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夺海权内幕:毛泽东讲话保住了肖劲光

2018-03-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摘要]林彪的一桩"心病":海军没有"自己人".1979年7月,邓小平在海军党委扩大会上曾说,海军是"文革"内乱中部队遭受破坏的"重灾区".这话是非常真切的.在这期间,海军部队不仅遭受冲击破坏范围广.程度深,其持续时间之长,林彪一伙插手之早,在全军也是少有的.1966年夏天,全国范围内的"文化大革命"尚在"发动阶段",林彪就插手海军,在海军党委扩大会上导演了一幕夺权丑剧.[林彪的一桩&q

[摘要]林彪的一桩“心病”:海军没有“自己人”。

1979年7月,邓小平在海军党委扩大会上曾说,海军是“文革”内乱中部队遭受破坏的“重灾区”。这话是非常真切的。在这期间,海军部队不仅遭受冲击破坏范围广、程度深,其持续时间之长,林彪一伙插手之早,在全军也是少有的。1966年夏天,全国范围内的“文化大革命”尚在“发动阶段”,林彪就插手海军,在海军党委扩大会上导演了一幕夺权丑剧。

【林彪的一桩“心病”:海军没有“自己人”】

林彪,身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共和国元帅,在人民海军初创的前十年里,并没有给这个新建的军种以应有的关注。据查,在1949至1959年期间,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到身兼多职的诸位元帅、军委和总部领导,林彪是唯一没有正式视察过海军部队、没有对海军建设作过具体指示的人。但在此后,随着政治形势和个人地位的变化,特别是1959年9月林彪取代被错误批判的彭德怀进而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后,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 。

据悉,1959年秋林彪从庐山回到北京不久,曾不无得意地对妻子叶群说:“在庐山,我抓到了毛泽东的活思想。”叶群也心领神会地答道:“我也抓到了你的活思想,101要大展宏图了!”(101是叶群称呼林彪的代号)接下来,林彪有计划地在全军发起了“政治攻势”:作为就职宣言,甫一上任就在中央权威理论刊物《红旗》杂志发表了洋洋大文:《高举党的总路线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红旗阔步前进》。继而,通过讲话、发文件等方式,围绕着突出政治、学习毛主席著作大做文章。他提出,毛泽东思想是“现时代思想的顶峰”。他把毛泽东当年在延安为抗日军政大学的两次题词,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捏在一起,名之为“三八作风”。他别出心裁地提出“政治挂帅”必须坚持“四个第一”(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在当时,林彪这样做得到了毛泽东的默认和肯定,所以他有恃无恐。在如此强大的声威面前,军委首长提不得相反意见,全军部队便只有“紧跟”、“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的份了!然而,林彪很快发现,在这些方面海军行动迟缓、“跟得不紧”。

从现存的大量资料看,肖劲光等海军领导对林彪的某些观点、行为有自己的看法,“跟得不紧”(准确说是“不很紧”)是事实,但这绝非他们刻意抵制,而是由海军部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决定的。海军是新创建的高技术军种。部队官兵大部分来自陆军部队,且文化水平偏低。当时沿海战斗任务频繁,军舰要出海,飞机要上天,没有系统的专业技术训练是万万不行的。而海上、空中训练受自然气候的制约,有时难免对政治学习、军事训练时间作点调整。所以,林彪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不久便发现海军“军政位置摆得不正”。林彪得出结论:根本原因在于偌大海军没有“自己的人”。一天,他颇有感慨地对身边的一个亲信说:三军少了一军不行,如果少一军,就可能出大问题。

当时海军的政治委员是苏振华。林彪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苏振华工作积极、负责,也有建树,但是“不很听话”。具体说,就是苏振华不仅听他的,也听贺龙(中央军委副主席)、罗荣桓(军委常委、总政治部主任)的。这使林彪心里不是滋味。一次,听取海军的工作汇报后,林彪特别强调:“就按我刚才说的搞,别的都不要听!”苏振华调海军任职是由彭德怀提名、邓小平同意的,据此,林彪又认为苏振华很难成为“自己人”。

时任海军司令员的肖劲光,在东北战场上曾与林彪共蹈战火三年多。肖到海军任职虽非林彪推荐,却也是经他同意的。按说,这应该算“自己人”了。但林彪清楚,肖劲光很有自己的见解,不轻易听命于人。加之肖劲光年龄比他大,资历比他深(林彪进入黄埔军校时,肖劲光已留苏归来,就任国民革命军中将、师党代表),且与毛泽东有特殊的关系,指挥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基于此,林彪开始考虑逐步削弱肖劲光等人的权力,安插“自己的人”。第一个大的动作,即于1962年初向海军派出了庞大的“军委检查团”。

1959年至1961年,是三年大饥荒时期。在这前后,海军东海舰队在训练中连续出了飞行员叛逃、潜艇沉没等几个重大事故。这些事故的产生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经验不足的问题,与当时经济困难、思想混乱的大环境也有很大关系。这样的问题海军部队有,其他大单位也有。对同时发生问题的其他大单位,林彪视而不见,却抓住东海舰队大做文章。

军委检查团是1962年4月2日派出的,以杨成武副总参谋长为团长,由总参军训部长李作鹏、总政组织部副部长张秀川等41人组成。检查内容,最初说是检查政治思想工作,但很快就说不清楚了,最后上纲上线地对海军问题作结论:“海军存在的最本质问题是:毛泽东思想红旗举得不高,‘四个第一’没有真正摆在第一位,在海军党委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单纯军事观点的偏向。”4月底,林彪在军委装备会上长篇发言,据此对海军的工作进行了严厉批评,指责海军“放着现成的药方子不用,另找药方子”,“懒婆娘管家,管得稀稀拉拉、乱七八糟”。(后来被称为“林副主席对海军工作的三点指示”)

军委检查团工作结束后,林彪以加强海军领导为名把李作鹏和张秀川留在海军,分别担任了海军副司令员和海军政治部主任。

【李作鹏带着“尚方宝剑”来了】

李作鹏、张秀川动身来海军前,林彪专门召见了他们,并具体交待:你们到海军是加强领导,以后海军的工作,肖(劲光)、苏(振华)他们的做法,你们认为对的就执行,你们认为不对的就不执行。李、张心领神会。

从资历上看,李作鹏堪称典型的“红小鬼”。可令肖劲光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打仗时很有点子的人,在政治上更有手腕。此前海军原有的副司令员王宏坤,因工作上的分歧与肖劲光、苏振华有些矛盾。李作鹏到任后,很快便与王宏坤联合在一起。他们一面互相吹捧,一面在海军机关及舰队、基地等各级领导中分线划派。“李作鹏是林副主席信得过的人”很快传遍机关、部队。1963年初,在李作鹏主持下,海军党委通过了《关于坚决执行林彪同志的三条指示,加强海军政治思想工作的决议》,以党委文件的形式,否定了海军此前十几年的工作。一时间弄得海军部队,特别是中、上层领导无所适从,空气异常紧张。在林副主席的“尚方宝剑”面前, 肖劲光、苏振华动辄得咎,举步艰难。

林彪的支持,海军形势的发展,使李作鹏一伙头脑越来越热。至1965年,他们再不满意单靠舆论、帮派势力控制部队,而是妄图从组织上解决问题,要名正言顺地掌权。在李作鹏等人的一再坚持下,海军党委常委于1965年3月召开了整风会议。会议由李作鹏主持,议题冠冕堂皇:“集中讨论刘道生同志与党委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原则分歧。”

刘道生熟悉海军业务,资历深且年轻,在部队深孚众望,是呼声很高的海军司令员接班人。李作鹏清楚,攫取海军领导权,刘是最大的潜在威胁。整风会以“主要解决刘道生的问题”为题,可谓一箭双雕、用意深远。

整风会在吵吵闹闹中开了20多天,于4月12日结束。由于多数常委不赞成李作鹏等人的意见,他们的计划无法如期实现。但会议作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决定,即向军委上报了《关于海军党委常委分工等问题的报告》。“报告”笼统地提出“军、政工作由肖劲光、苏振华同志全面领导”后,明确规定:“日常军事行政工作由李作鹏负责处理,并建立海军首长集体办公制度,由李作鹏主持”;“改变由党委书记、副书记轮流主持党委日常工作的情况,决定由苏振华、王宏坤主持党委日常工作。如他们不在家或身体不好时,则由李作鹏、杜义德负责”;“今后不提海军党委以肖、苏为核心,而应强调党委是统一和团结的核心”

这一报告于5月29日得到新军委的批复同意。此后,肖劲光、苏振华再难以主持海军日常工作,副司令员、副书记李作鹏实际上成了海军党委的“核心”。

【肖劲光即将被打倒,毛泽东发话了】

1965年8月6日,海军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海上作战。南海舰队某水警区部队在福建东山岛兄弟屿附近海面,击沉运载武装特务企图进行登陆袭扰的国民党海军猎潜艇“剑门”号、“章江”号。毙俘敌巡防第二舰队司令胡嘉恒以下官兵200多人。南海舰队参战部队牺牲4人,伤28人。史称“八六”海战。

“八六”海战结束的第二天,李作鹏就亲自跑到作战部队组织“总结经验”。他草草问一下战斗经过,就按照预先想定的路子起草了《海军关于击沉蒋匪“剑门”“章江”两艘战舰经验总结报告》。“报告”完全否定了海军长期以来教育训练的成绩,认为“这次战斗的胜利,再一次证明了突出政治的强大威力。只要突出政治,就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怕牺牲的精神,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

这一报告甚得林彪欢心。9月8日,林彪的秘书给海军司令部办公室打电话:“海战经验总结,主席已阅,并退回来了。主席看得很仔细,并划了许多杠杠。送海军李作鹏同志一阅,并要特别看划了杠杠的地方,尤其要特别看划双杠杠的地方。”至此,李作鹏等人还不满足。他们决计以此为契机总结工作,与肖劲光、苏振华“以辨是非”,于是提议召开了海军党委第三届第二次全体会议(以下简称“三二”会议)。

10月25日,“三二”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除全体海军党委委员外,另有机关部队军以上领导干部47人列席会议。会前,李作鹏组织起草了一个《关于贯彻执行1963年海军党委扩大会议决议的基本总结》(简称“海军三年工作总结”)。总结里说:海军三年来取得的成绩,“充分显示了突出政治、坚持四个第一的巨大威力。雄辩地证明:只要我们突出政治,坚持四个第一,使政治思想工作成为全盘工作的基础,就会一通百通”。并且按照对待“四个第一”的态度,罗列出部队14种现象和问题,据此把海军团以上干部划分为“高举的、犹豫的和反对的”三种类型。宣称要根据这三种表现,调整和配备各级特别是军以上领导班子。

对这样一份混淆是非的材料,肖劲光当然不会同意。在会前和会议期间,他都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不同意见。但这不影响会议材料通过和上报,因为“林副主席支持”。林彪看了报告果然大加赞赏,亲自给李作鹏打电话:“海军这几年工作有很大进步,不是很小进步。现在的样子和三年以前的样子明显不同。一个军种几十万人,这种进步和转变很不容易。”

按照会议通知,第二个阶段是研究工作,实际上则成了对不同意李作鹏等人观点的海军党委常委肖劲光、苏振华、刘道生、杜义德等人的围攻。身经百战,以敢打硬仗著称的海军副政治委员杜义德气得脸色铁青,几次怒不可遏地指出:“这是党的会议!你们杀气腾腾的,想干什么?”兼任东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的著名“虎将”陶勇,实在看不过去,会议开了一半就借口前线形势紧张去了福建。一天大会结束时,被围攻了一天的肖劲光气得站都站不起来。他一边步履沉重地离开会场,一边小声自语:我写报告调走,把权让给他们。为什么非要把我的身体也搞垮?

海军“三二”会议还在进行中,肖劲光和李作鹏都接到了前往上海参加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以下简称“上海会议”)的通知。肖劲光感到突然,李作鹏却心中有数。后来得知,会议是林彪提议召开的。事前叶群按照林彪的旨意专程到杭州,向在那里疗养的毛泽东做了专题汇报,之后又分别与各大单位的“自己人”打了招呼。他们经过周密策划,欲置时任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的罗瑞卿于死地。

上海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会上,作为打击罗瑞卿的重磅炮弹,印发了李作鹏等人在林彪授意下,精心炮制的揭发罗瑞卿与肖劲光、苏振华“勾结”在一起的材料。

按照李作鹏等人的设想,会上搞掉罗瑞卿,会议文件(连同他们提供的材料)一批转,肖、苏也就“从政治上、组织上解决了”。然而,他们失算了。根据叶群、李作鹏、吴法宪等人炮制的材料,特别是叶群在会上长达10个小时的发言,毛泽东错误地同意了免除罗瑞卿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的职务,“把问题先挂起来”,但也明确指出:会议涉及海军等单位高级将领的问题,一律不准向下传达,文件到此为止。会后,毛泽东特别召见了肖劲光。在例行的问寒问暖后,毛泽东结论式地说:“海军的问题与罗瑞卿的问题是两回事,不要相提并论。”

获知这一信息,李作鹏等人大为震惊,但他们不甘心,上海会议后,仍然企图“把老干部统统调出海军”,全面调整军以上班子。

【夺权者的梦想:海军要“改朝换代”】

1966年5月,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风暴来临在即。首都北京,“风声紧、雨意浓、天低云暗”。坐落在西郊的海军大院,空气更加紧张:海军党委“三二”会议结束还不到半年,又召开了第三届第三次全体会议(以下简称“三三”会议)。虽然通知议题变了,但参加会议的人都清楚,此次会议只能是“三二”会议的继续。

“三三”会议是5月27日开幕的。这时,“文革”已开始从文化学术领域向政治领域发展,林彪的地位越发显赫。在这样的形势下,李作鹏等人已不把肖劲光、苏振华放在眼里。整个会议都是李作鹏、张秀川、王宏坤三人筹划。考虑到毛泽东的态度,为进退方便,在会议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李作鹏假称“心脏病犯了”,去庐山疗养,遥控指挥。(后来张秀川检查时交代:会议期间,他与李作鹏每天通电话)鉴于海军在两次批判罗瑞卿会议上暴露出的问题,军委领导对海军“三三”会议异常关注,专门抽调叶剑英办公室副主任莫阳、总政组织部副部长刘德润、总政干部部副部长朱光等,组成军委联络组参加会议。

会议中心议题是传达贯彻上海和北京两次“批罗”会议的精神。结果,在林彪的指使和叶群等人的串联下,实际上成了对罗瑞卿的批斗会。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和部分不明真相的人,突然变脸激愤地声讨、批判罗瑞卿“反对突出政治”、“篡军反党”的罪行。李作鹏话里话外暗示,肖劲光、苏振华是“罗瑞卿分子和半罗瑞卿分子”。与此同时,李作鹏、张秀川与王宏坤三人联名抛出了两份材料:《肖劲光与罗瑞卿关系十六条》、《苏振华与罗瑞卿关系十一条》。他们决意在置罗瑞卿于死地的同时,也要置肖劲光、苏振华于死地。

由于会议主持人清醒地把握了中央原定的会议主旨,李作鹏等人的活动没能得逞。彭真在大会、小会上几次强调:发言时要讲大问题不要讲枝节问题,只讲罗的问题不要牵扯别人,只讲站得住脚的材料不要讲无把握的材料。针对李作鹏等人的发言和某些人在会上表现过于激动,他说:“现在愤慨的人,将来冷静下来是会失悔的,人在火头上和冷静下来的时候不一样。冷下来时,人们还想说什么,很难说。”这些讲话向不明真相的人敲了警钟,对李作鹏等人来说无疑是一瓢冷水。

两个月过去,形势再变,彭真被撤职、批判。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呢?“三三”会议一开始,王宏坤就大讲罗瑞卿在海军的“罪行”,讲海军军事路线错误与罗瑞卿的关系,并鼓动大家“齐心协力揭开党委内部的盖子”。王宏坤公然宣称:“党委内部的问题为什么不能扯?一定要扯,开除党籍、杀头也要扯!”

肖劲光曾生气地拍着桌子说:“你们这是民主?民主就是不要党的领导?就是不要纪律?中央的话也可以不听?你们这样下去,会搞乱部队,后果不堪设想!”说着,他拒绝表态,中途退出了会场。

尽管第一书记肖劲光、第二书记苏振华都不同意,会议“报告”仍以海军党委名义报送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

当时林彪在上海休养,军委日常工作由叶剑英主持。叶剑英对海军情况是了解的。看了报告,他敏锐地察觉了李作鹏等人极力要求扩大传达范围的用心,于是立即明确批示:“我意以照中央规定的文件传达为宜。”

7月2日,李作鹏一伙暗中安排的人争先恐后地发言,叫嚷要抓“海军的罗瑞卿分子”。有的同志对他们无视事实的恶毒中伤难以容忍,发言反驳。会议乱到极点。上午会议行将结束时,有三个小组公开提议撤换会议领导。他们说:“肖、苏是批判重点,不适合领导会议,领导小组要调整,要由王副司令领导。”王宏坤一面假意制止,一面却说“要李作鹏同志回来领导”。见此情况,性情豪爽、脾气火爆的杜义德副政委怒不可遏,站起来大声说:“这是在部队,是党的会议!希望大家冷静点,不要走得太远!”向来沉稳持重的海军参谋长张学思,也愤慨地对旁边的同志小声说:“没想到他们真敢在天子脚下下毒手……还有王法吗?”(正是由于他的这一态度,事过不久便被关押起来,最后被迫害致死。)

然而,谁反对也没有用。撤换肖劲光、苏振华,是他们蓄谋已久的。当晚,张秀川给在庐山遥控指挥的李作鹏作了电话汇报,这次李作鹏的答复明确具体:“群众这么要求,就按群众的意见办!”于是,会议材料组连夜加班,将三个组要求撤换会议领导(岂止是会议领导)的提议作为“群众意见”编成简报,正式报送总部、军委。

当时林彪在大连休养,无从知道他获悉这一信息后的心态和反应。而海军党委扩大会上的李作鹏等人是喜形于色的:只要军委一批,接下来便是肖劲光、苏振华被撤职,李作鹏等人上台“海军要改朝换代了!”

【刘少奇指出:夺权是第一位的错误】

海军党委扩大会上的混乱局面和不正常的举动,引起了军委联络小组的注意。

莫阳、刘德润、朱光等人为了弄清原委,分别与参加会议的各方面领导谈了话,并如实地向叶剑英等军委、总部首长汇报了会议的进展情况。莫阳后来说:“我们到海军去的时候,叶帅亲自交代的任务是带着耳朵去,多听大家的意见,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不要随便发表议论。我们不了解海军党委过去的情况,没有任何框框。我们只是凭着党性,凭着传统的观点,感到一个副司令,一个政治部主任,操纵着党委扩大会,搞地下活动,抓住党委一二把手工作上的缺点错误不放,一定要往敌我矛盾上整。甚至想通过会议罢官、夺权,很不正常。”因这次汇报及在海军党委扩大会上的鲜明态度,莫、刘、朱三人后来在“文革”期间都受到了残酷的打击迫害。

会议的发展,使肖劲光越来越难以接受和理解。7月2日晚,他与苏振华一起分析了会议的形势,并立即将会议要撤换领导的严重情况写成报告,连夜报送党中央、中央军委。

对海军党委扩大会出现的局面,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叶剑英似乎早有预料。7月3日一早,他就亲自打电话给肖劲光,告诉肖劲光,报告已看了,看来问题比较复杂。他将报告林彪同志、报告中央,然后决定处理意见。最后,建议会议重新印发学习毛泽东1963年对海军党委扩大会议的批示。

这一批示,是毛泽东于1963年5月2日在《军委关于海军问题向中央的报告》上批的。全文是:“关于海军问题的报告已看过,认为很好,照此执行,每年检查一次执行情况。希望海军各级党委同志们团结起来,以大局为重,焕发精神,努力工作,发扬成绩,纠正缺点错误,同其他军种一样,把海军工作做好。有错误并不要紧,只要改正就好了。”回味这一批示,肖劲光基本明白了叶剑英对海军问题的态度,但他深深疑惑:这仅仅是团结问题吗?

当晚,叶剑英又与在大连休养的林彪通电话,汇报了海军的问题。叶剑英旗帜鲜明地讲,通过一个会议撤换领导,是极不正常的。实质上操纵着会议的林彪,可能意识到条件不成熟,佯作不知情地问了会上的情况,然后模棱两可地说:海军现在的领导不能变,肖劲光、苏振华两同志的领导不能变。通过这样一个会议,把肖、苏撤了,全军就会乱了,此风不可长。海军领导每个人要自己洗澡,互相擦背,提高思想,但不能夺权。接着又说:李作鹏、张秀川同志到海军三年来,工作是有成绩的,工作是好的。如果撤换李、张,实际工作又没有人做。“肖、苏要支持李、张去工作,李、张要维护肖、苏的威信。按照这个方针努力工作。坚决执行这个方针,继续搞下去,如果再出现问题,就调离”。或许为了避免使李作鹏等人引起误会,林彪特别强调,传达他的意见时“要告诉他们,这是我们两人直接电话讲的”。与林彪通电话后,叶剑英又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作了汇报。

海军党委扩大会的异常情况,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7月4日,由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海军党委扩大会问题。除毛泽东、林彪不在北京,周恩来、邓小平均出席,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陶铸,贺龙、陈毅、叶剑英、聂荣臻四位元帅列席会议。大家都为海军的形势感到忧虑。会议一开始,刘少奇就严肃指出:“夺权是第一位的错误,其他错误都是第二位的。”经过讨论,由负责记录的邓小平综合归纳,最后形成了《对海军会议的三条指示》:(一)不能够也不允许搞地下活动。应按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公开讲自己的意见,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二)肖、苏已经进行了自我批评,应欢迎。不够的以后再讲,其他同志也应利用这个机会洗洗澡;(三)由会议本身作出决议撤换领导,这种方式是错误的。

【叶剑英指责:“你们的会议已到黄河边了”】

7月7日,中央军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门研究海军“三三”会议问题。海军党委常委除李作鹏不在北京外,9名常委全部列席。叶剑英逐字逐句地传达中央的“三条”指示和林彪的指示后,作了近一个小时的长篇讲话。

叶剑英说:“……这次会议上,肖、苏检查几次,也比较深,挖了单纯军事观点、教条主义的问题。他们的检讨,中央、军委和常委都看了,我们认为是很好的。他们的问题,是认识问题,是工作中的错误……7月2日那天,三个小组提出肖、苏是批判重点,要王宏坤同志来负责领导。这个情况不仅是我耳朵听到的,而且登了简报,有文字可查。简报代表领导的态度,是指导会议的重要工具。你们准备把会议引导到哪里去?这样搞下去,把肖、苏搞成黑帮,罢了官,从领导岗位上赶下来,王宏坤上台,黄袍加身,这意味着什么?会是什么后果?你们想想吧!”

最后,叶剑英对李作鹏一伙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严厉地指出:“王宏坤是个老同志。但由于个人主义严重,放弃党的原则。李作鹏利用王宏坤的老资格,在海军工作时间长,把他推到前台,自己在后边摇鹅毛扇子。意见好像是群众提出来的,这不能怪群众,因为领导上有人在引导。中央军委密切注意着你们会议的发展,认为很危险。危险的不是肖、苏,危险的是引导会议把肖、苏搞成黑帮分子的同志。你们的会议已到黄河边了!中央如果不管对党的事业不利,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接下来,贺龙、聂荣臻、徐向前和陶铸也都讲了话,要求大家按照中央常委和林副主席的指示,同心协力地把会开好;都要多检查自己,“洗洗澡”,使这次会议成为海军的一个转折点;认真学习贯彻毛主席的指示、批示,为建设强大海军作出努力,作出贡献!

为了切实把会议方向转过来,第二天,叶剑英又到海军党委扩大会议上,亲自传达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指示、林彪的指示及军委常委会议精神。在这种形势下,与李作鹏抱在一起的几个海军常委只得立即刹车,作检查。王宏坤也低了头:“要不是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挽救,就要从黄河岸摔下去,掉进黄河里了。实在对不起党,对不起肖劲光、苏振华同志。”7月中旬,李作鹏从庐山疗养回京,在大量事实和各方面的压力面前,也不得不承认“搞了非组织活动”,表示“要承担责任,接受教训”。

李作鹏一伙的夺权阴谋失败了。然而,斗争并没有结束。就在会议期间还有两段耐人寻味的插曲:

一是林彪继续抓住李作鹏不放。8月12日,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林彪荣升为中国“二号人物”、“副统帅”。翌日,他在“文革”百忙中对海军常委成员作出了评价:“李(作鹏)、王、张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的,突出政治的,反对罗瑞卿有功的。”“肖劲光、苏振华是反对我的。”并要求尽快传达到海军党委常委、海军领导。17日,听说海军党委扩大会还在进行,还在对张秀川等人进行批评,林彪又在叶剑英副主席等人的陪同下,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海军常委,明确指示:海军会议可以结束了,对王宏坤、张秀川的批评可以结束了,“不要烧焦了,立即收兵停战”,并当场指定,李作鹏为海军党委第三书记。

二是毛泽东再次为肖劲光讲话。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肖劲光、苏振华及李作鹏、王宏坤 、张秀川都上了观礼台。毛泽东把他们叫到身边,一一握手,简单问了海军情况,而后严肃地对李作鹏等人说:“肖劲光是个老同志,苏振华是个好同志,你们老整他们干什么?”一边说着一边拉过肖劲光,两人照了合影。事后,李作鹏无奈地说:凡是毛主席握过手、照过相的人,就是要保的人。从此,他们排挤肖劲光不得不有所收敛。

时过不久,苏振华、刘道生等海军领导、海军党委原常委的多数成员被“打倒”,海军副司令员陶勇被迫害致死。因有毛泽东的“最高指示”,肖劲光打不倒。李作鹏当不成海军司令,于是在1967年改任为海军第一政治委员。1968年9月,中央军委再次颁发命令,任命李作鹏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海军政治委员,并于翌年取代肖劲光担任了海军党委第一书记。

李作鹏在林彪的支持下,主持着海军的全面工作。肖劲光等部分尚在位的老同志则按照军队的传统、纪律,努力管理着部队、支撑着局面。此后海军上层的斗争也越来越复杂。直到1971年“九一三”林彪叛逃后,才有了初步结论,海军部队的形势出现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