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经商 孔子与子贡论经商之道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生于公元前520年,卒于公元前456年。春秋末期卫国(今河南浚县)人,是孔子的学生,曾在于曹、鲁之间经商,富有以致千金。是孔子的学生中最为富有的人,也是春秋末儒商的代表人物。
本文仅从《论语》来分析子贡的思想,以求教于专家学者和同志们。 孔子与子贡论经商之道 孔子的弟子子贡是商人,但他不是向孔子学的经商,在他为孔子弟子之前,已经是商人了。《韩诗外传》与《尸子》都曾记载“子贡,卫之贾人也。
”可见子贡是商人而学儒。在孔子的眼里,子贡的长处是“语言”而不是经商。但孔子的确与子贡讨论过关于经商的问题。《论语?子罕》记载:“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
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这是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子贡说:“这里有块美玉,是拿一个匣子来收藏起来,还是找一识货的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它!卖掉它!我在等待一个识货的人哩!”但是,在《论语》中论及买卖的只此一处。
子贡虽是商人,而《论语》只出现一次论商贾之事,可见孔子并不重视商业。 当然孔子的商品观念还是有的。而且,孔子对子贡经商的本领也是称道的。《论语?先进》说:“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这是说颜回在知识与道德方面是差不多了,但是却常常贫穷得没有办法。子贡则是不用官府之资,不受官府之命而自己出钱做买卖,(‘不受命’用俞樾《群经平议》说)对于行情竟然常常猜中了。
从孔子的语气看来,他对子贡是很欣赏的。由此可见,儒门虽不崇尚经商,但不反对经商。而子贡则是将孔子的儒学思想运用于商业活动。成为先秦时期的著名儒商。 《论语.颜渊》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的提问常常关乎重要。这一章是因子贡问政,孔子从而道出“民无信不立。
”的重要思想。子贡在经商之道中深知诚信的重要,他以孔子的“信”的思想来指导经商,从而成为先秦儒商的主要代表人物。 这里所说的儒商,是在春秋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本由官府经营的官商,遂渐出现了不靠政府出资而由私人经营的私商。
子贡就是这样的“不受命”的私商。关于春秋战国私人商业的兴起,张荫麟先生所著一本通史著作中有专章论述“商人阶级”的出现。这本论著论述春秋战国社会,不只是讲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而且用专章的篇幅来论述商人阶级在当时社会上的作用。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