司,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民营轮船公司。毛泽东在评点中国近现代民族工商业时,曾提出“四个不能忘”,其中运输航运业不能忘了卢作孚。

解说:1938年,抗日战争第二年,国民政府临时陪都武汉被日军攻陷,3万多政府官员和难民从武汉长途跋涉300公里到达宜昌,准备从这里再撤往重庆。9万多吨战略物资和工业生产设备,也在宜昌等待着转移。这是中国仅存的一点元气。攻占武汉之后,日军开始轰炸宜昌,此时国营轮船招商局积弊丛生,效率低下。外国轮船公司又趁机涨价,并且拒绝运输军用物资。3万多难民和9万多吨物资,面对日军的轰炸,只剩下了哀叹

1938年10月23日深夜,一家民营公司民生轮船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临危受命,赶赴宜昌。指挥人员和物资的转运工作。

张忠贤(民生公司员工):他一来了以后,都先到码头上去调查,自己了解情况,然后都逐步又召集公司的人开会。

解说:此时距离长江的枯水期,只剩下40天。而民生公司只有24艘船只,按照以往的运力,转移完所有的人和物资需要一年的时间。整整一个通宵的会议之后,卢作孚拿出了一份新的运输方案。

傅国涌(《大商人》作者):他把自己所有的船只调用,能调用的都用起来,然后利用大船、小船这种不同的吨位,用这不同的这个河流段分成三段航行,比如说最笨重的、装卸不方便的东西,一次性运到重庆。有一些装卸比较方便,就是前面第一段那个地方,就是三都坪就放下来,有些就在万县就放下来,这是第二段。他这三段的水位都不一样,能用的船只大小都不一样。

然后哪一条船要回来了,正面能靠上去的小船就开始在准备了,上面那个货,什么货要往上面装的,都已经在准备阶段,就不耽搁时间。然后他果然这四十天呢,基本上运完了这些东西,这也是一个奇迹。

解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宜昌大撤退,这期间民生公司的运费不升反降,为此损失了400多万元。冯玉祥说,民生公司是爱国公司,而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则是最爱国的。卢作孚以一条小船起家,却创造了小鱼吃大鱼的神话,十年内兼并了川江上所有的中国人开办的轮船公司。

他掌握着几千万元的企业,身兼数十个公司的董事,却没有私产。他是一个企业家,却热衷于乡村建设,让一个弹丸小镇北碚进入了世界的视野。他的身上有许多不可思议,而这些却又都真实地发生在他的身上。

1913年,辛亥革命的第二年,军阀胡文兰当上了四川都督之后,立即开始捕杀革命党人,21岁的卢作孚因为是同盟会员而悄然离开了成都,回到了老家合川县。

赵晓铃(《卢作孚的梦想与实践》作者):当时城里面到处都是火光和枪声,街上都是同志军,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抢了很多衣服,就穿了四五件那个皮衣,都穿着在街上走,拿着武器耀武扬威地在街上排开走。这个卢作孚感触很深的,他说共和就是大家都要有幸福,他说现在老百姓的幸福在哪里呢?就是你们为这支军队讲话、那支军队讲话,卢作孚他是很实在的,他亲身体会了这种暴力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

卢晓蓉(卢作孚孙女):等革命成功了才来搞建设,他说结果呢,在革命的同时没有培养建设的力量,所以到革命成功以后不知道该怎么做,因此往往就让这个革命的成果就付诸东流。所以他应该是做培养建设力量的事。

解说:1921年,曾经是同盟会员的杨森,当上了四川永宁道尹,他雄心勃勃地提出建设新川南的计划,受他的邀请,卢作孚就任永宁道尹教育科长,很快他办起了图书馆,为学校编写了新教材。开始了他的教育救国之路。然而不到四年的时间内,杨森却先后两次因为军阀混战被赶出四川,卢作孚也不得不离开永宁。后来卢作孚回忆说,我一开始想的依靠军阀教育救国,经事实证明这是不行的。

1925年10月,卢作孚开始在合川镇招股,准备筹集2万块银元,买一艘现代化的轮船,此时四川还没有铁路,公路也极少。沿长江从上海进入四川的运费,甚至比美国到上海的还要昂贵。因此,这条水陆又被称为黄金水道。乡亲们对于没有什么实业经历的卢作孚信心不足,半年的时间过去,他才凑齐了8000块银元。

张忠贤:他是早晚东凑西凑的呀,连街上卖豆花的那些老板(他)都去募钱。

解说:1926年5月,卢作孚在上海定制的轮船即将完工,但是船款依然没有凑齐,一些交了钱的股东也因为许久看不到船,而扬言要退股。

刘本祥(民生公司员工):还差好几千块钱,当时叫银元,差好几千银元,这时候如果这个钱不交去的话,那民生轮船就不能出厂,就不能开回合川。怎么办呢?卢作孚就和我舅父商量,我舅父就把也还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就把当时他那个教育局的这个资金挪用了几千块钱银元,借给卢作孚,就因此把这个船开回了,钱交齐以后,船才开回合川。

解说:1926年7月,卢作孚终于从上海开回了第一艘轮船,他给这条船取名“民生”,来自孙中山的民主主义,意思是兴大利,以厚民生。

卢国伦,卢作孚最小的儿子。

卢国伦:这个大概也就是四岁左右吧。

记者:为什么和父亲的合影呢?

卢国伦:见面的时间都很少,而且我自己现在想起来都非常后悔,怎么会,哪怕抓住一点时间呢。但是好像那个时候照相还很不容易就是,不像现在随便都可以照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