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写字的歇后语 王羲之丧乱帖最后两个字顿首为什么这样写?

2017-07-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是"顿首顿首"四字,而不是两字,上下各一个"顿首" 王写"顿首",写得特别清楚时,是这样(丧乱帖) 草一点是这样(姨母帖) 再草一点呢,是这样(快雪时睛帖)再草一点呢,是这样(快雪时睛帖) 还要再快一点,就变成题主发的丧乱帖最后那四字那样了.看我发的第三个,"顿"字的笔意很清楚的,先横再竖,再横一笔带过去写"页"字,"首"字写得潦草就很随意了,变变曲曲一条下去.对照丧乱帖,虽然很潦草,

这是”顿首顿首”四字,而不是两字,上下各一个“顿首” 王写“顿首”,写得特别清楚时,是这样(丧乱帖) 草一点是这样(姨母帖) 再草一点呢,是这样(快雪时睛帖)再草一点呢,是这样(快雪时睛帖) 还要再快一点,就变成题主发的丧乱帖最后那四字那样了。

看我发的第三个,“顿”字的笔意很清楚的,先横再竖,再横一笔带过去写“页”字,“首”字写得潦草就很随意了,变变曲曲一条下去。对照丧乱帖,虽然很潦草,但两个"顿“字笔意很清楚,横竖横,然后一笔带到右边,页和首就随意一笔划下去了。

应该说如果我们平时在作品里,单写一个字这么写,肯定是认不出来的。王羲之这么写,大概是两个原因,一是这帖说的事是王羲之祖坟被人刨了,因此心情是”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写到后面悲不自胜,就越写越快,越写越潦草了;二是这两字是当时书信很常见的用语,看王羲之的帖里就有很多,联系上下文,稍微有一点笔意到了,大家就认识了,就像英语写”ing“,写成这样,哪怕再简单一点,一横一钩,大家都能看明白。

其实在古代书信常用语中,这种几乎符号化的草书随处可见,举几个栗子: 这是米芾 德忱帖 的”顿首“这是米芾 德忱帖 的”顿首“ 这是王羲之 二谢帖 的”再拜“ 米芾 闻张都大宣德尺牍 的”再拜“ 王羲之 频有哀祸帖 的”奈何“王羲之 频有哀祸帖 的”奈何“ 喜欢纠结书法问题,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或 今日头条号 "书法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